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盘纤组件、光模块结构及通信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盘纤组件、光模块结构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光模块在光通信
中实现光电转换的功能,是光通信设备中的关键器件之一,光模块向外部光纤中输入的光信号强度直接影响光纤通信的质量。
[0003]现有的光模块结构当中,光纤仅利用壳体进行限位。因为光纤的弯折半径无法固定,导致光纤在壳体内的摆放状态不整齐。在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组装时,散乱的光纤严重影响光模块结构的组装效率。
[0004]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提高光模块结构的组装效率的盘纤组件、光模块结构及通信设备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纤组件、光模块结构及通信设备,具有提高光模块结构组装效率的效果。
[0006]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盘纤组件,包括:
[0008]底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底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底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底壁及所述第二侧壁包围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光纤;第一限位柱,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固定于所述底壁上,且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间隔设置,用于缠绕所述光纤;限位片,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柱上,且与所述底壁间隔设置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用于穿过所述光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纤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二限位柱固定于所述底壁上,且所述第二限位柱与所述第一限位柱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柱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间隔设置,用于缠绕所述光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纤组件还包括第三限位柱;所述第三限位柱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三限位柱固定于所述底壁上,且所述第三限位柱与所述第一限位柱及所述第二限位柱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限位柱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间隔设置,用于缠绕所述光纤。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及所述第三限位柱的外表面皆为连续光滑的曲面,所述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及所述第三限位柱的外表面具有柔性涂层。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及所述第三限位柱依次沿直线排列,所述直线垂直所述第一侧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宏鹏,
申请(专利权)人:新菲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