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秋容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329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涉及河道治理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投放装置跟随船只移动的过程中,当船只突然停止时,投放装置通常无法及时的关闭,导致大量的底泥修复剂被投放在河道中的同一个地方的问题。一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包括浮筒、储料筒和漏孔,所述浮筒的顶部前侧转动安装有两处连接杆;两处转辊为圆柱形结构,且两处转辊的内端均设置有一处扇形齿轮;所述储料筒的左右两侧中间处均设置有一处横杆。本实用通过两组水力拨板、两处转盘、两处转辊、两处扇形齿轮、两处横杆、储料筒、一组出料孔以及一组漏孔配合实现对底泥修复剂进行限时限量的投放,避免底泥修复剂持续漏出。避免底泥修复剂持续漏出。避免底泥修复剂持续漏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底泥是河湖的沉积物,是自然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水域受到污染后,水中部分污染物可通过沉淀或颗粒物吸附而蓄存在底泥中,适当条件下重新释放,成为二次污染源,这种污染称为底泥污染。
[0003]例如专利号为CN20547328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包括:投放部,用于容纳及投放底泥修复物质,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单元、容纳框,容纳框设置在上盖板、下盖板单元之间,容纳框设置有若干个均匀的容纳格,下盖板单元包括多个呈百叶窗式设置的长条板;收放部,用于放下投放部后回收;控制部,控制下盖板的开合,以投放底泥修复物质。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较深水体、水底直接投放、投放均匀的用于河道底泥原位覆盖修复的修复物质投放的可回收装置。
[0004]现有的投放装置跟随船只移动的过程中,当船只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突然停止的时候,投放装置通常无法及时的关闭,导致大量的底泥修复剂被投放在河道中的同一个地方,造成底泥修复剂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投放装置跟随船只移动的过程中,当船只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突然停止的时候,投放装置通常无法及时的关闭,导致大量的底泥修复剂被投放在河道中的同一个地方,造成底泥修复剂的浪费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包括浮筒;所述浮筒的顶部前侧转动安装有两处连接杆;所述浮筒的内部通过四处连接件安装有一处支撑筒,且支撑筒的内部顶端呈环绕状排列开设有四处安装槽;所述浮筒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一处转辊;所述支撑筒为圆形桶装结构,且支撑筒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一处储料筒;所述支撑筒的顶端转动安装有一处加料管;两处转辊为圆柱形结构,且两处转辊的内端均设置有一处扇形齿轮;所述储料筒的左右两侧中间处均设置有一处横杆。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筒包括:漏孔,一组漏孔开设于支撑筒的内部底端;滑辊,四处滑辊分别转动于支撑筒内部的四处安装槽内。
[0008]优选的,所述转辊包括:转盘,两处转盘分别设置于两处转辊的外端;水力拨板,两组水力拨板为弧形结构,且两组水力拨板均呈环绕状排列布设安装于一处转盘的圆周外壁上。
[0009]优选的,所述加料管包括:风力拨板,两组风力拨板呈环绕状排列布设安装于加料管的圆周外壁上;进料筒,进料筒为锥形结构,且进料筒设置于加料管的顶端。
[0010]优选的,所述浮筒包括:分流格栅,分流格栅设置于浮筒的底部中间处;卡板,两处卡板为弧形结构,且两处卡板呈左右对称状设置于浮筒的圆周外壁上;浮管,八处浮管呈环绕状排列设置于两处卡板的圆周外壁上。
[0011]优选的,所述储料筒包括:滑槽,滑槽为弧形结构,且滑槽开设于储料筒的圆周外壁上;出料孔,一组出料孔开设于储料筒的圆周内壁上;连接管,连接管设置于滑槽的内部,并且连接管的圆周外壁与滑槽的一端之间设置有一处弹簧,且连接管的顶端与加料管的底端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储料筒还包括:连接球,连接球设置于连接管的底端;拨杆,十排拨杆呈环绕状排列布设安装于连接球的圆周外壁上。
