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黄河泥的茶叶末釉料及茶叶末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235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黄河泥的茶叶末釉料及茶叶末釉的制备方法。该基于黄河泥的茶叶末釉料包括如下釉原料:高岭土、香灰、铁粉、钾长石、石英、CaCO3、MgCO3。本产品釉色可控率极大提高,烧制条件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制得的釉料高温烧成、无重金属毒性,可达食用级标准,呈色稳定性明显提升,从本质上提升了茶叶末釉瓷器的审美价值、审美空间、成品率以及增加了功能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无论从食用安全还是美学价值,都获得了新的突破。都获得了新的突破。都获得了新的突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黄河泥的茶叶末釉料及茶叶末釉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复合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黄河泥的茶叶末釉料及茶叶末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末釉料起源于唐代,在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后,依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它的出现是偶然的,据考证,它是窑工们因烧黑釉瓷过火而无意中烧出了茶叶末釉。但是面对这种烧成缺陷,中国古代窑工敏锐地发现其中蕴藏着的魅力,以其勤劳和智慧,掌握釉料配方和烧成技术,创造出了这种极富装饰性的特殊颜色釉品种。茶叶末釉属于无光釉,釉面平和,不喧闹、不张扬,如同中国玉给人以强烈的温润之感。茶叶末釉是以铁元素为主要结晶剂和着色剂的一种微晶颜色釉,釉色黄绿掺杂,既有称为茶的绿色细斑,又有称为末的黄色小点,清新自然,同时又带有一种神秘色彩,因此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这种能给人特别的视觉享受和心理享受的艺术效果正是它如今依然受到喜爱的原因。由于传统的茶叶末釉料配方要求精确以及工艺控制十分困难,要求极高的窑炉烧成曲线制度,再加上茶叶末釉烧成不稳定,温度、焰性都会使之产生窑变,因此釉面效果难以把控,烧制成功率很低,且难以预知成品率。
[0003]茶叶末釉料化学组成特点是铁高、钙高、镁高,镁含量需高于2%,一般在釉料总量的4%。制备过程中,茶叶末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难以控制影响结晶釉结晶的因素如高温、杂质、釉层厚薄不均、烧成、最高烧成温度,这需要茶叶末釉配方及制备的复杂调整。如专利申请CN2015100518956公开了一种用铁尾矿制备的茶叶末釉以及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中制备茶叶末釉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尾矿30~86%,锂辉石0~4%,子木节2~6%,方解石2~15%,白云石1~6%,长石2~20%,氧化锌2~8%,石英1~6%,锂瓷石3~8%,碳酸钡0~8%,易县土0~3%,苏州土0~5%。但是该专利实施例中主要只通过使用氧化气氛烧制得到釉料,茶叶末釉的品质较差。
[0004]随着工艺的不断发展,人们试图改变配方,采用其他的组成成分来制备茶叶末釉料,如专利申请CN2015101432416公开了一种汝瓷茶叶末釉料及其制备工艺,该专利技术中涉及的茶叶末釉料中白长石占28

32份,方解石占12

14份、石英石占8

10份、汝药占50

53份、骨粉占1.0

1.5份和滑石粉占0.5

1.0 份。但是该专利使用的汝药限制于河南省汝州市蟒川乡当地的高岭土,使该专利技术实用性受到了极大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黄河泥的茶叶末釉料及茶叶末釉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茶叶末釉釉色可控率极大提高,烧制条件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釉料高温烧成、无重金属毒性,可达食用级标准,呈色稳定性明显提升,尤其釉面呈现了木叶效果,从本质上提升了茶叶末釉瓷器的审美价值、审美空间、成品率以及增加了功能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0007]一种基于黄河泥的茶叶末釉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釉原料:
[0008]高岭土10%

