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鹭专利>正文

多功能转换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78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转换插头,其特征在于:其由绝缘本体(1)和绝缘本体(2)组成,在绝缘本体(1)的前端伸出有两个圆柱形的端子,在绝缘本体(1)后端设置有两个端子槽,在绝缘本体(2)的前端设有两个扁形的端子,在绝缘本体(2)的后端设有两个端子槽,所述绝缘本体(1)的端子插接在所述绝缘本体(2)的端子槽内或绝缘本体(2)的端子插接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端子槽内。(*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转换插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换插头。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各种电器类产品要接插电源,但是由于各种电器类产品的插头设计不完全相同,特别是目前各国电插头采用的标准不同,在不同国家所购买的电器常常不能方便的插接到电源上,这就给人们的购买和使用带来了麻烦,比如在出国旅游时携带的电器插头与电源插头标准不同,从而带来使用不便,目前出现的有转换插头,但一般是针对不同标准的转换,应用范围比较单一,同时插入端子的距离固定,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换方便,应用广泛的多功能转换插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转换插头,其由绝缘本体1和绝缘本体2组成,在绝缘本体1的前端伸出有两个圆柱形的端子,在绝缘本体1后端设置有两个端子槽,在绝缘本体2的前端设有两个扁形的端子,在绝缘本体2的后端设有两个端子槽,所述绝缘本体1的端子插接在所述绝缘本体2的端子槽内或绝缘本体2的端子插接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端子槽内。在绝缘本体2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在两侧的凹槽内分别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末端通过卡柱与所述绝缘本体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前端伸出,在所述绝缘本体1末端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条前端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的绝缘本体2的两个端子中间开设有凹槽,在所述该凹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一个L型连接片。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壳体,在壳体的前端开设有端子伸出孔,在所述壳体内的前部设置有两个端子固定座,在壳体内的后部设置有两个端子槽金属片,所述两个端子的前端自所述端子伸出孔伸出,其中端子与端子伸出孔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两个端子的末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端子固定座上并与所述的端子槽金属片上的触点接触,在两个端子固定座之间安装有压簧,两个端子固定座的外侧分别自开设在壳体同侧的开孔内伸出。所述绝缘本体2包括壳体,在壳体内的后部设有端子槽金属片,在所述壳体的前端开设有两个端子伸出孔,在所述端子伸出孔的孔壁上开有环形槽,在槽的一侧设有凸块,在所述两个扁形端子的后端设有端子座,在所述端子座上设有弧形凸沿,所述端子座安装在所述端子伸出孔内,所述弧形凸沿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在所述端子座的末端设有端子接触点,该端子接触点与所述端子槽金属片接触。在所述壳体内卡接有端子槽固定座,在端子槽固定座上固定有两个端子槽金属片,所述的端子槽金属片由上、下金属片和第三片金属片组成,所述上下两片金属片成一体结构并与第三片金属片固定,螺钉穿过所述端子槽固定座并将上下金属片固定在端子槽固定座的前端,所述第三片金属片位于所述端子槽固定座的后端,在所述第三片金属片上设有触点,所述触点的后端与所述端子接触点接触,所述触点的前端与所述螺钉的穿出点接触。所述的位于一侧凹槽内的连接条为圆柱形,位于另一侧凹槽内的连接条为扁平形。本技术的多功能转换插头,由绝缘本体1和绝缘本体2组成,在绝缘本体1的前端伸出有两个圆柱形的端子,在绝缘本体2的前端设有两个扁形的端子,在两个绝缘本体的后端都设有端子槽,在连接使用的时候,无论是圆形的电源插头还是扁形的电源插头,都可以通-->过本连接器进行转换,满足使用的需要;此外,在绝缘本体1的两个圆形端子由于在两个端子座之间设有压簧,通过按压两个端子座,从而可以调整两个端子的相对距离,以此来适应不同宽度的电源插头,另外,由于两个扁形端子的端子座可以转动,调整两个端子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适应端子槽不同角度的电源插头,来满足电源插头转换的需要,本技术结构紧凑,用途广泛,方便携带,是人们理想的电源插头转换工具。