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减速器壳体的复合镗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549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减速器壳体的复合镗刀,属于汽车后桥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竖向设置的刀体,所述刀体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下镗刀、下倒角刀、上镗刀和上倒角刀;在上镗刀对上法兰孔进行镗孔时,下镗刀位于偏置孔的上方;在下镗刀开始对偏置孔进行镗孔时,上镗刀位于上法兰孔的下侧,下镗刀位于偏置孔的上侧;倒角开始时,下镗刀位于偏置孔的下侧,上倒角刀位于上法兰孔的上侧,下倒角刀位于偏置孔的上侧;上镗刀为能向外微调的微调镗刀。在本专利中仅一个复合刀具即可实现上法兰孔的镗孔与倒角,偏置孔的镗孔与倒角和上法兰孔的阶梯槽加工;一次夹装,无需换刀,仅需刀体上下运动即可,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工减速器壳体的复合镗刀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后桥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加工减速器壳体的复合镗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公路条件的改善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单级减速驱动桥技术已不可逆转地向着小速比、低噪音、轻量化、高效率单级化发展,舒适、安全、环保、高效和节能,逐渐成为商用车发展的主流趋势。驱动桥总成位于汽车传动系的末端,其基本功能是增大由传动轴传递来的转矩,将转矩分配给左、右驱动车轮,并使左、右驱动车轮具有差速功能;同时,驱动桥还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的铅垂力、纵向力及力矩。现有的车用驱动桥中的主减速器总成主要包括主减速器壳、轴承座、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以及差速器总成等。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020941749.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轻量化汽车主减速器壳体,包括上法兰面、下法兰面、轴承座一、轴承座二和偏置孔,所述上法兰面和下法兰面构成半圆形球体结构,所述半圆形球体结构的壁厚为5

8mm,所述下法兰面上相对设置在轴承座一、轴承座二,所述轴承座一和轴承座二均包括上轴承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加工减速器壳体的复合镗刀,包括竖向设置的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1)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下镗刀(2)、下倒角刀(3)、上镗刀(4)和上倒角刀(5);在上镗刀(4)对上法兰孔(6)进行镗孔时,所述下镗刀(2)位于偏置孔(7)的上方;在下镗刀(2)开始对偏置孔(7)进行镗孔时,所述上镗刀(4)位于上法兰孔(6)的下侧,所述下镗刀(2)位于偏置孔(7)的上侧;倒角开始时,所述下镗刀(2)位于偏置孔(7)的下侧,所述上倒角刀(5)位于上法兰孔(6)的上侧,所述下倒角刀(3)位于偏置孔(7)的上侧;所述上镗刀(4)为能向外微调的微调镗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减速器壳体的复合镗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1)为柱状结构其由下至上依次为下柱状段(11)、下变径段(12)、中柱状段(13)、上变径段(14)、上柱状段(15)和刀柄,所述下柱状段(11)能伸入偏置孔(7)中,所述中柱状段(13)能伸入上法兰孔(6)中,所述上柱状段(15)的直径较上法兰孔(6)的直径大,所述下变径段(12)和上变径段(14)均由下至上逐渐变大形成锥形结构,所述下镗刀(2)沿刀体(1)的径向设置且其设于下柱状段(11)上,所述下倒角刀(3)设于下变径段(12)上,所述上镗刀(4)沿刀体(1)的径向设置且其设于中柱状段(13)上,所述上倒角刀(5)设于上变径段(14)上,所述上镗刀(4)能沿刀体(1)的径向向外微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瑞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