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春清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医用刮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49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医用刮痧器,包括床、竖移机构、并联机构、执行机构;床前端设有让位孔和头枕可供患者仰卧和俯卧,立柱安装于床右侧并可纵向移动,横臂与立柱构成移动副,电机架与横臂紧固连接,蜗杆与电机架转动连接,并与第二齿条构成蜗杆齿条传动,竖移电机与电机架紧固连接并通过同步带驱动蜗杆的转动,从而实现横臂的升降和定位,具有四个自由度的并联机构由横臂、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移动板构成,其中横臂是静平台,移动板是动平台,执行机构中的执行板通过导向柱与移动板连接,两者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执行板前端设置有摄像头,后端设有润滑液喷嘴,第五电机与执行板固定连接,刮板与第五电机输出轴紧固连接。刮板与第五电机输出轴紧固连接。刮板与第五电机输出轴紧固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医用刮痧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刮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医用刮痧器。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刮痧疗法是在古代刮痧基础上治疗范围更为广泛的一种自然疗法,是中医非药物疗 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中医外治法范畴,与针灸、按摩、拔罐一并列入中医临床适宜推广 技术,已广泛应用;刮痧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 于内、外、妇、儿等多种病症。其作为一种兼具保健与治疗双重功效的自然疗法,在追求回 归自然的国际医学大环境下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0003]刮痧疗法是以中医十二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上刮拭,使部分毛 细血管扩张破裂并使组织形成局部充血,从而身体启动自体溶血功能,自体溶血是一个缓和 的良性弱刺激过程,不但可以刺激免疫机能使其得到调整,还可以通过末梢神经系作用于大 脑皮层,继而起到调节内分泌系统平衡的作用,使血流及淋巴液流动增快,加强局部新陈代 谢,增加全身抵抗力,促进身体康复;在实际操作中,刮痧疗法必须由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 的医师进行一对一操作,通过手指夹持并按压刮板反复刮拭皮肤,长时间操作后医师的双手 极易产生疲累,不仅效率低,还会耗费较多时间成本,不利于刮痧疗法的广泛普及;因此, 研制一种智能医用刮痧器来完成专业医师在刮痧疗法中的工作,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治疗成 本,提高刮痧效率,还能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中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效果好的 医疗刮痧器。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医用刮痧器,包括床、竖移机构、并联机构、执行 机构。
[0006]作为优选,床上侧设有床板,床板前端设有让位孔和头枕可供患者仰卧和俯卧,立柱安 装于床右侧并构成移动副,纵移电机安装于立柱下端并可驱动立柱的纵向移动。
[0007]作为优选,竖移机构中的第二齿条安装于立柱上端,横臂与立柱构成移动副,电机架与 横臂紧固连接,蜗杆与电机架转动连接,并与第二齿条构成蜗杆齿条传动,竖移电机与电机 架紧固连接并通过同步带驱动蜗杆的转动,从而实现横臂的升降和定位。
[0008]作为优选,并联机构由横臂、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移动板构成,其中横臂 是静平台,移动板是动平台,第一电机可驱动第一支臂的伸缩,第二电机可驱动第二支臂的 伸缩,第三电机可驱动第三支臂的伸缩,第四电机可驱动第三支臂的摆动,从而使并联机构 具有四个自由度。
[0009]作为优选,执行机构中的执行板通过导向柱与移动板连接,两者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执行板前端设置有摄像头,后端设有润滑液喷嘴,第五电机与执行板固定连接,刮
板与第五 电机输出轴紧固连接。
[0010]作为优选,刮痧器可由上位机进行控制,将患者病情参数输入上位机后,上位机可自动 制定适合患者的刮痧方案,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
[0011]作为优选,压力传感器的数量为三个,并且成三角形布置。
[0012]作为优选,压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刮板对患者的压力,不仅能获得较好的刮痧效果,也 能防止刮板压力过大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0013]作为优选,润滑液可根据需要经由喷嘴喷洒到患者皮肤上,并可由刮板涂抹均匀。
[0014]作为优选,摄像头可采集患者身体图像信息并进行视觉定位,经上位机处理后可得到患 者各穴道的空间位置。
[0015]作为优选,第五电机可根据刮痧时的需要实时改变刮板的方向。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患者可由刮痧器进行刮痧治疗,不再需要专业医师进行一对一的 操作,节省了医务资源,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成本,提高了刮痧效率;

