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口腔科的根管探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05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口腔科的根管探测仪,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测回片、壳体以及均安装在该壳体内的套筒、金属探针、控制模块和驱动马达,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所述金属探针穿出的通道,所述套筒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有螺旋缠绕的滑槽,所述金属探针套设于所述套筒内且其外壁上固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位于所述滑槽内且其能沿着所述滑槽滑动,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套筒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金属探针、所述驱动马达以及所述测回片均电连接。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量不准以及人工驱动金属探针逐渐下沉导致操作不稳的问题。导致操作不稳的问题。导致操作不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口腔科的根管探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口腔科的根管探测仪。

技术介绍

[0002]准确测量牙齿根管长度,对于提高全部去髓术及根管治疗术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电测法成为根管工作长度测量的主流方法,其基于牙齿根尖孔至口腔黏膜的电阻值基本恒定在6.5KΩ这一工作原理。
[0003]现有技术中的根管探测仪在测量时,先将探测仪的持针器夹持在金属探针上,同时将探测仪的测回片固定在口腔粘膜上;然后人工将金属探针插入根管中并逐渐下探,当金属探针的针尖到达牙齿根尖孔的牙骨质时,此时探测仪出现提示音,人工停止下探金属探针并将指示浮标移动并抵持于牙槽孔处,最后将金属探针取出,测量指示浮标至根尖的长度即为根管工作长度。
[0004]现有的根管探测仪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其采用人工控制金属探针逐渐下沉,操作不稳,稍不留神就易对探针和患者造成损伤;二是指示浮标本身活动连接在金属探针上,二者固定不便易导致探针取出口腔过程中指示浮标滑动,导致读数不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口腔科的根管探测仪,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量不准以及人工驱动金属探针逐渐下沉易导致操作不稳的问题。
[000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用于口腔科的根管探测仪,包括测回片、壳体以及均安装在该壳体内的套筒、金属探针、控制模块和驱动马达,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所述金属探针穿出的通道,所述套筒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有螺旋缠绕的滑槽,所述金属探针套设于所述套筒内且其外壁上固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位于所述滑槽内且其能沿着所述滑槽滑动,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套筒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金属探针、所述驱动马达以及所述测回片均电连接。
[000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采用驱动马达驱动套筒回转、套筒回转驱动滑杆沿着滑槽滑动进而实现金属探针的逐步下沉,测量时只需要将测回片与患者的口腔黏膜电连通即可进行根管长度的探测;采用上述方案,驱动马达带动金属探针逐步下沉,控制平稳不易对金属探针和患者造成损伤;此外,本装置取消了传统的浮标,驱动马达以及滑槽均可锁止滑杆以避免金属探针取出时随意晃动,测量读数准确。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0010]上述附图中:1、壳体;2、套筒;201、滑槽;3、金属探针;4、控制模块;5、滑杆;6、驱动
马达;7、刻度;8、立柱;9、旋盖;10、导线;11、端帽;12、握柄;13、防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2]为便于展示说明本装置的结构布置,图1和图2为隐藏了壳体1的一侧壁后的结构示意图,实践中为方便将各零部件安装到壳体1内,壳体1的一侧壁与其他侧壁可拆卸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口腔科的根管探测仪,包括测回片(图中未示出)、壳体1以及均安装在该壳体1内的套筒2、金属探针3、控制模块4和驱动马达6,其中,测回片本身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实践中通常为口腔拉钩),测回片以及金属探针3与控制模块4电连接的目的是为了采用电测法检测根管长度,由于电测法测量根管长度的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对其进行具体阐述;所述壳体1上设有供所述金属探针3穿出的通道,所述套筒2的两端均通过常规的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套筒2的侧壁上设有螺旋缠绕的滑槽201,该滑槽201沿套筒2的径向贯通至其内壁,为避免套筒2对金属探针3的电流产生影响,套筒2