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摄像安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151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摄像安防装置,涉及车载安防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遮板与摄像头,第二齿条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传动杆的下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刷,第一齿轮的背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固定块的内部插接有顶块,摄像头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齿轮、第二齿条、滚刷、导杆、导槽、滑动杆、传动杆、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该机构可实现对镜头进行自动扫刷,并将灰尘等杂质扫除清理,避免对拍摄记录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设置固定槽、螺栓、螺母、顶块、固定块与弹簧,该机构可使得后期对摄像头的拆卸更加的方便快捷,方便后期对其进行检修或更换,便于使用。于使用。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摄像安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安防
,具体为一种车载摄像安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载摄像头能非常实时的呈现视频和音频的功能为我们交通事故个处理和定位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让我们的财产和人生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为交通事故的分析、判定提供可靠的凭证,方便驾乘人员查看车内情况,为车内乘客纠纷、失物查找、防劫防盗等问题的发生提供处理依据,提供车厢内外环境的监控,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保障。同时车载摄像头内的内存卡也可以作为事故发生后的唯一“黑匣子”,因此越来越多的厢式货车开始安装车载摄像头。
[0003]目前,现有的车载摄像安防装置的摄像头由于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久而久之镜头上会粘附上灰尘等杂质,再加上摄像头安装位置较高,致使不便于对镜头进行清理,对摄像头的拍摄记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摄像头一般都是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致使对摄像头进行拆卸检修时较为困难,比较费时费力,因此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现有的车载摄像安防装置存在摄像头镜头上的灰尘不便于清理以及摄像头不便于拆卸检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摄像安防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载摄像安防装置,包括固定架、遮板与摄像头,所述遮板的上表面抵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下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刷,所述滚刷抵接于摄像头的正面,所述滚刷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背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内部开设有导槽,所述滚刷贯穿导槽,所述固定架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插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摄像头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螺栓,其中一个所述螺栓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
[0008]可选的,所述遮板固定连接于摄像头的上方,所述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端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滑动杆抵接于遮板的上表面,所述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第二齿条插接于导轨的内部,所述滑动杆贯穿导轨。
[0010]可选的,所述传动杆设置于摄像头的外侧,所述摄像头的外表面与第一齿条固定
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导杆的外侧。
[0011]可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架的形状为U型,所述固定架套接于摄像头的下部,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置于固定块的内部。
[0012]可选的,所述固定槽的形状为L型,所述螺栓插接于固定槽的内部,所述螺母抵接于固定架的外表面。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摄像安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车载摄像安防装置,通过设置第二齿轮、第二齿条、滚刷、导杆、导槽、滑动杆、传动杆、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转动可通过第二齿条与滑动杆带动传动杆的上端向前滑动,并带动滚刷向下滑动并转动,第二齿轮反向转动时又可带动向上滑动并转动,从而对摄像头的镜头转动扫刷,该机构可实现对镜头进行自动扫刷,并将灰尘等杂质扫除清理,避免对拍摄记录造成一定的影响;
[0016]2、该车载摄像安防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槽、螺栓、螺母、顶块、固定块与弹簧,弹簧的弹力可通过顶块给摄像头一个向上的推力,并将螺栓顶紧在固定槽的上侧,从而将摄像头固定,而且用力向下按动摄像头使螺栓脱离固定槽的上侧,然后再向前拉动摄像头即可将其从固定架上卸下,该机构可使得后期对摄像头的拆卸更加的方便快捷,方便后期对其进行检修或更换,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固定架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正视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固定架;2、固定槽;3、螺栓;4、螺母;5、第一齿条;6、第一齿轮;7、传动杆;8、遮板;9、滑动杆;10、导轨;11、电动马达;12、第二齿轮;13、第二齿条;14、滚刷;15、导杆;16、导槽;17、摄像头;18、顶块;19、固定块;20、安装孔;2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载摄像安防装置,包括固定架1、遮板8与摄像头17,遮板8的上表面抵接有第二齿条13,第二齿条13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2,遮板8固定连接于摄像头17的上方,遮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马达11,电动马达11的输出端与第二齿轮12固定连接,第二齿条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9,滑动杆9抵接于遮板8的上表面,遮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轨10,第二齿条13插接于导轨10的内部,滑动杆9贯穿导轨10,滑动杆9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7,传动杆7的下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刷14,滚刷14抵接于摄像头17的正面,滚刷1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第一齿轮6的背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
5,第一齿条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杆15,导杆15的内部开设有导槽16,传动杆7设置于摄像头17的外侧,摄像头17的外表面与第一齿条5固定连接,第一齿轮6设置于导杆15的外侧,滚刷14贯穿导槽16,固定架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固定块19的内部插接有顶块18,顶块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21,固定架1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2,摄像头17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螺栓3,其中一个螺栓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4,固定架1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20,固定架1的形状为U型,固定架1套接于摄像头17的下部,弹簧21的下端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弹簧21设置于固定块19的内部,固定槽2的形状为L型,螺栓3插接于固定槽2的内部,螺母4抵接于固定架1的外表面。
[0024]使用时,电动马达11的输出端可带动第二齿轮12进行正向或反向转动,第二齿轮12正向转动时可带动第二齿条13与滑动杆9沿着导轨10向前滑动,并带动传动杆7的上端向前滑动,从而通过传动杆7的下端带动滚刷14与第一齿轮6沿着导槽16向下滑动,与此同时在第一齿条5的作用下可通过第一齿轮6带动滚刷14转动,第二齿轮12反向转动时又可带动向上滑动并转动,进而对摄像头17的镜头转动扫刷,该机构可实现对镜头进行自动扫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摄像安防装置,包括固定架(1)、遮板(8)与摄像头(17),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8)的上表面抵接有第二齿条(13),所述第二齿条(13)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条(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9),所述滑动杆(9)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7),所述传动杆(7)的下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刷(14),所述滚刷(14)抵接于摄像头(17)的正面,所述滚刷(1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的背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5),所述第一齿条(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杆(15),所述导杆(15)的内部开设有导槽(16),所述滚刷(14)贯穿导槽(16),所述固定架(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的内部插接有顶块(18),所述顶块(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21),所述固定架(1)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2),所述摄像头(17)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螺栓(3),其中一个所述螺栓(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摄像安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8)固定连接于摄像头(17)的上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豫罗鑫席俊桥孙雪洪玉金徐付晓屈久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高新区华鑫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