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块钒渣处理的破碎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019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大块钒渣处理的破碎工艺,涉及钒渣领域,将钒渣放置在破碎腔内;旋转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使第一连接杆向下移动;第一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的螺纹层分离,第一连接杆带动落锤向下移动,破碎钒渣;破碎钒渣后,调节伸缩杆长度使伸缩杆伸长,伸缩杆通过调节杆带动落锤和第一连接杆向上移动;第三连接杆反方向旋转,第一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的螺纹层连接,第三连接杆带动落锤和第一连接杆向上移动,恢复步骤中的原始状态。本工艺能够更好的对钒渣进行破碎,并且在破碎时不需要人工操作提拉落锤,更便于长期使用,能进一步的提高破碎效率。提高破碎效率。提高破碎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大块钒渣处理的破碎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钒渣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大块钒渣处理的破碎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钒渣的处理是钒相关产品生产的首要工序,其主要任务是对钒渣进行破碎。钒渣破碎目前全世界无成熟工艺,现有的处理方式主要为:钒渣在运输过程中在渣罐中冷却降温结晶、在专用砸渣区倾倒出罐、采用落锤破渣或液压砸渣方式对刚出罐大块钒渣进行破碎、喷水冷却、集堆倒运、采用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球磨等生产设备将钒渣进行粉碎,并除去铁粒等杂质、进入球磨工序。
[0003]该破碎方式存在的主要难点及问题在于刚从渣罐倾倒出来的大块钒渣在落锤多为板坯或液压砸渣过程中效率低下;且产生的粉尘及噪音不满足工业卫生及环保要求;工人劳动强度高;占用场地空间大;反复砸渣导致设备故障频繁,生产成本高等诸多弊端。
[0004]根据实际状况统计,通常情况下从渣罐倒出的钒渣内部以红熔颗粒状为主,外部由固态壳体包覆。但由于每罐钒渣的成分不定,含铁量不一,且由炼钢运至钒渣破碎工位期间,钒渣的冷却时间不规律导致出现部分块状渣,体积通常在1~10m3不等,甚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大块钒渣处理的破碎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钒渣放置在破碎腔(1)内;步骤2破碎腔(1)内设置有落锤(3),落锤(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第一连接杆(2)的上端与第三连接杆(5)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杆(2)与第三连接杆(5)连接时,第三连接杆(5)能够使第一连接杆(2)上下移动,第一连接杆(2)与第三连接杆(5)分离时,第一连接杆(2)带动落锤(3)破碎钒渣;连接第一连接杆(2)与第三连接杆(5),第三连接杆(5)使第一连接杆(2)向下移动;步骤3分离第一连接杆(2)与第三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2)带动落锤(3)破碎钒渣;步骤4第一连接杆(2)上连接有调节杆(6),调节杆(6)的两端均位于破碎腔(1)内壁的调节腔(7)内,调节腔(7)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杆(8),第一连接杆(2)带动落锤(3)破碎钒渣后,使伸缩杆(8)伸长,伸缩杆(8)通过调节杆(6)带动落锤(3)和第一连接杆(2)向上移动,连接第一连接杆(2)与第三连接杆(5),第三连接杆(5)带动落锤(3)和第一连接杆(2)向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块钒渣处理的破碎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接杆(5)上设置有螺纹层,当第一连接杆(2)与第三连接杆(5)连接时,第一连接杆(2)与第三连接杆(5)通过螺纹连接,当第一连接杆(2)与第三连接杆(5)分离时,第一连接杆(2)的上端位于第三连接杆(5)的螺纹层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块钒渣处理的破碎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杆(2)的上端连接在第二连接杆(4)内,第三连接杆(5)的下端位于第二连接杆(4)内,第三连接杆(5)的下端与第二连接杆(4)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连接杆(2)能够在第二连接杆(4)内上下移动,第三连接杆(5)能够使第二连接杆(4)和第一连接杆(2)共同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大块钒渣处理的破碎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杆(4)的下端连接有连板(13),第一连接杆(2)的下端穿过连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应文周旭
申请(专利权)人:石棉蓝翔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