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环境风洞快速变温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289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环境风洞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环境风洞快速变温的控制方法,包括:S1,计算当前目标温度减实际温度的差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环境风洞快速变温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环境风洞温度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环境风洞快速变温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环境风洞是汽车研发中十分重要的试验室,可模拟外界真实的气候环境。其中,温度模拟是实现环境风洞模拟外界环境的关键所在,因此,对温度模拟系统的要求极高,精度要求
±
0.5℃。
[0003]现有技术中,都是使用PID控制为主导对环境风洞进行温度调节。具体的,根据目标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偏差

e大于0或小于0选择是冷侧或热侧控制的,再根据

e的数值对冷热/热侧的大阀(即大流量三通调节阀)和小阀(即小流量三通调节阀)进行PID调节控制。这样的温度调节方法,大多数场景下都能够达到
±
0.5℃的精度;并且,这样的调节方法操作简单,需要采集的数据非常少,只需要当前的实际温度即可。因此,这种操作简单并且能够适应绝大多数应用情况的温度调节方法,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默认的温度调节方法,即使进行改进,也只是对PID进行优化或者对辅助调节的模型进行优化,调节的大框架,国内外技术人员都是根据

e的正负选择冷侧/热侧,并根据

e的数值对选择的大阀和小阀进行PID调节控制。
[0004]但是,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对于实验工况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试验工况也越来越广泛,除了恒温控制外,出现了要求环境风洞温度能快速变化的试验需求,如,有些试验要求环境风洞的温度能够线性递减或递增,有些试验则要求环境风洞的温度可以跟某个具体的路试对标,此时,就要求温度能按曲线进行精确的变化,即,要求环境风洞的在某个具体时间点正好处于某个具体温度。
[0005]由于调节过程中的温度具有波动性,

e会一时大于0、一时小于0,使用现有的温度控制方式,在快速变温过程中,一旦出现目标温度与实际值温不同的情况,极易出现冷热侧反复切换,而冷热侧的切换过程惯性较大,会导致温度波动较大,难以实现温度实际值跟随设定值快速变化,某些工况目标温度与实际值的偏差更高达1.5℃,难以满足精确的环境模拟要求。另一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由于已将“根据

e的正负选择冷侧/热侧,并根据

e的数值对选择的大阀和小阀进行PID调节控制”这种调节方式默认为调节技术的大框架。因此,目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PID的优化,或者对PID调节之外的辅助调节模型进行优化,减少温度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就目前已公开的改进方案而言,还没有一种优化后的温度调节方式,能够在动态调节环境风洞的温度时,能够使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实时误差控制在
±
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环境风洞快速变温的控制方法,能够在动态调节环境风洞的温度时,将环境风洞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实时误差控制在
±
0.5℃。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为:
[0008]一种用于汽车环境风洞快速变温的控制方法,包括:
[0009]S1,计算当前目标温度减实际温度的差值

e;并计算当前目标温度t
驻室
对时间的微分
[0010]S2,分析若则转到S3,若则转到S4;若则转到S5;
[0011]S3,制热侧工作;根据计算前馈控制中的目标温度需求升温热负荷ΔQ
升温需求
,并计算环境风洞的热负荷总量Q,再计算制热侧大阀前馈总热负荷Q

=Q+ΔQ
升温需求
;根据Q

计算制热侧的大阀的前馈开度后,对制热侧的大阀进行前馈控制,并根据

e对制热侧的小阀进行PID控制;之后,若目标温度连续m秒未变化则转到S5,否则继续制热侧工作;
[0012]S4,制冷侧工作;根据计算前馈控制中的目标温度需求降温热负荷ΔQ
降温需求
,并计算环境风洞的热负荷总量Q,再计算冷侧大阀前馈总热负荷Q

