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转接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121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转接头,适用于组装在一个行动资讯处理装置与一条电源线的输出端间,该转接头包含一个用以和电源线电连接的输入端子件,及一个用以和处理装置电连接的输出端子件,该输入端子件包括一个可拆离地电连接套设于电源线的一个负极导体外的圆管状负极套管,及一个与负极套管绝缘地设置于负极套管内而可与电源线的一个正极导体电连接的柱状正极柱体,该输出端子件是固设于输入端子件上并可拆离地电连接插装于所述行动资讯处理装置上,而将电源线的电力传送至行动资讯处理装置,透过该输入端子件的结构设计,使得转接头与电源线的组接,无正、负极方向性的问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转接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接头,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转接头。
技术介绍
随着资讯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行动资讯处理装置已是日常生活中相当常见的资讯用品,例如笔记本电脑或PDA等,但是这种类型的处理装置大多是借由电池或外接市电插座来获得所需的电源,而在利用市电方面,都是先透过一条具有变压功能的电源线,将市电转换成预定大小的直流电后再输出至处理装置,但是因各处理装置的制造厂对于处理装置用以外接电源的电源插孔外形设计都不一样,使得各家出产的电源线无法互相适用。如图1所示,有鉴于此,有业者针对各种处理装置(图未示)电源插孔规格,设计出多种转接头11,并配合转接头11设计出一个可与转接头11电连接的电源线12,可依处理装置电源插孔(图未示)规格,更换相对应转接头11。转接头11用以和电源线12组接的一端部,都具有二个间隔平行且分别代表正、负极的插接柱111、112,而电源线12的输出端也对应设计成具有二个分别代表正、负极的插孔121、122,由于插孔121、122与插接柱111、112都分别代表电源的正、负极的设计,使得转接头11与电源线12组接时具有正、负极的方向性,所以很容易因正、负极对接错误,而造成输出至处理装置的电源异常,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具方向性,可避免正、负极对接-->错误的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转接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转接头,适用于组装在一个行动资讯处理装置与一条电源线的输出端间,且该电源线输出端具有一个中空圆管状负极导体,及一个与负极导体绝缘地固设于负极导体内周缘的正极导体。该转接头包含一个用以和电源线电连接的输入端子件,及一个用以和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电连接的输出端子件。该输入端子件包括一个可拆离地电连接套设于所述负极导体外并可相对负极导体转动的中空圆管状负极套管,及一个与负极套管绝缘地设置于负极套管内而可与所述正极导体电连接的柱状正极柱体。该输出端子件是固设于该输入端子件上,且和负极套管及正极柱体电连接,并可拆离地电连接插装于所述行动资讯处理装置上,而将电源线的电力传送至行动资讯处理装置。所述的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转接头,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端子件的负极套管具有一个管状本体部,及一个突设于本体部内周面且与正极柱体间隔相向的弹性顶抵部,且当该负极套管电连接套设于电源线的负极导体外时,该顶抵部会弹性顶抵于负极导体外周面,并迫使负极导体带动正极导体电连接靠抵于正极柱体外表面。所述的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转接头,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端子件与该输出端子件是呈L字型排列地电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的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转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转接头还包含一个包覆套固于该输入端子件与该输出端子件外而使该输入端子件与该输出端子件相对定位的绝缘壳体。综观上述,透过该转接头的输入端子件的结构设计,使得转接头与对应制造的电源线输出端可直接组接,不会有现有转接头与电源线组接时的正、负极方向性问题存在。