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内酯结构的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268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内酯结构的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合成路线:其中,R1和R2分别为氢原子或烷基;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将化合物Ⅳ与硫粉混合并加热,在加热条件下滴加液溴,经取代反应,得到含化合物Ⅲ的混合物;b)将步骤a)所得含化合物Ⅲ的混合物加入二氯甲烷和冰水进行萃取,然后有机相进行水洗,再碱洗并调节有机相pH值使水层的pH值至6~7,经浓缩、蒸馏得到化合物Ⅲ;c)将步骤b)得到的所述化合物Ⅲ、化合物Ⅱ、阻聚剂与二氯甲烷混合,并滴加三乙胺,经酯化反应,反应后混合液纯化,得到含内酯结构的光刻胶树脂单体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产物收率高、纯度高、杂质少。杂质少。杂质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内酯结构的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ArF光刻胶
,具体涉及一种含内酯结构的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193nm光刻胶基本为化学放大胶,化学放大胶是一种基于化学放大原理的光刻胶,其主要成分是聚合物树脂、光致产酸剂以及相应的添加剂(碱性添加剂、溶解抑制剂等)和溶剂。其中,聚合物树脂是由不同侧链结构的树脂单体之间共聚形成的,侧链结构是赋予聚合物树脂所需功能的关键组分,通常为聚合物树脂提供极性集团和酸敏基团。极性基团可以平衡树脂的亲疏水性,改善树脂与基底间的粘附性,并为主体树脂提供可显影性。酸敏基团可以在光致产酸剂作用下从侧链脱离,使树脂由不溶转变为碱可溶,实现曝光区域与未曝光区域的溶解度反差。其中,极性基团包括羟基、羧基、内酯基(如1,4

丁内酯、δ

环戊内酯、β,β

二甲基

γ

丁内酯)等。
[0003]内酯类的树脂体系是一种广泛应用于193nm光刻胶的树脂聚合物,但是现有技术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内酯结构的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合成路线:其中,R1和R2分别为氢原子或烷基;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将化合物Ⅳ与硫粉混合并加热,在加热条件下滴加液溴,经取代反应,得到含化合物Ⅲ的混合物;b)将步骤a)所得含化合物Ⅲ的混合物加入二氯甲烷和冰水进行萃取,然后有机相进行水洗,再碱洗并调节有机相pH值使水层的pH值至6~7,经浓缩、蒸馏得到化合物Ⅲ;c)将步骤b)得到的所述化合物Ⅲ、化合物Ⅱ、阻聚剂与二氯甲烷混合,并滴加三乙胺,经酯化反应,反应后混合液纯化,得到含内酯结构的光刻胶树脂单体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内酯结构的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a1)所述化合物Ⅳ、液溴和硫粉的摩尔比为1:(1~3):(0.01~0.2);a2)所述加热的温度为80~90℃;a3)所述滴加液溴的时间为2h~4h;a4)所述取代反应的温度为75~85℃,时间为2~4h。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内酯结构的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b1)首先向步骤a)所得含化合物Ⅲ的混合物中通惰性气体;b2)在步骤b)中,所述碱洗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b3)所述蒸馏为油泵蒸馏,收集顶温为68~74℃的馏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内酯结构的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b11)在步骤b1)中,所述通惰性气体的时间为0.5~2h;b12)在步骤b1)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志伟潘新刚余文卿郭有壹孙元健邵严亮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