[0013]优选的,所述横杆包括:转齿,两处转齿分别设置于两处横杆的外端,且两处转齿分别与两处转辊上的扇形齿轮相啮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实用设置有转齿,当本装置跟随船只移动的时候,水流拨动两组水力拨板,使其带动两处转盘、两处转辊以及两处扇形齿轮逆时针旋转,当两处扇形齿轮旋转到一定位置时,两处扇形齿轮与两处转齿啮合,使其带动两处横杆以及储料筒顺时针转动九十度,此时一组出料孔与一组漏孔重合,使储料筒内的底泥修复剂穿过一组出料孔以及一组漏孔漏出,完成投放工作,而当两处扇形齿轮与两处转齿不再啮合时储料筒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来的位置,使一组出料孔与一组漏孔不再重合,进而使底泥修复剂无法从储料筒的内部漏出,如此往复实现对底泥修复剂进行限时限量的投放,避免底泥修复剂持续漏出,防止船只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突然停止,导致大量的底泥修复剂被投放在河道中的同一个地方,造成底泥修复剂的浪费。
[0016]2、本实用设置有拨杆,在本装置跟随船只移动的时候,移动时的风吹动两组风力拨板,使其带动加料管、连接管、连接球以及十排拨杆旋转,使十排拨杆将储料筒内部的底泥修复剂均匀的铺设开来,以便于使底泥修复剂均匀的穿过一组出料孔从储料筒的内部排出,且当底泥修复剂经过分流格栅时,通过分流格栅可再次将底泥修复剂分流,进而将底泥修复剂更加均匀的投放到底泥中。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转辊及水力拨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支撑筒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储料筒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连接球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浮筒;101、分流格栅;102、卡板;103、浮管;2、转辊;201、转盘;202、水力拨板;3、支撑筒;301、漏孔;302、滑辊;4、加料管;401、风力拨板;402、进料筒;5、储料筒;501、滑槽;502、出料孔;503、连接管;504、连接球;505、拨杆;6、横杆;601、转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包括浮筒1;浮筒1的顶部前侧转动安装有两处连接杆;浮筒1包括:分流格栅101,分流格栅101设置于浮筒1的底部中间处;卡板102,两处卡板102为弧形结构,且两处卡板102呈左右对称状设置于浮筒1的圆周外壁上;浮管103,八处浮管103呈环绕状排列设置于两处卡板102的圆周外壁上,通过八处浮管103可使浮筒1更好的漂浮在水面上,并且当底泥修复剂从储料筒5内部流出时,通过分流格栅101可将底泥修复剂均匀的投放到底泥中;浮筒1的内部通过四处连接件安装有一处支撑筒3,且支撑筒3的内部顶端呈环绕状排列开设有四处安装槽;浮筒1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一处转辊2;支撑筒3为圆形桶装结构,且支撑筒3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一处储料筒5;储料筒5包括:滑槽501,滑槽501为弧形结构,且滑槽501开设于储料筒5的圆周外壁上;出料孔502,一组出料孔502开设于储料筒5的圆周内壁上;连接管503,连接管503设置于滑槽501的内部,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包括浮筒(1);所述浮筒(1)的顶部前侧转动安装有两处连接杆;所述浮筒(1)的内部通过四处连接件安装有一处支撑筒(3),且支撑筒(3)的内部顶端呈环绕状排列开设有四处安装槽;所述浮筒(1)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一处转辊(2);所述支撑筒(3)为圆形桶装结构,且支撑筒(3)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一处储料筒(5);所述支撑筒(3)的顶端转动安装有一处加料管(4);两处转辊(2)为圆柱形结构,且两处转辊(2)的内端均设置有一处扇形齿轮;所述储料筒(5)的左右两侧中间处均设置有一处横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1)包括:分流格栅(101),分流格栅(101)设置于浮筒(1)的底部中间处;卡板(102),两处卡板(102)为弧形结构,且两处卡板(102)呈左右对称状设置于浮筒(1)的圆周外壁上;浮管(103),八处浮管(103)呈环绕状排列设置于两处卡板(102)的圆周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2)包括:转盘(201),两处转盘(201)分别设置于两处转辊(2)的外端;水力拨板(202),两组水力拨板(202)为弧形结构,且两组水力拨板(202)均呈环绕状排列布设安装于一处转盘(201)的圆周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3)包括:漏孔(301),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秋容
申请(专利权)人:刘秋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