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衬管环状样品的紫外固化装置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220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衬管环状样品的紫外固化装置及应用。该装置包括固定件、第一筒膜、第二筒膜、紫外光灯、控制器、空压机和牵引机构,能直接固化成型内衬软管的环状样品,使该内衬环状样品的制作非常便捷;该装置制作出来的样品更加规则,其性能更加接近实际应用,减小了样品不规则或实验条件差异带来的误差。采用该装置制备内衬环状样品,特别适用于对紫外光固化软管进行研究时的环刚度性能测试样品的制作,同时也可以将其切割成管片状用于弯曲性能测试样品,还可以分析材料结构对内衬管固化后力学性能的影响。该方法模拟了内衬软管在管道内现场作业,减小了施工前后样品性能的偏差,更有利于施工。更有利于施工。更有利于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衬管环状样品的紫外固化装置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管道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内衬管环状样品的紫外固化装置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对城市地下管网关注的加强,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逐渐在国内广泛应用。其中紫外光固化内衬修复技术由于其施工安全可靠,材料强度高等优点,逐渐成为当前非开挖修复的主流技术。同时我国对紫外光固化内衬修复技术,尤其对紫外光固化内衬管的材料性能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0003]然而,在研究紫外光固化内衬管性能时,往往需要制作多个环状样品进行实验研究。如果采用现有紫外光固化施工设备及工艺在地面进行环状样品制作,每次都需要准备较长的紫外光固化软管,成本较高,材料浪费较大,且耗费时间较长,不利用实验研究的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内衬管环状样品的紫外固化装置及应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内衬管环状样品的紫外固化装置及应用,该装置包括固定件、第一筒膜、第二筒膜、紫外光灯、控制器、空压机和牵引机构,所述第二筒膜设置在所述第一筒膜内,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筒膜外,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筒膜,所述第二筒膜的两端敞口,其敞口处均设有用于密封其的密封组件,所述紫外光灯设置在所述第二筒膜的内部;所述牵引机构贯穿任意一个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紫外光灯连接,所述牵引机构驱动所述紫外光灯在所述第二筒膜内水平移动;所述紫外光灯的电缆线贯穿任意一个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空压机的供气管道穿过任意一个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第二筒膜的内部相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端头、密封橡胶圈和两根密封绑带,所述密封端头的上设有两个密封环形凹槽,所述密封橡胶圈套设在所述密封端头的外表面上,两根所述密封绑带缠绕的位置分别与两个所述密封环形凹槽一一对应。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端头位于所述第二筒膜内的一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电缆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绳和至少一组灯,每组所述灯架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固定一个所述紫外光灯,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杆和两个支撑轮,两个所述支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膜为无延展性套袋。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筒膜为可延展耐高温透明筒膜。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由两个可调节直径的半圆型钢管组成。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采用上述述的内衬管环状样品的紫外固化装置制备内衬管环状样品,具体步骤如下:
[0014]S1:样品截取:按照预设尺寸截取一段浸有树脂的内衬软管;
[0015]S2:样品固定:将步骤S1截取的内衬软管套设在第二筒膜外部;
[0016]S3:样品密封:用密封组件将第二筒膜的两端绑扎密实;
[0017]S4:充气:打开空压机通过供气管道向第二筒膜内充气;
