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2014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渗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背板,所述背板的一侧设有供水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读数平台,所述读数平台的中部设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下方设有联通机构,所述操作台的顶面设有多个土壤渗透仪,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泵供水代替人工供水,大大减少了因为水头较高需要登高供水而带来的危险,通过操作台的设置不再将土壤渗透仪放在地上操作,大大方便了试验人员的作业,通过读数台和台阶的设置大大方便了试验人员读取高处的数据,并且提高了安全性。并且提高了安全性。并且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渗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渗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渗透性是综合反映土体渗透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指标。渗透性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土体颗粒的形状、大小、有机质的含量和水的粘滞性等,在土壤水分平衡、灌溉、排水、土壤改良等研究中,经常需要进行测定。
[0003]在土壤的渗透性研究过程中,现有的检测设备通常都是将土壤渗透仪放在地上,将水头尺立在地面上,通过人工操作,进行供水,然后观察水头的读数。
[0004]在地上操作土壤渗透仪相当不方便,而且当渗透率较大时,由于水头设置相对较高,加水的位置也会值升高,水头处于较高的位置不便于读数,加水或者读数时稍有不慎就有失足摔落的情况发生,长期作业较为危险;传统的水管开关方式是使用止水夹将水管夹住,但长时间使用后的止水夹会稍有松弛,不能很好地夹紧软管,容易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渗透装置,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人工加水操作和读数操作不便、止水夹导致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渗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背板,所述背板的一侧设有供水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读数平台,所述读数平台的中部设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下方设有联通机构,所述操作台的顶面设有多个土壤渗透仪。
[0007]进一步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读数平台的中部一端,所述储水箱的输出端设于水泵的输入端,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套设连接于供水软管的一端,所述供水软管的另一端套设连接于上水箱的输入端,所述上水箱的底面设于多个水头单元的上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的输入端设有漏斗,所述漏斗设于所述操作台的下方。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水箱的一侧开设有上进水口,所述上进水口的外部套设连接于所述供水软管的另一端,所述上水箱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供水口,多个所述供水口分别套设连接于多个所述水头单元的上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水头单元包括水管固定座,所述水管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水管固定座的中部嵌设有透明水管,所述透明水管的上端套设连接所述供水口,所述透明水管的下端套设连接于所述联通机构的一端,所述透明水管的两侧、所述水管固定座的另一侧设有钢直尺。
[0011]进一步的,所述读数平台的一侧设有台阶,所述台阶设于所述底座的一端。
[0012]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的顶面四周设有挡水条,所述操作台的顶面一端开设有排
水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口设于所述漏斗的正上方。
[0014]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排水口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漏斗的直径。
[0015]进一步的,所述联通机构包括多个球阀,多个所述球阀均设于联通支架的一侧,所述联通支架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读数平台的中部一侧,多个所述球阀的输入端分别套设连接所述透明水管的下端,多个所述球阀的输出端分别套设链接渗透水管的一端,多个所述渗透水管的另一端分别套设连接于所述土壤渗透仪的输入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通过水泵供水代替人工供水,大大减少了因为水头较高需要登高供水而带来的危险,通过操作台的设置不再将土壤渗透仪放在地上操作,大大方便了试验人员的作业,通过读数台和台阶的设置大大方便了试验人员读取高处的数据,并且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A;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外观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外观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外观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供水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读数平台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操作台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联通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底座;2、背板;3、供水机构;31、储水箱;311、漏斗;32、水泵;33、供水软管;34、上水箱;341、上进水口;342、供水口;35、水头单元;351、水管固定座;352、透明水管;353、钢直尺;4、读数平台;41、台阶;5、操作台;51、挡水条;52、排水口;6、联通机构;61、球阀;62、联通支架;63、渗透水管;7、土壤渗透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0]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1

4,一种渗透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有背板
2,所述背板2的一侧设有供水机构3,所述底座1的顶面设有读数平台4,所述读数平台4的中部设有操作台5,所述操作台5的下方设有联通机构6,所述操作台5的顶面设有多个土壤渗透仪7。
[0031]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5,所述供水机构3包括储水箱31,所述储水箱31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读数平台4的中部一端,所述储水箱31的输出端设于水泵32的输入端,所述水泵32的输出端套设连接于供水软管33的一端,所述供水软管33的另一端套设连接于上水箱34的输入端,所述上水箱34的底面设于多个水头单元35的上端,此设计通过水泵32将储水箱31内的水送到上水箱34内从而给多个水头单元35供水。
[0032]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5,所述储水箱31的输入端设有漏斗311,所述漏斗311设于所述操作台5的下方,此设计通过漏斗311方便往储水箱31的内部加水。
[0033]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5,所述上水箱34的一侧开设有上进水口341,所述上进水口341的外部套设连接于所述供水软管33的另一端,所述上水箱34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供水口342,多个所述供水口342分别套设连接于多个所述水头单元35的上端。
[0034]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5,所述水头单元35包括水管固定座351,所述水管固定座351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2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透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有背板(2),所述背板(2)的一侧设有供水机构(3),所述底座(1)的顶面设有读数平台(4),所述读数平台(4)的中部设有操作台(5),所述操作台(5)的下方设有联通机构(6),所述操作台(5)的顶面设有多个土壤渗透仪(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机构(3)包括储水箱(31),所述储水箱(31)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读数平台(4)的中部一端,所述储水箱(31)的输出端设于水泵(32)的输入端,所述水泵(32)的输出端套设连接于供水软管(33)的一端,所述供水软管(33)的另一端套设连接于上水箱(34)的输入端,所述上水箱(34)的底面设于多个水头单元(35)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31)的输入端设有漏斗(311),所述漏斗(311)设于所述操作台(5)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箱(34)的一侧开设有上进水口(341),所述上进水口(341)的外部套设连接于所述供水软管(33)的另一端,所述上水箱(34)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供水口(342),多个所述供水口(342)分别套设连接于多个所述水头单元(35)的上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头单元(35)包括水管固定座(351),所述水管固定座(3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娅胡开翔方向芝杨朝明薛加有吴文杰何万兰苏中银唐泽立鲁紫珍杨忠南普秀翠张雍李俊赵振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