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构件外观质量全方位智能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构件外观质量全方位智能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装配式混凝土桥梁施工过程中,根据规范要求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质量检验,而目前常规的检测方法为,采用卷尺或钢尺对预制构件外观几何尺寸进行人工测量,其主要是通过人工测量手段在现场记录数据,然后在室内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比对,进而对各个预制构件的尺寸制作误差进行判断。然而,这样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存在人工测量错误、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基于现有传统测量方法存在的缺陷有必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研发一种智能高效的预制构件外观质量的检测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制构件外观质量全方位智能检测方法,能够智能获取预制构件外观尺寸检测结果,结果精确度高且提高检测效率,实用便捷。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外观质量全方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构件外观质量全方位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智能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所述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智能检测装置包括由动力控制机构控制的行走机构、全方位旋转机构、可伸缩机械臂、目标物检测仪和数据分析模块,其中,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将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智能检测装置放置在待检测预制构件的检测现场,同时在待检测预制构件上相邻面交接处设置光标;利用动力驱动机构控制行走机构以使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智能检测装置处于与待检测预制构件相距一定距离的平行位置;利用动力驱动机构分别控制全方位旋转机构和可伸缩机械臂以使目标物检测仪能同时获取待检测预制构件至少两个设有所述光标的表面外观几何尺寸图像;利用数据分析模块对获取的所述光标的表面外观几何尺寸图像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待检测预制构件的尺寸制作误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外观质量全方的位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表面外观几何尺寸图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控制所述行走机构以待检测预制构件为中心且与待检测预制构件保持相同的所述预设水平距离沿同一方向绕行;在绕行过程中,每行至一个预设固定点或间隔预设时间,利用动力驱动机构分别控制全方位旋转机构和可伸缩机械臂以使目标物检测仪能同时获取待检测预制构件至少两个设有所述光标的表面外观几何尺寸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外观质量全方的位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表面外观几何尺寸图像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使目标物检测仪与水平面呈45度角且能同时获取待检测预制构件N
‑
1个设有所述光标的表面外观几何尺寸图像,其中,N为待检测预制构件的立体面数量,N≥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构件外观质量全方的位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待检测预制构件的尺寸制作误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目标物检测仪将拍摄获取的待检测预制构件表面外观几何尺寸图像传送给数据分析模块;在数据分析模块中输入待检测预制构件上设有所述光标的各项待检测部位表面尺寸的设计标准值;数据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所述表面外观几何尺寸图像进行3D图像模型处理以获得待检测预制构件中设有所述光标的各项待检测部位表面尺寸的检测值,并与输入的待检测预制构件中各项待检测部位表面尺寸的设计标准值进行数值对比分析,以获得所述检测值和所述设计标准值之间的尺寸制作误差;根据所述检测值、所述设计标准值、所述尺寸制作误差生成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智能检测报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构件外观质量全方的位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表面外观几何尺寸图像进行3D图像模型处理以获得待检测预制构件中各项待检测部位尺寸的检测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取所述表面外观几何尺寸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楠,王嵩林,刘朵,张基成,刘泽甫,张建东,刘建峰,李旗,胡松明,闫畅,袁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以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