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121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和固定件,固定件固定于一风扇装置的出风口处,雾化组件固定于固定件靠近风扇装置的一侧;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喷嘴、进水管和进气管,雾化喷嘴开设有进水口、进气口和喷雾口;进水管一端连通进水口,进水管另一端连通用于向进水管泵入水流的供水装置;进气管一端连通进气口,进气管另一端连通用于向进气管泵入高压气流的供气装置;雾化喷嘴朝向背离风扇装置的一侧,固定件上开设有喷雾口和若干通风口,雾化喷嘴贯穿喷雾口并伸出至固定件的外部,若干通风口均匀分布于喷雾口的周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扩大了喷雾范围,提升了风扇装置对空气的冷却效果。扇装置对空气的冷却效果。扇装置对空气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雾化冷却风扇是一种由雾化装置和风扇两部分组合而成的冷却风扇,雾化装置的目的是使水雾化后由风扇吹出而扩散到空气中,又在空气中迅速蒸发,带走空气中的热量而达到冷却的效果。但是目前现有的雾化冷却风扇中的雾化装置的结构复杂,且喷雾范围不够大,喷雾效果不佳,无法达到很好的喷雾效果,导致对空气的冷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装置,用于扩大喷雾范围,提升风扇装置对空气的冷却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均匀于一风扇装置的出风口处,所述雾化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风扇装置的一侧;
[0005]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喷嘴、进水管和进气管,所述雾化喷嘴开设有进水口和进气口;
[0006]所述进水管一端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连通用于向所述进水管泵入水流的供水装置;所述进气管一端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管另一端连通用于向所述进气管泵入高压气流的供气装置;
[0007]所述雾化喷嘴朝向背离所述风扇装置的一侧,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喷雾口和若干通风口,所述雾化喷嘴贯穿所述喷雾口并伸出至所述固定件的外部,若干所述通风口均匀分布于所述喷雾口的周围。
[0008]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口设置有四个,分别为第一通风口、第二通风口、第三通风口和第四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位于所述喷雾口的上端,所述第二通风口位于所述喷雾口的下端,所述第三通风口位于所述喷雾口的左端,所述第四通风口位于所述喷雾口的右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支撑板和两块侧板,所述支撑板呈放射状均匀固定于所述风扇装置的出风口处,两块所述侧板垂直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雾化组件固定于两块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的槽口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和两块所述侧板均由金属铁制作而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供水装置为水泵。
[0012]进一步地,所述供气装置为气泵。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在固定件上开设若干个通风口,使得风扇装置朝向固定件吹风时,风能从各通风口吹出,使得雾化喷嘴的喷雾口喷出的水雾能够被进一步吹散,增大了雾化面积,扩大了喷雾范围,提升了风扇装置对空气的冷却效果;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
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安装于风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雾化组件;11、雾化喷嘴;12、进水管;13、进气管;14、进水口;15、进气口;16、喷雾口;2、固定件;21、支撑板;22、侧板;23、第一通风口;24、第二通风口;25、第三通风口;26、第四通风口;3、风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1和固定件2,固定件2固定于一风扇装置3的出风口处,雾化组件1固定于固定件2靠近风扇装置3的一侧;
[0021]雾化组件1包括雾化喷嘴11、进水管12和进气管13,雾化喷嘴11开设有进水口14和进气口15;
[0022]进水管12一端连通进水口14,进水管12另一端连通用于向进水管12泵入水流的供水装置;进气管13一端连通进气口15,进气管13另一端连通用于向进气管13泵入高压气流的供气装置;
[0023]雾化喷嘴11朝向背离风扇装置3的一侧,固定件2上开设有喷雾口16和若干通风口,雾化喷嘴11贯穿喷雾口16并伸出至固定件2的外部,若干通风口均匀分布于喷雾口16的周围。
[0024]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固定件2上开设若干个通风口,使得风扇装置3朝向固定件2吹风时,风能从各通风口吹出,使得雾化喷嘴11的喷雾口16喷出的水雾能够被进一步吹散,增大了雾化面积,扩大了喷雾范围,提升了风扇装置3对空气的冷却效果;同时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利于推广。
[0025]优选的,通风口设置有四个,分别为第一通风口23、第二通风口24、第三通风口25和第四通风口26,第一通风口23位于喷雾口16的上端,第二通风口24位于喷雾口16的下端,第三通风口25位于喷雾口16的左端,第四通风口26位于喷雾口16的右端。
[0026]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通风口的四周分别设置第一通风口23、第二通风口24、第三通风口25和第四通风口26,使得风扇装置3吹出的风能够从第一通风口23、第二通风口24、第三通风口25和第四通风口26中吹出,进而将雾化喷嘴11中吹出的水雾进一步吹散,从而增大了雾化面积。
[0027]优选的,固定件2包括支撑板21和两块侧板22,支撑板21呈放射状均匀固定于风扇装置3的出风口处,两块侧板22垂直固定于支撑板21的两侧,雾化组件1固定于两块侧板22与支撑板21之间形成的槽口内。
[0028]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雾化组件1设置有五个,五个支撑板21呈放射状均匀固定于风扇装置3的出风口处,通过设置多个雾化组件1,进一步提升了水雾的喷出量,进而保证了雾化效果。两块侧板22与支撑板21形成的凹槽用于放置雾化组件1,提升雾化组件1的结构稳定性。
[0029]优选的,支撑板21和两块侧板22均由金属铁制作而成。通过使用金属铁制作支撑板21和两块侧板22,有效提升了支撑板21和两块侧板22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了本技术方案的耐用性。
[0030]优选的,供水装置为水泵。
[0031]优选的,供气装置为气泵。
[0032]工作原理:
[0033]当风扇装置3启动后,供水装置通过进水管12朝雾化喷嘴11内泵入水流,同时供气装置通过进气管13朝雾化喷嘴11内泵入高压气流,高压气流和水流在雾化喷嘴11内部腔体内混合,并通过雾化喷嘴11的喷雾口16喷出形成水雾。风扇装置3吹出的风通过固定件2上的通风口吹出,进一步吹散喷雾口16吹出的水雾,使得水雾的雾化面积变大,进而扩大了雾化范围,提升了风扇装置3对空气的冷却效果。
[0034]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组件(1)和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固定于一风扇装置(3)的出风口处,所述雾化组件(1)固定于所述固定件(2)靠近所述风扇装置(3)的一侧;所述雾化组件(1)包括雾化喷嘴(11)、进水管(12)和进气管(13),所述雾化喷嘴(11)开设有进水口(14)和进气口(15);所述进水管(12)一端连通所述进水口(14),所述进水管(12)另一端连通用于向所述进水管(12)泵入水流的供水装置;所述进气管(13)一端连通所述进气口(15),所述进气管(13)另一端连通用于向所述进气管(13)泵入高压气流的供气装置;所述雾化喷嘴(11)朝向背离所述风扇装置(3)的一侧,所述固定件(2)上开设有喷雾口(27)和若干通风口,所述雾化喷嘴(11)贯穿所述喷雾口(27)并伸出至所述固定件(2)的外部,若干所述通风口均匀分布于所述喷雾口(27)的周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设置有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丰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