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血管精准止血的施夹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23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血管精准止血的施夹钳,包括钳头、施夹钳管和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安装在所述施夹钳管右侧顶端;所述钳头安装在所述施夹钳管左侧顶端;所述施夹钳管内安装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左、右两端分别与钳头和手柄组件连接,通过操作手柄组件用以带动钳头进行开合运动;所述钳头设有上钳头和下钳头;所述上钳头前端设有摄像头,用于查看血管出血口;所述手柄组件顶端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观察出血口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功能齐全,操作简单,能够快速精准的找到出血口,同时通过钳头将出血口堵住,提升手术效率,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血管精准止血的施夹钳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血管精准止血的施夹钳。

技术介绍

[0002]在外科手术中,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它具有切口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欢迎,也成为现代外科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手术过程中,时间是分秒必争的,目前的医疗器械都是以节省医生手术时间、降低医生疲劳度为目标。而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施夹钳进入患者体内手术部位时,需要扣动施夹钳活动扳机至半行程使得钳口呈半合拢状态,目的是使钳口外径小于外管壳直径,达到手术部位后,医生需要稍微松开施夹钳活动扳机,使钳口张开,当调整好角度后,将通过握紧施夹钳的活动手柄,扣动活动扳机,使手柄和活动扳机闭合到适当位置,从而使钳头完成闭合。在扣动活动扳机的过程中,活动手柄顶紧于医生呈半握拳状的手掌内侧,即手掌内侧为活动扳机扣动提供受力点。现有的施夹钳,其活动手柄往往为细条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是由于细条状的手柄与手掌内侧的接触面较小而导致手柄易在手掌内侧发生位移,即造成在施夹的过程中医生对施夹钳的捏握不稳定,影响施夹的准确性;二是细条状的手柄对手掌的压力较为集中,医生在长时间操作施夹钳时,手掌内侧肌肉易因集中压力产生疲劳、压痛,不利于提高医生手术的舒适度。
[0003]因此原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血管精准止血的施夹钳,解决的上述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血管精准止血的施夹钳,包括钳头1、施夹钳管2和手柄组件3;所述手柄组件3安装在所述施夹钳管2右侧顶端;所述钳头1安装在所述施夹钳管2左侧顶端;所述施夹钳管2内安装金属丝4,所述金属丝4左侧与所述钳头1连接,所述金属丝4右侧与所述手柄组件3连接;所述钳头1 设有上钳头11和下钳头12;所述上钳头11前端设有摄像头15,所述摄像头15与所述上钳头11垂直连接;所述手柄组件3顶端设有显示屏31,所述显示屏31与所述手柄组件3垂直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钳头1呈V字形,设有上钳头11、下钳头12、第一夹臂13、第二夹臂14;所述第一夹臂13与所述施夹钳管2上壁重合连接,所述第二夹臂14与所述施夹钳管2下壁重合连接,所述上钳头11与所述第一夹臂13左侧顶端重合连接,所述下钳头12与所述第二夹臂14 左侧顶端重合连接;所述上钳头11顶端设有摄像头15,所述摄像头15 与所述上钳头11垂直连接。
[0007]通过第一夹臂13控制上钳头11工作,通过第二夹臂14控制下钳头 12工作,通过在上钳头11顶端设置摄像头15,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血管出血口位置。
[0008]优选的,所述上钳头11末端设有第一防滑齿16,所述下钳头12 左侧上表面设有第
二防滑齿17,所述第一防滑齿16与所述第二防滑齿17为立体凹凸设计的防滑齿。
[0009]通过凹凸设计的第一防滑齿16与第二防滑齿17,使血管不会向任何方向滑动,有助于医生安全、迅速的封扎血管出血口。
[0010]优选的,所述手柄组件3包括活动扳机32、固定手柄33和转动控制机构34,所述活动扳机32与固定手柄3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控制机构34设置于靠近活动扳机32的施夹钳管2右侧下端;所述固定手柄33 的外侧设置有手柄托垫35;所述活动扳机32内侧及手柄托垫35外侧,均涂覆有抑菌防滑硅胶层36。
[0011]通过活动扳机32使转动控制机构34进行工作,活动扳机32向上搬动使转动控制机构34带动钳头1闭合,活动扳机32向上搬动的动作恢复到静止状态,使转动控制机构34带动钳头1开合,通过在活动扳机 32内侧及手柄托垫35外侧,涂覆有抑菌防滑硅胶层36,使医生在使用施夹钳手术时,防止手汗和细菌对患者感染,造成二次伤害。
[0012]优选的,所述手柄托垫35整体呈弧形片,与所述固定手柄33外侧弧形曲线相固定贴合。
[0013]通过在固定手柄33处设置手柄托垫35,保证了使用时医生对施夹钳捏握的温度性,也提高了医生使用时的舒适度。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在钳头顶端设置摄像头能快速准确找到出血口,凹凸设计的防滑齿使钳头夹住血管时不会向任何方向滑动,通过在活动扳机内侧及手柄托垫外侧,涂覆有抑菌防滑硅胶层,使医生在使用施夹钳手术时,防止手汗和细菌对患者感染,造成二次伤害;本技术功能齐全,操作简单,能够快速精准的找到出血口,同时通过钳头将出血口堵住,提升手术效率,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总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钳头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手柄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以上附图所示:钳头1、施夹钳管2、手柄组件3、金属丝4、上钳头11、下钳头12、第一夹臂13、第二夹臂14、摄像头15、第一防滑齿16、第二防滑齿17、显示屏31、活动扳机32、固定手柄33、转动控制机构34、手柄托垫35、抑菌防滑硅胶层36。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血管精准止血的施夹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1、施夹钳管2和手柄组件3;所述手柄组件3安装在所述施夹钳管2右侧顶端;所述钳头1安装在所述施夹钳管2左侧顶端;所述施夹钳管2内安装金属丝4,所述金属丝4左侧与所述钳头1连接,所述金属丝4右侧与所述手柄组件3连接;所述钳头1 设有上钳头11和下钳头12;所述上钳头11前端设有摄像头15,所述摄像头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血管精准止血的施夹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施夹钳管和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安装在所述施夹钳管右侧顶端;所述钳头安装在所述施夹钳管左侧顶端;所述施夹钳管内安装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左侧与所述钳头连接,所述金属丝右侧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所述钳头设有上钳头和下钳头;所述上钳头前端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上钳头垂直连接;所述手柄组件顶端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手柄组件垂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精准止血的施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呈V字形,设有上钳头、下钳头、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施夹钳管上臂重合连接,所述第二夹臂与所述施夹钳管下臂重合连接,所述上钳头与所述第一夹臂左侧顶端重合连接,所述下钳头与所述第二夹臂左侧顶端重合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益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