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量调节阀
[0001]本技术涉及流量调节阀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流量调节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现有的流量调节阀中主阀座、导向套和辅阀座的装配,通常在主阀座上部设置凸台,通过凸台上部与上部筒形段的限位配合,对导向套轴向限位,即采用从主阀座上部限位安装导向套的安装方法;辅阀座则通过主阀座的下部筒形段与辅阀座之间的限位配合,即采用从主阀座下部限位安装辅阀座的安装方法。
[0003]在上述方法中,主阀座的上部筒形段加工和下部筒形段加工需要分两次装夹加工,同轴度相对较差,影响开阀性能及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量调节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流量调节阀中的主阀座、导向套和辅阀座同轴度差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量调节阀,包括:主阀座,主阀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筒形段、第二筒形段、第三筒形段和第四筒形段,第一筒形段、第二筒形段、第三筒形段、第四筒形段的内径依次增大,其中,第二筒形段的内壁面和第四筒形段的内壁面同轴设置;导向套,设置在主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阀座(10),所述主阀座(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筒形段(11)、第二筒形段(12)、第三筒形段(13)和第四筒形段(14),所述第一筒形段(11)、所述第二筒形段(12)、所述第三筒形段(13)、所述第四筒形段(14)的内径依次增大,其中,所述第二筒形段(12)的内壁面和所述第四筒形段(14)的内壁面同轴设置;导向套(20),设置在所述主阀座(10)的腔体内,所述导向套(20)的外壁面和所述第二筒形段(12)的内壁面限位配合,所述第一筒形段(11)的端面和所述导向套(20)抵接;辅阀座(30),所述辅阀座(30)具有阀口(31),所述辅阀座(30)的外壁面和所述第四筒形段(14)的内壁面限位配合,所述第四筒形段(14)的端面和所述辅阀座(30)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形段(11)的内壁面、所述第三筒形段(13)的内壁面均和所述第二筒形段(12)的内壁面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向段(21)和第二导向段(22),所述第一导向段(2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导向段(22)的外径,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段(21)的外壁面和所述第一筒形段(11)的内壁面限位配合,所述第二导向段(22)的外壁面和所述第二筒形段(12)的内壁面限位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20)还包括第三导向段(23),所述第三导向段(23)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段(21)的背离所述第二导向段(22)的一侧,所述第三导向段(23)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导向段(21)的外径,所述第三导向段(23)、所述第一导向段(21)和所述第二导向段(22)同轴设置;所述流量调节阀还包括:螺母结构(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宇辰,詹少军,刘乐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