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培育深根抗旱苗的育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06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林业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培育深根抗旱苗的育苗器。该育苗器,包括水槽、上层网架、下层网架、育苗桶、无纺布袋、基质、输水管、水位控制阀,上层网架、下层网架呈上下分布并固于水槽的内部,上层网架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育苗桶底部开设有透水孔、且其桶体依次穿过通孔并放置于下层网架上,无纺布袋铺设于育苗桶的内壁上,基质盛装于无纺布袋内,输水管上设置有水位控制阀。该育苗器,利用植物根系的向水性,结合育苗桶、无纺布袋等部件,可将苗木根系培育成比普通苗木长3~4倍,利用深根苗在干旱区进行造林活动,使林木在少灌水或不灌水的条件下成活和生长。灌水或不灌水的条件下成活和生长。灌水或不灌水的条件下成活和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育深根抗旱苗的育苗器


[0001]本技术属于林业种植
,涉及一种培育深根抗旱苗的育苗器。

技术介绍

[0002]我国西北干旱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存在严重的土地沙化和矿山修复治理问题,因此,防沙治沙和矿山植被修复治理是我国生态建设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0003]在西北干旱区,土壤沙化严重,沙土的保水效果较差,对于有限降雨的利用不足,表层的土壤含水率较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水分保持相对稳定,可供植物根系利用的水分增加。
[0004]在矿山植被修复过程中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在常规的造林过程中,由于所用苗木的根系较短,并且没有较多水分的补充,根系还未到达含水较多的较深层次的土壤中,就已经枯死,从而导致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不仅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而且达不到生态修复的目的。
[0005]尽管,目前已经有培育深根苗的装置,但更多的只是针对容器的设计,而尚未考虑到植物根系向水性这一特性,并未将容器与植物生长特性更好的结合,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将装置与植物更好融合的装置,用来培育深根苗。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育深根抗旱苗的育苗器,充分利用植物根系的向水性,获得根系更长的深根苗。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培育深根抗旱苗的育苗器,包括水槽、上层网架、下层网架、育苗桶、无纺布袋、基质、输水管、水位控制阀;水槽为开口向上的槽体,上层网架、下层网架呈上下分布并固于水槽的内部,上层网架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育苗桶为开口向上的圆形桶结构、且其底部开设有透水孔,育苗桶的数量与上层网架的通孔数量一致、且其桶体依次穿过通孔并放置于下层网架上,无纺布袋铺设于育苗桶的内壁上,基质盛装于无纺布袋内;输水管自水槽外贯穿至水槽内、且其管体上设置有水位控制阀。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育苗桶底部的透水孔和无纺布袋,形成自底部到上部的高水分到低水分梯度,进而利用植物根的向水性,诱导植物根部不断向下寻找水源,进而形成长根系容器苗;另外,通过设置上层网架,对育苗桶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发生偏倒;通过设置下层网架,对育苗桶起到支撑作用,并使育苗桶与水槽的底部留有一定距离,进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液面保持一定距离;通过设置无纺布袋,更加便于培育苗木后的移栽种植。
[0009]进一步地,该育苗器中,育苗桶的高度为70cm~100cm;可用于培育比普通苗木长3~4倍的深根苗。
[0010]进一步地,该育苗器中,水槽、上层网架、下层网架的材质均为不锈钢;可提高装置的使用强度以及使用寿命。
[0011]进一步地,该育苗器中,上层网架的网格尺寸大于下层网架的网格尺寸;网架的选择和布局更加合理,从一定程度上更能保持整个育苗器的稳定性,并减少加工成本。
[0012]进一步地,该育苗器中,育苗桶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优选为PVC;在保证育苗桶的使用性能的同时,减少下层网架所承受的压力,进一步提高育苗器的使用寿命。
[0013]进一步地,该育苗器中,基质包括沙子、腐熟的林木枝条粉碎物和有机肥;在营养丰富的基质的作用下,更利于苗木的生长。
[0014]进一步地,该育苗器中,下层网架位于距离水槽底部的1/5~1/3处,优选为1/4处;使下层网架与水槽底部保持更加合理的距离。
[0015]进一步地,该育苗器中,上层网架位于距离水槽顶部的1/5~1/3处,优选为1/4处;使上层网架的位置设置更加合理。
[0016]进一步地,该育苗器中,输水管呈横向设置且位于下层网架的下方;输水管的布局更加合理。
[0017]本技术培育深根抗旱苗的育苗器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植物根系的向水性,结合育苗桶、无纺布袋等部件,可将苗木根系培育成比普通苗木长3~4倍、约70cm的深根苗;同时,利用深根苗在干旱区进行造林活动,通过将其栽植到水分较多的土壤深层,从而使林木在少灌水或不灌水的条件下成活和生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培育深根抗旱苗的育苗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培育深根抗旱苗的育苗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0]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水槽;2、上层网架;2

