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效率高的枕型板式换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07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效率高的枕型板式换热组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枕型换热板以及穿设在所述枕型换热板上的换热管,所述枕型换热板包括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在焊点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枕型换热板在所述焊点处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换热管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换热管包括直管和弯管,通过在枕型换热板之间加设翅片,增加传热面积,提升换热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风机及导风板,通过风机向枕型换热板之间进风,进风作为第三种介质,增加对流,适用范围更广,枕型换热板以及翅片之间设置连管,保证枕型换热板以及翅片之间的平行度,提升换热效果。提升换热效果。提升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枕型板式换热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效率高的枕型板式换热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具有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之间传递热量的设备,现有的换热器中的换热组件多才采用多个平行设置的枕型换热板,参见附图1所示,枕型换热板由两片平行的金属板焊接在一起,再通过高压流体等鼓胀形成内部流道,多个平行设置的枕型换热板之间形成外部流道,用于换热的介质以及待换热的物料通过内外流道在换热板之间流通,通过板壁实现换热,此种方式换热效率较低,无法满足一些领域的换热需要,如制冷制冰领域,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换热效率高的枕型板式换热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的枕型板式换热组件。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热效率高的枕型板式换热组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枕型换热板以及穿设在所述枕型换热板上的换热管,所述枕型换热板包括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在焊点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之间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效率高的枕型板式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枕型换热板(30)以及穿设在所述枕型换热板(30)上的换热管(34),所述枕型换热板(30)包括第一板片(30a)和第二板片(30b),所述第一板片(30a)和第二板片(30b)在焊点(31)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片(30a)和第二板片(30b)之间形成流道(32),所述枕型换热板(30)在所述焊点(31)处设有第一通孔(33),所述第一通孔(33)与所述流道(32)不连通,所述换热管(34)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33)内,所述换热管(34)包括直管(341)和弯管(342),所述直管(341)垂直于所述枕型换热板(30)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33)内,所述弯管(342)的两侧端部分别连接两个直管(341)的端部,所述换热管(34)的一侧端部连接流体进管(35),所述换热管(34)的另一侧端部连接流体出管(36),所述换热管(34)通过所述直管(341)及所述弯管(342)自所述流体进管(35)至所述流体出管(3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效率高的枕型板式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型换热板(30)之间设有翅片(50),所述翅片(50)与所述枕型换热板(30)平行设置,所述翅片(50)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换热管(34)配合设置,所述直管(341)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效率高的枕型板式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50)与所述枕型换热板(30)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翅片(50)之间、所述翅片与所述枕型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家龙田奎
申请(专利权)人:瀚能苏州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