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金属探针3套设于所述套筒2内且其外壁上固设有滑杆5,作为优选,金属探针3的外壁与套筒2的内壁相贴合以保证金属探针3的平稳伸缩;所述滑杆5位于所述滑槽201内且其能沿着所述滑槽201滑动,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滑杆5沿滑槽201滑动过程中轴承对其产生运动干涉,滑杆5背离金属探针3的一端应当埋入滑槽201内;所述驱动马达6与所述套筒2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马达6的输出端套设且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套筒2的一端套设有与主动齿轮想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控制模块4与所述金属探针3、所述驱动马达6以及所述测回片均电连接,控制模块4的主要作用是接收和处理信号并根据信号反馈来控制驱动马达6的启停;该控制模块4为现有技术,采用常规的PLC控制器即可实现上述功能集成。
[0013]本装置采用驱动马达6驱动套筒2回转、套筒2回转驱动滑杆5沿着滑槽201滑动进而实现金属探针3的逐步下沉,当金属探针3的针尖恰好到达牙齿根尖孔的牙骨质时,探测仪出现提示音,此时控制模块4关闭驱动马达6,测量时只需要将测回片与患者的口腔黏膜电连通即可进行根管长度的探测;采用上述方案,驱动马达6带动金属探针3逐步下沉,控制平稳不易对金属探针3和患者造成损坏;此外,本装置取消了传统的浮标,驱动马达6以及滑槽201均可对滑杆5起到锁止作用,避免金属探针3取出时随意晃动,测量读数准确。
[001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另一实施例,所述壳体1为方形,所述金属探针3的外壁上固设有刻度7,作为优选该刻度7朝向金属探针3的圆心下沉以避免刻度7在金属探针3伸缩时产生运动干涉;所述金属探针3垂直并穿出所述壳体1的侧壁;采用上述方案,医护人员直接观察刻度7和壳体1的侧壁的相对位置即可准确快速的读取金属探针3伸出的长度。
[0015]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了另一实施例,所述金属探针3和所述套筒2的两端均敞口,所述壳体1上设有正对所述套筒2端部的通孔,将壳体1和套筒2的两端均敞口设置可方便的填充流动的填充物至牙根处,所述通孔可拆卸连接有封堵组件;添加填充物时,打开封堵组件然后将填充物注入,填充物穿过套筒2和金属探针3进入到牙根处,填充完毕后关闭封堵组件避免灰尘等进入。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了另一实施例,所述封堵组件包括立柱8和旋盖
9,所述立柱8固设于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且其背离所述套筒2延伸,所述立柱8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旋盖9套设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立柱8上;采用上述方案,封堵组件的结构简单且装拆方便。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了另一实施例,还包括导线10,所述立柱8上设有沿其径向贯通的圆孔,所述导线10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4电连接且其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孔并与所述金属探针3的内壁始终接触以实现电连接,所述旋盖9沿着立柱8旋进可将所述导线10压紧在所述壳体1上,避免导线10的窜动,保证导线10与金属探针3稳定的电连接;当然,还可在导线10的一端固设常规的电夹头,电夹头夹持在金属探针3上实现其与控制模块4的电连接,由于金属探针3要进行伸缩,采用此种电连接方式旋盖9即不必将导线10压紧在壳体1的外侧壁上。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另一实施例,所述金属探针3伸出所述壳体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同轴的端帽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口腔科的根管探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测回片、壳体(1)以及均安装在该壳体(1)内的套筒(2)、金属探针(3)、控制模块(4)和驱动马达(6),所述壳体(1)上设有供所述金属探针(3)穿出的通道,所述套筒(2)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套筒(2)的侧壁上设有螺旋缠绕的滑槽(201),所述金属探针(3)套设于所述套筒(2)内且其外壁上固设有滑杆(5),所述滑杆(5)位于所述滑槽(201)内且其能沿着所述滑槽(201)滑动,所述驱动马达(6)与所述套筒(2)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4)与所述金属探针(3)、所述驱动马达(6)以及所述测回片均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口腔科的根管探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方形,所述金属探针(3)的外壁上固设有刻度(7),所述金属探针(3)垂直并穿出所述壳体(1)的侧壁。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口腔科的根管探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探针(3)和所述套筒(2)的两端均敞口,所述壳体(1)上设有正对所述套筒(2)端部的通孔,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曦蒋彪罗佳李从玉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