且制造时,厂商只需配合各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插孔外形,而改变用以和输入端子件组接的输出端子件的结构外形,便可对应制造出各种规格的转接头,且转接头与电源线的组接不会存在方向性问题,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进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转接头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转接头的一实施例与一条电源线搭配使用的立体图;图3是该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一个绝缘壳体已移除;图4是该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说明一个输入端子件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4所示,本技术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转接头的实施例,适用于电连接组装在一个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插孔(图未示)与一条电源线2间,该电源线2用以和转接头3组接的一端部具有一个中空圆管状负极导体21,及一个与负极导体21绝缘地邻设于负极导体21内周缘的正极导体22。该转接头3包含一个用以和电源线2组接的输入端子件31、一个与输入端子件31电连接而用以和处理装置的电源插孔电连接的输出端子件32,及一个包覆于端子件31、32外而使端子件31、32相对定位的绝缘壳体33。该输入端子件31包括一个中空圆管状负极套管311,及一个与负极套管311绝缘地同轴设置于负极套管311中的柱状正极柱体314,且该负极套管311与正极柱体314都是由具高导电性材料制成。该负极套管311具有一个环绕于正极柱体314外的管状本体部312,及一个弹性突设于本体部312内周面且与正极柱体314间隔相向的顶抵部313。该输出端子件32包括一个与负极套管311电连接的输出负极321,及一个与输出负极321绝缘而与正极柱体314电连接的输出正极322。在本实施例中,该输出负极321是呈圆管状,而输出正极322是同轴设置于输-->出负极321内且呈柱状,但是实施时,该输出端子件32结构不以此为限,可依所对应组接的处理装置的电源插孔外型而作不同的设计。该绝缘壳体33是包覆固接于端子件31、32的负极套管311与输出负极321外,并使端子件31、32组接的相对位置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端子件31、32是排列成L字型,而以其构件相邻的一端电连接,但是实施时,端子件31、32也可以设计呈沿一直线同轴排列状,且实施时不以此为限。本技术转接头3与电源线2组接时,是直接以该输入端子件31的负极套管311的本体部312,电连接套置于电源线2的圆管状负极导体21外,此时,负极套管311的顶抵部313会弹性顶抵于负极导体21外周面,而与负极导体21电连接,该正极柱体314是插置于负极导体21中,且该顶抵部313会径向弹性抵推该负极导体21,使设置于负极导体21内的正极导体22被连动靠抵于正极柱体314外表面,而与正极柱体314电连接。此时,只要再将该转接头2的输出端子件32插置于处理装置的电源插孔中,电源线2的电力便可经由端子件31、32传送至处理装置。且因该输入端子件31的负极套管311与电源线2的负极导体21结构,为可相互轴套组接的圆管状,所以完全不会有正、负极对接错误的问题出现,且两者组接后也可相对转动。综观上述,透过该转接头3的输入端子件31的结构设计,使得转接头3与对应制造的电源线2输出端可直接组接,不会有现有转接头11与电源线12组接时的正、负极方向性问题存在。且制造时,厂商只需配合各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插孔外形,而改变用以和输入端子件31组接的输出端子件32的结构外形,便可对应制造出各种规格的转接头3,且转接头3与电源线2的组接不会存在方向性问题,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进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转接头,适用于组装在一个行动资讯处理装置与一条电源线输出端间,且该电源线输出端具有一个中空圆管状负极导体,及一个与负极导体绝缘地固设于负极导体内周缘的正极导体,该转接头包含一个输入端子件,及一个输出端子件;其特征在于:    该输入端子件包括一个可拆离地电连接套设于所述负极导体外并可相对该负极导体转动的中空圆管状负极套管,及一个与该负极套管绝缘地设置于该负极套管内而与所述正极导体电连接的正极柱体,    该输出端子件是固设于该输入端子件上且和输入端子件的负极套管与正极柱体电连接,并可拆离地电连接插装于所述行动资讯处理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动资讯处理装置的电源转接头,适用于组装在一个行动资讯处理装置与一条电源线输出端间,且该电源线输出端具有一个中空圆管状负极导体,及一个与负极导体绝缘地固设于负极导体内周缘的正极导体,该转接头包含一个输入端子件,及一个输出端子件;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端子件包括一个可拆离地电连接套设于所述负极导体外并可相对该负极导体转动的中空圆管状负极套管,及一个与该负极套管绝缘地设置于该负极套管内而与所述正极导体电连接的正极柱体,该输出端子件是固设于该输入端子件上且和输入端子件的负极套管与正极柱体电连接,并可拆离地电连接插装于所述行动资讯处理装置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动资讯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纶
申请(专利权)人:伟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