13%、香灰9%

10%、铁粉9%

10%、钾长石38%

40%、石英8%

10%、 CaCO313%

15%、MgCO37%

9%。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茶叶末釉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釉原料:
[0010]高岭土12%、香灰10%、铁粉10%、钾长石39%、石英9%、CaCO312%、MgCO38%。
[0011]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0012]采用上述茶叶末釉料的茶叶末釉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铁量高的泥料进行低温素烧后、装饰喷一定厚度的茶叶末釉料进行高温烧制的步骤;
[0013]所述茶叶末釉料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釉原料:
[0014]高岭土10%

13%、香灰9%

10%、铁粉9%

10%、钾长石38%

40%、石英8%

10%、 CaCO313%

15%、MgCO37%

9%。
[0015]进一步地,低温素烧温度为850℃,高温烧制温度为1230

1260℃。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茶叶末釉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低温素烧前球磨处理获得所述茶叶末釉的步骤,球磨处理周期为25

35min。
[0017]进一步地,所述高温烧制采用气窑烧制,窑炉内部气氛为还原气氛;或者,所述高温烧制采用电窑烧制,窑炉内部气氛为氧化气氛。
[0018]进一步地,含铁量高的泥料厚度为2

3mm厚的泥坯,所述茶叶末釉料厚度为1.5

2.0mm。
[0019]进一步地,所述含铁量高的泥料为黄河泥料、龙泉铁胎泥料、朱砂胎泥料或紫砂泥料。
[0020]进一步地,采用气窑烧制,窑炉内部气氛为还原气氛,操作步骤包括:
[0021]a、提前预热气化炉;
[0022]b、排自由水阶段:打开闸板,开火,燃气罐阀门完全打开;给足适量压力点火枪,压力0.01,对称点两只火枪;点火枪时把风阀关闭,点火后再调节风阀;控制风阀调蓝色托底火焰,火焰呈跳跃状而不是直线上升型;火焰调好后,压力调到0.001

0.002Pa,温度控制在20秒左右1度;200度时加枪 2个(加枪前要先加压);400多度再加枪2个,保持10

10秒1度;
[0023]c、排结构水阶段:根据观火孔的湿度,确定自由水是否排完(大约550多度),然后关门加压至0.01,加枪通过开风闸调全蓝色火焰;
[0024]d、保温阶段:102锥倒,进入保温阶段,关调节闸板,通过减压保持3

4 分钟1度;保温30

40分钟;
[0025]e、升温阶段:闸板全关,加压,0.02以上;通过风阀调蓝色托底火焰;保持1分钟1

2度;此阶段易出现回火,需1分钟之内解决否则将影响烧制效果;
[0026]f、1100多度时,注意温度是否能稳定升温,若出现加压后温度依旧缓慢上升,就需打开一点闸门;约1200度时,注意观察131温锥,当锥子倒了即可停火,关上燃气罐阀门。
[0027]进一步地,采用电窑烧制,窑炉气氛为氧化气氛。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中的茶叶末釉的组成成分适合电窑和气窑两种气氛。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的茶叶末釉是在烧釉过程中偶然获得的带有木叶效果的茶叶末釉,在与现
有茶叶末釉料配方差异显著的基础上,采用含铁量高的泥料,配合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黄河泥的茶叶末釉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釉原料:高岭土10%

13%、香灰9%

10%、铁粉9%

10%、钾长石38%

40%、石英8%

10%、CaCO313%

15%、MgCO37%

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黄河泥的茶叶末釉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釉原料:高岭土12%、香灰10%、铁粉10%、钾长石39%、石英9%、CaCO312%、MgCO38%。3.一种茶叶末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含铁量高的泥料进行低温素烧后、装饰喷一定厚度的茶叶末釉料进行高温烧制的步骤;所述茶叶末釉料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釉原料:高岭土10%

13%、香灰9%

10%、铁粉9%

10%、钾长石38%

40%、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善鑫孟晓霞张彤旭张骞文王郁容冯俊杰赵茜王彤彤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