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原陆相页岩气试气及返排设备、试气方法及返排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高原陆相页岩气
,尤其涉及一种高原陆相页岩气试气及返排设备、试气方法及返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原陆相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基质渗透率极低,基本无自然产能,而且埋藏深、地层压力高,必须通过压裂改造才能实现其经济有效开发,因此压裂是页岩气开发的主体技术。
[0003]在开采前需要进行试气,以检测井下高原陆相页岩气的参数,进而指导高原陆相页岩气开采的预设参数设置。在开采高原陆相页岩气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压裂的方式进行开采,一般将压裂液压入井下,再将含有高原陆相页岩气的混合液返排至地上,以实现气井的稳定测试气产量,完成压裂效果评价和单井测试产量计算,并为投产后生产制度制定提供依据。
[0004]但是现有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试气和返排过程需要不同的设备,测试时间滞后,无法及时反映储层在射孔后初期的压力温度变化及地层流体产出情况,而且两次下井,易造成二次井下污染,同时增加作业时间,延长作业时间,导致高原陆相页岩气的开采效率较低。
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陆相页岩气试气及返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沿井筒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管道包括U形的内管和套设于所述内管外的外管,所述内管的U形沿所述井筒的延伸方向向上开口;所述内管的一端为第一进液端,另一端为第二进液端,所述内管的底部设有尖端朝下的锥形射流孔;所述外管设有贯穿侧壁的过流孔;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所述过流孔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二进液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进液端的开启或关闭;第二阀门,位于所述射流孔,用于控制所述射流孔的开启或关闭;第三阀门,位于所述内管的管壁,用于控所述内管的内部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连通或断开;转接管,所述转接管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陆相页岩气试气及返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底部与所述内管的底部之间的空间封闭,所述射流孔连通所述内管的内部与所述外管的外部。3.根据权要求2所述的高原陆相页岩气试气及返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包括:盖部,覆盖于所述内管的顶部与所述外管的顶部之间的空间;连接部,与所述盖部连接,以使所述盖部的两侧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原陆相页岩气试气及返排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氮源,与所述内管的第二进液端连接,包括第一加压泵,用于将液氮加压泵入所述内管;压裂液源,与所述内管的第一进液端连接,包括第二加压泵,用于将压裂液泵入所述内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原陆相页岩气试气及返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孔的内壁面为圆锥形,所述射流孔的锥角为60
°‑
120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原陆相页岩气试气及返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孔设有多个,围绕所述外管的外壁均布设置;所述检测组件设有多个,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过流孔一一对应。7.一种高原陆相页岩气的试气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锋,潘彤,陈建洲,王瑾,晁海德,巩志远,王琪玮,李青,谢菁,刘立波,李吉庆,赵洪岳,蔡廷俊,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第四地质勘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