[0018]S5:紫外固化:通过牵引机构驱动紫外光灯至内衬软管下方,开启控制器,紫外光灯开始工作,使内衬软管固化成环状。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衬管环状样品的紫外固化装置,包括固定件、第一筒膜、第二筒膜、紫外光灯、控制器、空压机和牵引机构,第二筒膜设置在透明筒膜内,固定件设置在透明筒膜外,用于固定第一筒膜,第二筒膜的两端敞口,其敞口处均设有用于密封其的密封组件,能直接固化成型内衬软管的环状样品,使该内衬环状样品的制作非常便捷;密封组件绑扎方便、紫外光灯放入简单,且不需要配置多个规格的密封组件,该装置制作出来的样品更加规则,其性能更加接近实际应用,减小了样品不规则或实验条件差异带来的误差。
[0021](2)本专利技术采用内衬管环状样品的紫外固化装置制备内衬环状样品,特别适用于对紫外光固化软管进行研究时的环刚度性能测试样品的制作,同时也可以将其切割成管片状用于弯曲性能测试样品,还可以分析材料结构对内衬管固化后力学性能的影响。该方法模拟了内衬软管在管道内现场作业,减小了施工前后样品性能的偏差,更有利于施工。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内衬管环状样品的紫外固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1、固定件;2、第一筒膜;3、第二筒膜;4、密封组件;41、密封端头; 411、摄像头;42、密封橡胶圈;43、密封绑带;44、密封环形凹槽;5、紫外光灯;6、控制器;7、空压机;71、供气管道;8、牵引机构;81、牵引绳; 82、灯架;821、支架;822、支撑杆;823、支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衬管环状样品的紫外固化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件1、第一筒膜2、第二筒膜3、紫外光灯5、控制器6、空压机7和牵引机构8,第二筒膜3设置在第一筒膜2内,固定件1设置在第一筒膜2外,用于固定第一筒膜2,第二筒膜3的两端敞口,其敞口处均设有用于密封其的密封组件4,紫外光灯5设置在第二筒膜3的内部;牵引机构8贯穿任意一个密封组件4与紫外光灯5连接,牵引机构8驱动紫外光灯5在第二筒膜3内水平移动;紫外光灯5的电缆线贯穿任意一个密封组件4与控制器6连接,空压机7的供气管道71穿过任意一个密封组件4与第二筒膜3的内部相连通。该装置能直接固化成型内衬软管的环状样品,使该内衬环状样品的制作非常便捷;密封组件绑扎方便、紫外光灯放入简单,且不需要配置多个规格的密封组件,该装置制作出来的样品更加规则,其性能更加接近实际应用,
减小了样品不规则或实验条件差异带来的误差。
[0026]为了防止第二筒膜3漏气,密封组件4的结构有多种,在这里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可以包括密封端头41、密封橡胶圈42和两根密封绑带 43,密封端头41的上设有两个密封环形凹槽44,密封橡胶圈42套设在密封端头41的外表面上,两根密封绑带43缠绕的位置分别与两个密封环形凹槽44一一对应。密封环形凹槽44的设置可以确保密封绑带绑扎牢固,防止密封端头41 脱落。密封橡胶圈42的设置可以防止绑扎过程中可延展耐高温的第二筒膜3破损,同时确保密封效果。
[0027]为了有效监测第二筒膜3内的充气情况,本实施例的密封端头41位于第二筒膜3内的一端设置有摄像头411,摄像头411的电缆与所述控制器6电性连接。
[0028]为了更好的稳固紫外光灯5,牵引机构8的的结构有多种,在这里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牵引机构8包括牵引绳81和至少一组灯架82,每组灯架82包括两个支架821,两个支架821之间固定一个所述紫外光灯5,每个支架821包括支撑杆822和两个支撑轮823,两个支撑轮823分别设置在支撑杆822的两端。通过拉动牵引绳81驱动紫外光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衬管环状样品的紫外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1)、第一筒膜(2)、第二筒膜(3)、紫外光灯(5)、控制器(6)、空压机(7)和牵引机构(8),所述第二筒膜(3)设置在所述第一筒膜(2)内,所述固定件(1)设置在所述第一筒膜(2)外,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筒膜(2),所述第二筒膜(3)的两端敞口,其敞口处均设有用于密封其的密封组件(4),所述紫外光灯(5)设置在所述第二筒膜(3)的内部;所述牵引机构(8)贯穿任意一个所述密封组件(4)与所述紫外光灯(5)连接,所述牵引机构(8)驱动所述紫外光灯(5)在所述第二筒膜(3)内水平移动;所述紫外光灯(5)的电缆线贯穿任意一个所述密封组件(4)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所述空压机(7)的供气管道(71)穿过任意一个所述密封组件(4)与所述第二筒膜(3)的内部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管环状样品的紫外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4)包括密封端头(41)、密封橡胶圈(42)和两根密封绑带(43),所述密封端头(41)的上设有两个密封环形凹槽(44),所述密封橡胶圈(42)套设在所述密封端头(41)的外表面上,两根所述密封绑带(43)缠绕的位置分别与两个所述密封环形凹槽(44)一一对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衬管环状样品的紫外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头(41)位于所述第二筒膜(3)内的一端设置有摄像头(411),所述摄像头(411)的电缆与所述控制器(6)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遆仲森赵雅宏马保松曾聪王福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