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变频器驱动双电机的矢量闭环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53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6
一种单变频器驱动双电机的矢量闭环控制电路,包括:变频器、第一提升电机、第二提升电机、第一提升机抱闸、第二提升机抱闸、第一编码器、第二编码器,PLC主控制器、人机操作界面、控制电路、启动按钮、急停按钮;变频器的提升电机驱动电源输出端同时连接第一提升电机、第二提升电机的驱动电源输入端,变频器的提升电机驱动电源输出端与第一提升电机的驱动电源输入端之间连接的U相线、V相线、W相线上各串接一第一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1的常开接点,第一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1的这三个常开接点构成联动接点。动接点。动接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变频器驱动双电机的矢量闭环控制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立体车库控制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单变频器驱动双电机的矢量闭环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使用的垂直升降起升控制电路中,如果存在两个起升机构不同时运行且要求闭环控制,都是通过两个变频器分别驱动两个电机来实现的,此种方法需要投入两个变频器,成本较高,为了在保证性能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车库制造厂家一直在寻求较好的技术方案,以解决单变频器驱动双电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变频器驱动双电机的矢量闭环控制电路。
[0004]一种单变频器驱动双电机的矢量闭环控制电路,其中包括:变频器、第一提升电机、第二提升电机、第一提升机抱闸、第二提升机抱闸、第一编码器、第二编码器,PLC主控制器、人机操作界面、控制电路、启动按钮、急停按钮;
[0005]变频器的提升电机驱动电源输出端同时连接第一提升电机、第二提升电机的驱动电源输入端,变频器的提升电机驱动电源输出端与第一提升电机的驱动电源输入端之间连接的U相线、V相线、W相线上各串接一第一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1的常开接点,第一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1的这三个常开接点构成联动接点;变频器的提升电机驱动电源输出端与第二提升电机的驱动电源输入端之间连接的U相线、V相线、W相线上各串接一第二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2的常开接点,第一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2的这三个常开接点构成联动接点;
[0006]变频器的编码器卡信号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一编码器、第二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变频器的编码器卡信号输入端与第一编码器信号输出端之间的A线、A/线、B线、B/线上分别串接一第一编码器控制接触器KA3的常开接点,第一编码器控制接触器KA3的这四个常开接点构成联动接点;变频器的编码器卡信号输入端与第二编码器信号输出端之间的A线、A/线、B线、B/线上分别串接一第二编码器控制接触器KA4的常开接点,第二编码器控制接触器KA4的这四个常开接点构成联动接点;
[0007]变频器的抱闸控制信号输出端同时连接第一提升机抱闸、第二提升机抱闸;变频器的抱闸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提升机抱闸之间的P线、R线上分别串接一第一抱闸控制接触器KM3的常开接点,第一抱闸控制接触器KM3的这两个常开接点构成联动接点;变频器的抱闸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提升机抱闸之间的P线、R线上分别串接一第二抱闸控制接触器KM4的常开接点,第二抱闸控制接触器KM4的这两个常开接点构成联动接点;
[0008]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主接触器KM0、第一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1、第二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2、第一抱闸控制接触器KM3、第二抱闸控制接触器KM4、第一中间继电器KA0、第
二中间继电器KA1、第三中间继电器KA2、第一编码器控制接触器KA3、第二编码器控制接触器KA4;
[0009]PLC主控制器的人机操控信号传输端对应连接人机操作界面的人机操控信号传输端;
[0010]PLC主控制器的第一提升电机运行控制信号输出端串接由第二中间继电器KA1的线圈与第一编码器控制接触器KA3的线圈并联构成的第一并联电路,之后再串接第三中间继电器KA2的常闭接点后接24V开关电源的负极;PLC主控制器的电源正极输入端连接24V开关电源的正极;
[0011]PLC主控制器的第二提升电机运行控制信号输出端串接由第三中间继电器KA2的线圈与第二编码器控制接触器KA4的线圈并联构成的第二并联电路,之后再串接第二中间继电器KA1的常闭接点后接24V开关电源的负极;
[0012]PLC主控制器的第一提升机抱闸控制信号输出端串接第一抱闸控制接触器KM3的线圈后接24V开关电源的负极;
[0013]PLC主控制器的第二提升机抱闸控制信号输出端串接第二抱闸控制接触器KM4的线圈后接24V开关电源的负极;
[0014]急停按钮SB1为常闭按钮,启动按钮SB0为常开按钮,急停按钮SB1与启动按钮SB0以及第一中间继电器KA0的线圈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在辅助控制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启动按钮SB0的两端还并接第一中间继电器KA0的第一常开触点KA0