并联机构具有四个自 由度,第五电机又可驱动刮板的转动,从而刮板具有五个自由度,丰富的自由度可使刮板具 有极高的灵活度,进而可使刮痧器能够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喷嘴可将润滑液喷洒至患者 皮肤上,并由刮板涂抹均匀,自动化程度高;

摄像头可采集患者体型数据,经由上位机处 理后可得到患者穴位的空间坐标,进而根据穴位对患者进行刮痧治疗,智能化程度高;

执 行板与移动板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刮板对皮肤的压力,从而可根据需要实时 调整刮板压力,进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防止压力过大对患者造成伤害;

横臂 的上下运动由蜗杆齿条结构进行传动,蜗杆齿条结构具有传动比大、传动稳定和位置自锁的 特点,不仅结构紧凑还能使横臂在任意位置悬停,不会自发向下溜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 可靠性;

立柱设置于床一侧,可为患者上下床提供较大空间,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体 验。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并联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动平台位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横臂竖移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号:1床、1.1让位孔、1.2第一齿条、2立柱、3第一臂、4横臂、5第二臂、6 第三臂、7摄像头、8头枕、9齿轮、10纵移电机、11第一电机、12第一滑块、13第一转架、 14第一丝杠、15移动板、15.1第一转耳、15.2第二转耳、15.3球窝、16刮板、17第五电 机、18第二转架、19第二滑块、20第二丝杠、21第二电机、22第三电机、23第三丝杠、24 第三滑块、25第四电机、26第三转架、27压力传感器、28执行板、28.1导向柱、28.2传感 器安装位、29蜗杆、30同步带、31第二齿条、32竖移电机、33电机架、34喷嘴、35螺旋 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 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块分别与第三臂6内侧的两个导轨配合安装,从而第三滑块24可在第三臂6内侧上下移动, 第三丝杠23转动安装于第三臂6内侧,第三丝杠23上端与第三电机22的输出轴同轴紧固连 接,第三滑块24内部设有丝杠螺纹孔,第三丝杠23穿过丝杠螺纹孔并与第三滑块24构成丝 杠传动结构,从而第三电机22可驱动第三滑块24在第三臂6上的移动和定位,第三滑块24 横向设置有短轴,短轴与第三转架26前端转动连接,第三转架26后端与横臂4前端转动连 接,横臂4前端设有空位,第四电机25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横臂4前端的空位内,并且第三 转架26后端与第四电机25的输出轴同轴紧固连接。
[0030]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移动板15左侧设有第一转耳15.1,右侧设置有第二转耳15.2, 前侧设置有球窝15.3,下侧设置有三个传感器安装位,移动板15内部还设置有四个导向孔, 所述的执行板28上侧设有四个导向柱28.1和三个传感器安装位2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医用刮痧器,包括床、竖移机构、并联机构、执行机构;所述的床上侧设有床板,床板前端设有让位孔和头枕可供患者仰卧和俯卧,立柱安装于床右侧并构成移动副,纵移电机安装于立柱下端并可驱动立柱的纵向移动;所述的竖移机构中的第二齿条安装于立柱上端,横臂与立柱构成移动副,电机架与横臂紧固连接,蜗杆与电机架转动连接,并与第二齿条构成蜗杆齿条传动,竖移电机与电机架紧固连接并通过同步带驱动蜗杆的转动,从而实现横臂的升降和定位;所述的并联机构由横臂、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移动板构成,其中横臂是静平台,移动板是动平台,第一电机可驱动第一支臂的伸缩,第二电机可驱动第二支臂的伸缩,第三电机可驱动第三支臂的伸缩,第四电机可驱动第三支臂的摆动,从而使并联机构具有四个自由度;所述执行机构中的执行板通过导向柱与移动板连接,两者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执行板前端设置有摄像头,后端设有润滑液喷嘴,第五电机与执行板固定连接,刮板与第五电机输出轴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春清
申请(专利权)人:杜春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