=Q+ΔQ
降温需求
;根据Q

计算制冷侧的大阀的前馈开度后,对制冷侧的大阀进行前馈控制,并根据

e对制冷侧的小阀进行PID控制;之后,若目标温度连续m秒未变化则转到S5,否则继续制冷侧工作;
[0013]S5,用预设的恒温策略进行温度调节,并返回S1。
[0014]基础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申请人没有沿用本领域以“根据

e的正负选择冷侧/热侧,并根据

e的数值对选择的大阀和小阀进行PID调节控制”为大框架进行优化的技术偏见。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以当前目标温度t
驻室
对时间的微分,以及环境风洞的热负荷总量Q为操作基础的动态调节方法。不仅稳定性强,并且调节的精度非常高。
[0016]第一、使用本方法,当需要动态调节环境风洞的温度时,会计算并分析当前目标温度t
驻室
对时间的微分并以此选择对应的温度调节方式:如果则说明当前为恒温控制,因此,用预设的常温控策略进行温度调节即可满足精度(恒温策略直接使用现有的温度控制策略即可);如果则说明设定的温度值在当前时刻属于上升阶段,需要升温,因此使用制热侧进行温度调节工作。而如果则说明设定的温度值在当前时刻属于下降阶段,需要降温,因此使用制冷侧进行温度调节工作。
[0017]由于进行温度变化的场景模拟,如汽车上下山的情况模拟时,在整个上山的过程中基本都为负,同样的下山过程中基本都为正,整个上山/下山的过程会持续由制冷侧/制热侧工作,不会出现冷热侧反复切换的情况。
[0018]以制热侧为例,本方法当使用制热侧工作时,若目标温度连续m秒未变化,则说明
目标温度进入了平稳阶段(以下山为例,说明此时已经下到的山脚下m秒),因此,可直接用恒温策略进行温度调节。如果触发目标温度连续m秒未变化的条件,则说明目前温度未进入平稳阶段或刚到平稳阶段(以下山为例,说明此时仍在下山的过程中,或刚到山脚),因此,为了避免出现冷热侧反复切换的情况,继续制热侧工作,待目标温度连续m秒未变化后再切换为恒温策略。
[0019]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现有技术(根据

e的正负选择冷侧/热侧,并根据

e的数值对选择的大阀和小阀进行PID调节控制)动态调节环境风洞的温度时,冷热侧反复切换导致温度波动较大,难以实现温度实际值跟随设定值快速变化的情况。动态调节温度的稳定性更好。
[0020]第二、为便于说明,仍以制热侧工作时为例。为了保证动态调节温度的准确性,本申请会根据计算前馈控制中目标温度需求升温热负荷ΔQ
升温需求
,通过ΔQ
升温需求
可以知道当前时刻升温需要的热负荷;同时,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环境风洞快速变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计算当前目标温度减实际温度的差值

e;并计算当前目标温度t
驻室
对时间的微分S2,分析若则转到S3,若则转到S4;若则转到S5;S3,制热侧工作;根据计算前馈控制中的目标温度需求升温热负荷ΔQ
升温需求
,并计算环境风洞的热负荷总量Q,再计算制热侧大阀前馈总热负荷Q

=Q+ΔQ
升温需求
;根据Q

计算制热侧的大阀的前馈开度后,对制热侧的大阀进行前馈控制,并根据

e对制热侧的小阀进行PID控制;之后,若目标温度连续m秒未变化则转到S5,否则继续制热侧工作;S4,制冷侧工作;根据计算前馈控制中的目标温度需求降温热负荷ΔQ
降温需求
,并计算环境风洞的热负荷总量Q,再计算冷侧大阀前馈总热负荷Q

=Q+ΔQ
降温需求
;根据Q

计算制冷侧的大阀的前馈开度后,对制冷侧的大阀进行前馈控制,并根据

e对制冷侧的小阀进行PID控制;之后,若目标温度连续m秒未变化则转到S5,否则继续制冷侧工作;S5,用预设的恒温策略进行温度调节,并返回S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环境风洞快速变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若

x<

e<x,则对制热侧的大阀进行前馈控制,并根据

e对制热侧的小阀进行PID控制;若

e<

x或

e>x,则对制热侧的大阀进行前馈控制加模糊控制,并根据

e对制热侧的小阀进行PID控制;其中0<x<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环境风洞快速变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若

x<

e<x,则对制冷侧的大阀进行前馈控制,并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文林徐磊周龙龙海生席椿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