1构成启动自锁电路;
[0015]第一中间继电器KA0的第二常开接点KA0

2与主接触器KM0的线圈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在控制电路驱动电源的两相线之间;控制电路驱动电源为市电电源;
[0016]第一中间继电器KA0的第三常开接点KA0

3与第二中间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第二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以及第一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1的线圈四者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在控制电路驱动电源的两相线之间;
[0017]第三中间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第一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第二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2的线圈三者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二中间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第二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以及第一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1的线圈三者构成的串联电路相并联。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变频器驱动双电机的矢量闭环控制电路,将车库的两个提升电机都连接在变频器VF0上,两个提升电机的编码器也共用同一个编码器卡并连接到VF0变频器上;所述两个提升电机的接触器线圈由PLC主控制器通过中间继电器进行控制,两个提升电机的编码器及两个提升电机的抱闸也由PLC主控制器通过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进行控制;通过电路设置,实现了单变频器控制两套提升电机配套设备,在保证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了成本,解决了单变频器驱动双电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变频器驱动双电机的矢量闭环控制电路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单变频器驱动双电机的矢量闭环控制电路中PLC主控制器控制连接部分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单变频器驱动双电机的矢量闭环控制电路中变频器与两编码器、两提升电机、两抱闸的电路原理图;
[0022]图4为控制电路其余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变频器驱动双电机的矢量闭环控制电路,包括:变频器、第一提升电机、第二提升电机、第一提升机抱闸、第二提升机抱闸、第一编码器、第二编码器,PLC主控制器、人机操作界面、控制电路、启动按钮、急停按钮;
[0024]见图1所示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变频器驱动双电机的矢量闭环控制电路的控制原理示意图、图2所示的PLC主控制器控制连接部分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所示的变频器与两编码器、两提升电机、两抱闸的电路原理图以及图4所示的控制电路其余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0025]变频器VFO的提升电机驱动电源输出端同时连接第一提升电机、第二提升电机的驱动电源输入端,变频器VFO的提升电机驱动电源输出端与第一提升电机的驱动电源输入端之间连接的U相线、V相线、W相线上各串接一第一提升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变频器驱动双电机的矢量闭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频器、第一提升电机、第二提升电机、第一提升机抱闸、第二提升机抱闸、第一编码器、第二编码器,PLC主控制器、人机操作界面、控制电路、启动按钮、急停按钮;变频器的提升电机驱动电源输出端同时连接第一提升电机、第二提升电机的驱动电源输入端,变频器的提升电机驱动电源输出端与第一提升电机的驱动电源输入端之间连接的U相线、V相线、W相线上各串接一第一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1的常开接点,第一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1的这三个常开接点构成联动接点;变频器的提升电机驱动电源输出端与第二提升电机的驱动电源输入端之间连接的U相线、V相线、W相线上各串接一第二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2的常开接点,第一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2的这三个常开接点构成联动接点;变频器的编码器卡信号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一编码器、第二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变频器的编码器卡信号输入端与第一编码器信号输出端之间的A线、A/线、B线、B/线上分别串接一第一编码器控制接触器KA3的常开接点,第一编码器控制接触器KA3的这四个常开接点构成联动接点;变频器的编码器卡信号输入端与第二编码器信号输出端之间的A线、A/线、B线、B/线上分别串接一第二编码器控制接触器KA4的常开接点,第二编码器控制接触器KA4的这四个常开接点构成联动接点;变频器的抱闸控制信号输出端同时连接第一提升机抱闸、第二提升机抱闸;变频器的抱闸控制信号输出端两接脚与第一提升机抱闸之间的两控制线上分别串接一第一抱闸控制接触器KM3的常开接点,第一抱闸控制接触器KM3的这两个常开接点构成联动接点;变频器的抱闸控制信号输出端两接脚与第二提升机抱闸之间的两控制线上分别串接一第二抱闸控制接触器KM4的常开接点,第二抱闸控制接触器KM4的这两个常开接点构成联动接点;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主接触器KM0、第一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1、第二提升电机控制接触器KM2、第一抱闸控制接触器KM3、第二抱闸控制接触器KM4、第一中间继电器KA0、第二中间继电器KA1、第三中间继电器KA2、第一编码器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红安李虎孟文生华军杰夏天国永泽秦明召柳汇源李钢强任继乐王中浩魏喜昌李风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卫华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