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集烟雾的消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25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收集烟雾的消防设备,包括吸雾组件以及设置在吸雾组件一侧的外挡板,吸雾组件的另一侧安装有导风板,导风板的一侧设置有排风组件,且导风板安装在吸雾组件和排风组件之间,排风组件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吸雾组件包括第一外包壳和设置在第一外包壳内部的吸风扇,第一外包壳四侧的表面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吸风扇启动,现场的烟雾顺着丝网板进入吸风扇处,烟雾通过吸风扇进入导风板处,通过导风漏斗板将烟雾聚集在过滤组件的中部,利用吸风扇的风力,使烟雾穿过过滤海绵,通过粒状活性炭对烟雾进行净化,且顺着导风管将净化后的烟雾重新送入火灾现场中。送入火灾现场中。送入火灾现场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收集烟雾的消防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收集烟雾的消防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消防设施是指建筑物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等固定设施,自动消防设施分为电系统自动设施和水系统自动设施,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是根据电气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热辐射、声发射、电磁发射等现代物理学现象,从而消除隐患,避免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0003]当火灾发生时,烟雾触发烟雾传感器,且启动消防设备,火灾烟雾会致使人中毒,若火灾发生现场空间有限,进而消防设备不断吸收烟雾易导致现场氧气不足,当现场有遇难者晕倒时,不利于对遇难者的解救。
[0004]针对以上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可收集烟雾的消防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集烟雾的消防设备,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当火灾发生时,烟雾触发烟雾传感器,且启动消防设备,火灾烟雾会致使人中毒,若火灾发生现场空间有限,进而消防设备不断吸收烟雾易导致现场氧气不足,当现场有遇难者晕倒时,不利于对遇难者的解救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收集烟雾的消防设备,包括吸雾组件以及设置在吸雾组件一侧的外挡板,所述吸雾组件的另一侧安装有导风板,导风板的一侧设置有排风组件,且导风板安装在吸雾组件和排风组件之间,排风组件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
[0007]所述吸雾组件包括第一外包壳和设置在第一外包壳内部的吸风扇,第一外包壳四侧的表面均设置有固定螺栓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挡板包括设置在第一外包壳内侧的外围框以及设置在外围框内侧的丝网板,且丝网板设置在吸风扇的一侧,外围框四侧的表面均开设有安装连接槽,固定螺栓与安装连接槽相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包括密封环垫以及设置在密封环垫内侧的导风漏斗板,密封环垫为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海绵以及设置在过滤海绵内部的粒状活性炭。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外包壳一侧的第二外包壳以及开设在第二外包壳端口的贴合卡槽,第一外包壳的一侧通过密封环垫与贴合卡槽相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包壳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内侧设置有导风漏斗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漏斗口的一端设置有导风管,导风管与容纳腔相连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收集烟雾的消防设备,排风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外包壳一侧的第二外包壳以及开设在第二外包壳端口的贴合卡槽,第一外包壳的一侧通过密封环垫与贴合卡槽相连接,第二外包壳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内侧设置有导风漏斗口,导风漏斗口的一端设置有导风管,导风管与容纳腔相连通,吸风扇启动,现场的烟雾顺着丝网板进入吸风扇处,烟雾通过吸风扇进入导风板处,通过导风漏斗板将烟雾聚集在过滤组件的中部,利用吸风扇的风力,使烟雾穿过过滤海绵,通过粒状活性炭对烟雾进行净化,且顺着导风管将净化后的烟雾重新送入火灾现场中。
[0016]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收集烟雾的消防设备,外挡板包括设置在第一外包壳内侧的外围框以及设置在外围框内侧的丝网板,且丝网板设置在吸风扇的一侧,外围框四侧的表面均开设有安装连接槽,固定螺栓与安装连接槽相连接,导风板包括密封环垫以及设置在密封环垫内侧的导风漏斗板,密封环垫为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海绵以及设置在过滤海绵内部的粒状活性炭,通过密封环垫提升第一外包壳与贴合卡槽连接的密封性,利用导风漏斗板以便于烟雾的聚集,过滤组件设置在容纳腔中,且通过吸雾组件和排风组件的拆装,以便于定期更换粒状活性炭,以维持过滤组件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外挡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吸雾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导风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排风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外挡板;11、外围框;12、丝网板;13、安装连接槽;2、吸雾组件;21、第一外包壳;22、吸风扇;23、固定螺栓;3、导风板;31、密封环垫;32、导风漏斗板;4、过滤组件;41、过滤海绵;42、粒状活性炭;5、排风组件;51、第二外包壳;52、贴合卡槽;53、容纳腔;54、导风漏斗口;55、导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为了解决消防设备不断吸收烟雾易导致现场氧气不足的技术问题,如图1

6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0026]一种可收集烟雾的消防设备,包括吸雾组件2以及设置在吸雾组件2一侧的外挡板1,吸雾组件2的另一侧安装有导风板3,导风板3的一侧设置有排风组件5,且导风板3安装在吸雾组件2和排风组件5之间,排风组件5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4,吸雾组件2包括第一外包壳21和设置在第一外包壳21内部的吸风扇22,第一外包壳21四侧的表面均设置有固定螺栓23。
[0027]排风组件5包括设置在第一外包壳21一侧的第二外包壳51以及开设在第二外包壳51端口的贴合卡槽52,第一外包壳21的一侧通过密封环垫31与贴合卡槽52相连接,第二外包壳51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53,容纳腔53的内侧设置有导风漏斗口54,导风漏斗口54的一端设置有导风管55,导风管55与容纳腔53相连通。
[0028]具体的,吸风扇22启动,现场的烟雾顺着丝网板12进入吸风扇22处,烟雾通过吸风扇22进入导风板3处,通过导风漏斗板32将烟雾聚集在过滤组件4的中部,利用吸风扇22的风力,使烟雾穿过过滤海绵41,通过粒状活性炭42对烟雾进行净化,且顺着导风管55将净化后的烟雾重新送入火灾现场中。
[0029]为了更好地解决氧气不足的技术问题,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0030]外挡板1包括设置在第一外包壳21内侧的外围框11以及设置在外围框11内侧的丝网板12,且丝网板12设置在吸风扇22的一侧,外围框11四侧的表面均开设有安装连接槽13,固定螺栓23与安装连接槽13相连接,导风板3包括密封环垫31以及设置在密封环垫31内侧的导风漏斗板32,密封环垫31为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过滤组件4包括过滤海绵41以及设置在过滤海绵41内部的粒状活性炭42。
[0031]具体的,通过密封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集烟雾的消防设备,包括吸雾组件(2)以及设置在吸雾组件(2)一侧的外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雾组件(2)的另一侧安装有导风板(3),导风板(3)的一侧设置有排风组件(5),且导风板(3)安装在吸雾组件(2)和排风组件(5)之间,排风组件(5)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4);所述吸雾组件(2)包括第一外包壳(21)和设置在第一外包壳(21)内部的吸风扇(22),第一外包壳(21)四侧的表面均设置有固定螺栓(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集烟雾的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板(1)包括设置在第一外包壳(21)内侧的外围框(11)以及设置在外围框(11)内侧的丝网板(12),且丝网板(12)设置在吸风扇(22)的一侧,外围框(11)四侧的表面均开设有安装连接槽(13),固定螺栓(23)与安装连接槽(13)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集烟雾的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3)包括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通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