1、通孔;3、下层网架;4、育苗桶;4

1、透水孔;5、无纺布袋;6、基质;7、输水管;8、水位控制阀;9、待培育的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培育深根抗旱苗的育苗器,包括水槽1、上层网架2、下层网架3、育苗桶4、无纺布袋5、基质6、输水管7、水位控制阀8。
[0022]水槽1为开口向上的槽体、且其外壁尺寸为长240cm、宽120cm、高70cm,水槽1由厚度3mm的不锈钢加工而成。上层网架2、下层网架3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且上层网架2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

1;上层网架2的网格尺寸大于下层网架3的网格尺寸,具体的,上层网架2的网格尺寸为18cm
×
18cm、下层网架3的网格尺寸为9cm
×
9cm;上层网架2、下层网架3呈上下分布并固定于水槽1的内部,下层网架3与水槽1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9cm、上层网架2与水槽1底部之间的距离为56cm。
[0023]育苗桶4为由PVC加工而成的开口向上的圆形桶,且其尺寸为高度80cm、内径15cm~17cm,育苗桶4的底部开设有直径为0.5cm的透水孔4

1;育苗桶4的数量与上层网架2的通孔2

1数量一致、且其桶体依次穿过通孔2

1并放置于下层网架3上,无纺布袋5的高度为75cm、且紧贴铺设于育苗桶4的内壁上;基质6包括20份沙子、70份腐熟的林木枝条粉碎物和10份有机肥,同时,基质6盛装于无纺布袋5内。
[0024]输水管7自水槽1外贯穿至水槽1内、且其管体上设置有水位控制阀8,具体的,输水管7呈横向设置且位于下层网架3的下方。
[0025]本技术培育深根抗旱苗的育苗器的工作过程为,如图2所示,将装有无纺布袋5以及基质6的育苗桶4穿过上层网架2并放置在下层网架3上,将待培育的苗9种植于无纺布袋5中的基质6内,通过输水管7向水槽1内输水,同时,利用水位控制阀8控制水槽1内的水位,以其刚接触到无纺布袋5的底部为宜,此时,通过育苗基质6的吸附作用,形成自底部到顶部的高水分至低水分的梯度,同时,利用植物根的向水性,诱导植物根部不断向下寻找水源,进而促进植物根部向下生长,从而形成长根系容器苗;待苗生长完成后,将无纺布袋5整体取出再种植到土壤中即可,从而保证植物根系和根系土壤的完整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育深根抗旱苗的育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1)、上层网架(2)、下层网架(3)、育苗桶(4)、无纺布袋(5)、基质(6)、输水管(7)、水位控制阀(8);所述水槽(1)为开口向上的槽体,所述上层网架(2)、下层网架(3)呈上下分布并固定于水槽(1)的内部,所述上层网架(2)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

1);所述育苗桶(4)为开口向上的圆形桶结构、且其底部开设有透水孔(4

1),所述育苗桶(4)的数量与上层网架(2)的通孔(2

1)数量一致、且其桶体依次穿过通孔(2

1)并放置于下层网架(3)上,所述无纺布袋(5)铺设于育苗桶(4)的内壁上,所述基质(6)盛装于无纺布袋(5)内;所述输水管(7)自水槽(1)外贯穿至水槽(1)内、且其管体上设置有水位控制阀(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细炉赵宏亮郭军成李志刚胡杨侯晖谢沁宓庞丹波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