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挤压测试前后形变特征对比的金属材料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224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挤压测试前后形变特征对比的金属材料检测装置。其包括放置架和设置在放置架上侧的安装架,放置架和安装架之间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挤压架、侧边检测装置、挤压装置和压力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两个带动架交错对三个挤压柱进行带动,使其中部分挤压柱对金属材料的中部、端部进行分开挤压,同时在部分挤压柱挤压金属材料的中部和端部时,剩下的挤压柱对金属材料的端部的压力进行检测,以便于获得金属材料在不同位置受到挤压,其端部的受力情况以及金属材料端部的运动趋势,以便于获得金属材料在检测抗压性时的端部受力情况。料在检测抗压性时的端部受力情况。料在检测抗压性时的端部受力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挤压测试前后形变特征对比的金属材料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检测
,具体地说,涉及基于挤压测试前后形变特征对比的金属材料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金属材料检测范围涉及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等的机械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精密尺寸测量、无损探伤等,以获得金属材料的物品特性,在对金属材料进行抗压性进行检测时,常会将金属材料之间放置在压力检测器上对金属进行挤压,但在挤压的时候,只能获得金属的抗压力,但金属材料在受到压力之后其端的运动趋势及端部释放的压力则无法被检测出来,同时也无法检测金属材料一端被挤压,另一端的运动趋势和压力,进而影响到金属材料抗压性的全部物理特性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挤压测试前后形变特征对比的金属材料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基于挤压测试前后形变特征对比的金属材料检测装置,包括放置架和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挤压测试前后形变特征对比的金属材料检测装置,包括放置架(1)和设置在放置架(1)上侧的安装架(2),所述放置架(1)和安装架(2)之间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用于承接金属块的挤压架(3)、用于测量压力的侧边检测装置(4)、用于对金属进行挤压的挤压装置(5)和用于测量压力的压力表(6),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1)包括放置板(11)和左右对称固定在放置板(11)两端的限位柱(12),所述限位柱(12)为空心结构,所述安装架(2)包括两个呈U形,且一端滑动插接在限位柱(12)内部的插杆(21),两个所述插杆(21)上端之间靠近中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横杆(22),所述横杆(22)的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下压液压杆(23);所述挤压架(3)包括两个铰接在一起的定位板(31)和移动板(32),所述定位板(31)和移动板(32)的底部和放置板(11)的上表面贴合,所述挤压装置(5)包括两个交错设置的带动架(51),且两个带动架(51)上下设置,两个所述带动架(51)的端部及中部均设置有用于对金属块进行挤压的挤压柱(52),所述带动架(51)包括连接板(511)和固定在连接板(511)上侧中部位置的下推杆(512),所述下压液压杆(23)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下推杆(512)的顶部,所述连接板(511)的两端开设有通滑槽(513),且两个所述通滑槽(513)之间通过开设在连接板(511)上的卡位槽(514)连接,所述挤压柱(52)滑动设置在通滑槽(513)中,所述挤压柱(52)靠近上端的位置开设有卡连槽(521),所述卡连槽(521)滑动设置在卡位槽(514)中,所述挤压柱(52)的上端和压力表(6)的拉力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挤压测试前后形变特征对比的金属材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22)的底部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动轨道(24),所述下压液压杆(23)的上端滑动设置在滑动轨道(24)的内部,两个所述下压液压杆(23)之间和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在横杆(22)底部的表放架(25),所述压力表(6)安装在表放架(2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挤压测试前后形变特征对比的金属材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两个所述带动架(51)中间的挤压柱(52)位于定位板(31)和移动板(32)铰接位置的正上方,设置于所述带动架(51)端部位置的挤压柱(52)分别设置在定位板(31)和移动板(32)的正上方。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统刘鹏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