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绝缘本体1的上下盖打开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绝缘本体1俯视图;图4为技术的绝缘本体1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绝缘本体2的上下盖打开后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绝缘本体2俯视图;图7为技术的绝缘本体2左视图;图8为绝缘本体2的端子和端子座结构示意图;a为俯视图;b为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转换插头,其由绝缘本体1和绝缘本体2组成,在绝缘本体1的前端伸出有两个圆柱形的端子3和端子4,在绝缘本体1后端设置有两个端子槽5、6,在绝缘本体2的前端设有两个扁形的端子7、8,在绝缘本体2的后端设有两个端子槽9、10,绝缘本体1的端子3、4可以插接在绝缘本体2的端子槽9、10内,绝缘本体2的端子7、8也可以插接在绝缘本体1的端子槽7、8内。在绝缘本体2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30、31,在绝缘本体2的凹槽30内设有扁形连接条32,在凹槽31内设有圆形连接条33,-->连接条32、33的末端通过卡柱与绝缘本体2活动连接,连接条32、33的前端伸出,在绝缘本体1末端的两侧设置有与连接条32、33前端相适配的凹槽34、35。绝缘本体2插接在绝缘本体1内时,拨动连接条32、33,将绝缘本体2和绝缘本体1结合在一起,需要将绝缘本体1和绝缘本体2分开时,需要先拨动连接条32、33,将二者分开。如图2-4所示,绝缘本体1包括壳体11,壳体11由对应卡合的上盖40和下盖41组成,端子3、4分别自开设在壳体11前端的端子伸出孔伸出,其中端子3、4与端子伸出孔之间存在间隙,在壳体1内的前部分别设置有两个端子固定座12、13,在壳体11内的后部设置有两个端子槽金属片14、15,两个端子3、4的末端分别固定在端子固定座12、13上并分别与端子槽金属片14、15上的触点接触,在两个端子固定座12、13之间安装有压簧16,两个端子固定座12、13的外侧分别自开设在壳体11同侧的开孔内伸出。这样,压动伸出在壳体11两侧的端子固定座12、13,由于两个端子3、4与各自的端子伸出孔之间存在间隙,在两个端子固定座压簧16的作用下,就可以调整两个端子3、4之间的距离。如图5-8所示,绝缘本体2包括壳体17,壳体17由对应卡合的上盖42和下盖43组成,绝缘本体2的壳体17的两个端子中间开设有凹槽36,在凹槽36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一个L型连接片29。拨动连接片29,可以使连接片29与端子7、8组成三个端子头,拨动连接片29,将其与壳体17贴合,则端子7、8为三个端子头,这种方式,可以满足不同接线板的需要。在壳体17内卡接有端子槽固定座18,在端子槽固定座18上固定有两个端子槽金属片19、20,端子槽金属19和20分别是由上金属片21、下金属片(图中未标出)和第三片金属片23组成,上下两片金属片成一体结构并与第三片金属片23固定,螺钉22穿过端子槽固定座18并将上下金属片21、22固定在端子槽固定座18的前端,第三片金-->属片23位于端子槽固定座18的后端,在第三片金属片23上设有触点24,触点24的后端与螺钉22的穿出点接触。在壳体17的前端开设有两个端子伸出孔25、26,端子7、8自两个端子伸出孔25、26伸出,在端子伸出孔25、26的孔壁上开有环形槽,在环形槽的一侧设有凸块,在端子7、8的后端分别设有两个端子座27,在端子座27上设有弧形凸沿28,两个端子座27分别安装在端子伸出孔25、26内,弧形凸沿28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在端子座27的末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转换插头,其特征在于:其由绝缘本体(1)和绝缘本体(2)组成,在绝缘本体(1)的前端伸出有两个圆柱形的端子,在绝缘本体(1)后端设置有两个端子槽,在绝缘本体(2)的前端设有两个扁形的端子,在绝缘本体(2)的后端设有两个端子槽,所述绝缘本体(1)的端子插接在所述绝缘本体(2)的端子槽内或绝缘本体(2)的端子插接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端子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转换插头,其特征在于:在绝缘本体(2)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在两侧的凹槽内分别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末端通过卡柱与所述绝缘本体(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前端伸出,在所述绝缘本体(1)末端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条前端相适配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转换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本体(2)的两个端子中间开设有凹槽,在所述该凹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一个L型连接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转换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壳体,在壳体的前端开设有端子伸出孔,在所述壳体内的前部设置有两个端子固定座,在壳体内的后部设置有两个端子槽金属片,所述两个端子的前端自所述端子伸出孔伸出,其中端子与端子伸出孔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两个端子的末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端子固定座上并与所述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鹭
申请(专利权)人:梁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