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海上风电的超大直径组合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上风电桩桩基基础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的超大直径组合桩。
技术介绍
[0002]海上风电的风资源丰富,可开发面积辽阔,比起陆上发电更有可开发性。但由于海域环境、施工条件等较为艰难,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成本高,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同时,海上海底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不同海域不同深度的桩长、直径、壁厚不同,因此在筒桩制作中,模具需求较多,不能批量工厂化施工,且模具不能充分广泛地得到应用,从而增加成本。有效降低海上风电建设成本,是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主要任务。
[0003]同时,海上风电桩基础施工时,沉桩荷载反复作用下,造成桩侧土松动,侧阻力下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的超大直径组合桩,以解决筒桩型号类型多、模板需求大、不能工厂化施工安装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将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的超大直径组合桩,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的超大直径组合桩,包括组合桩本体,所述的组合桩本体由若干节筒桩顺序串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桩为超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筒桩,该超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筒桩的直径不小于6m、筒桩壁厚不小于0.3m;所述的组合桩本体中,相邻的两节超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筒桩之间,通过各自端部所配装的端板连接成一体;各超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筒桩中,沿着纵向布置的各钢筋中,至少有部分为预应力钢筋;各预应力钢筋的端部均固定在端板上;所述的组合桩本体配设有后压浆装置;所述的后压浆装置包括压浆管,各压浆管整体结构包括上水平段、拼装式竖直段以及下水平段,其中,拼装式竖直段沿着组合桩本体的纵向布置,上水平段设置在拼装式竖直段的上端,并能够朝向组合桩本体的内壁伸出,下水平段设置在拼装式竖直段的下端,并能够朝向组合桩本体的外壁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上风电的超大直径组合桩,其特征在于,各超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筒桩中,沿着纵向布置的各钢筋,包括两层,分别为外层纵筋、内层纵筋;所述的外层纵筋采用预应力筋、非预应力筋混合间隔布置,并通过外层箍筋围箍,内层纵筋则为非预应力筋,并通过内层箍筋围箍;所述的外层纵筋、内层纵筋一一对应布置,且处于对应位置处的外层纵筋、内层纵筋之间通过拉筋拉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上风电的超大直径组合桩,其特征在于,各超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筒桩的弯矩设计值M满足:应力混凝土筒桩的弯矩设计值M满足:式中:A
‑
预应力混凝土筒桩桩身横截面面积;A
p
‑
全部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A
s1
、A
s2
‑
分别指非预应力筋在外层、内层的钢筋截面面积;f
py
、f
′
py
‑
预应力钢筋的抗拉、抗压设计强度;f
y
、f
′
y
‑
非预应力筋的抗拉、抗压设计强度;f
c
‑
预应力混凝土筒桩的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σ
p0
‑
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预应力混凝土筒桩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钢筋应力;r
p
‑
纵向预应力钢筋所在圆的半径;r
s1
、r
s2
‑
非预应力筋所在外层、内层的半径;r1、r2‑
预应力混凝土筒桩的环形截面的内、外半径;φ、φt分别为预应力混凝土筒桩的截面承压区与受拉区1/2包角,时,α1‑
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α1取为0.9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上风电的超大直径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浆管
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预埋在各超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筒桩中的预埋压浆管段,另一部分则为连接压浆管段,所述的连接压浆管段为软管;所述的组合桩本体中,各超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筒桩中的预埋压浆管段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组合桩本体中相邻的两节超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筒桩,处于上方的超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筒桩为第一预制筒桩,而处于下方的超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筒桩为第二预制筒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维明,时仓艳,王磊,陈祉阳,戴国亮,朱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