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彩云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除味灭菌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61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6
一种智能除味灭菌模块,包括壳体及除味灭菌器,所述壳体内通过隔板分隔形成有进气腔、空气净化腔和出气腔,所述空气净化腔与进气腔和出气腔相连通且位于进气腔和出气腔之间,所述除味灭菌器设置在空气净化腔内,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将空气从进气腔吸入并从出气腔排出的空气导流结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LED灯带和物联网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功能分明的三个腔室,使空气能够按照规定的路径行走而实现灭菌除味处理,有效地提高了空气净化的效率,而且通过LED灯带能够实现照明的功能,功能多种多样,同时通过物联网控制器能够实现对除味灭菌器及LED灯带等电器元件的远程操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的智能化,让使用更加便利。用更加便利。用更加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除味灭菌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杀菌除味
,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除味灭菌模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日常生活中某些地方却充满着细菌和异味,例如密闭的衣柜、橱柜、冰箱、鞋柜、一些公共场所等等。如果不对这些地方进行杀菌除味处理,不但影响了空气质量,而且对于一些抵抗力稍差的人极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从而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
[0003]针对上述情况,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较多的利用臭氧或负离子杀菌除味的装置,当需要杀菌除味时,直接在手动打开装置上的电源开关,然后通过臭氧发生器或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或负离子对空气进行杀菌除味,虽然这些杀菌除味装置基本达到了空气净化的目的,然而大都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低,无法满足人们对日常生活追求更高便利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功能多样,能实现智能化控制,使用更加便利的智能除味灭菌模块。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所述的智能除味灭菌模块,其特点是: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除味灭菌器,其中所述壳体内通过隔板分隔形成有进气腔、空气净化腔和出气腔,所述空气净化腔与进气腔和出气腔相连通且位于进气腔和出气腔之间,所述除味灭菌器设置在空气净化腔内,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将空气从进气腔吸入并从出气腔排出的空气导流结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LED灯带和物联网控制器。
[0007]为了使本技术的结构多种多样,且外形美观,既可以是:所述进气腔的进气口和出气腔的出气口分别设置成条状栅格结构;也可以是:所述所述进气腔的进气口和出气腔的出气口分别设置成网孔状结构。
[0008]为了使空气导流效果好,以提高空气净化效率,所述空气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进气腔内的进气风扇、设置在出气腔内的排气风扇及用于连通进气腔、空气净化腔和出气腔的空气导流通道,所述空气导流通道位于进气风扇与排气风扇之间。
[0009]为了使空气净化效率更高,所述进气风扇和排气风扇分别设置有至少二个。
[0010]为了使照明效果更好,所述LED灯带位于空气净化腔内并设置有多个。
[0011]为了便于LED灯带的光线透出,且透出效果好,所述空气净化腔的前面板设置为透明板。
[0012]为了使本技术的结构多种多样,并能实现有效的杀菌除味效果,所述除味灭菌器为负离子发生器或/和臭氧发生器。
[0013]为了提高本技术的耐用性,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的侧壁
上分别设置有散热孔。
[0014]为了使本技术的结构多种多样,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造型的选择,所述壳体为方形壳体、椭圆形壳体、圆形壳体或其它几何形状的壳体。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将壳体分隔成进气腔、空气净化腔和出气腔三个腔室,并通过空气导流结构连通三个腔室的结构,通过设置功能分明的三个腔室,使空气能够按照规定的路径行走而实现灭菌除味处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空气净化的效率。而且,在壳体内设置有LED灯带,通过LED灯带能够实现照明的功能,从而使本技术在具有灭菌除味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够起到照明的作用,功能多种多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杀菌除味装置功能单一的问题,而且通过增加LED灯带,使本技术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提高了使用的美观性。同时,在壳体内还设置有物联网控制器,通过物联网控制器能够实现对除味灭菌器及LED灯带等电器元件的远程操控,改变了以往需要手动操作杀菌除味装置上的电源开关才能实现启闭的模式,而且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对应功能、所需时间以及除味灭菌模式等的定制设置,从而提高了本技术使用的智能化,让使用更加便利。且本技术的结构可靠、拆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特别适用于衣柜和橱柜的除味灭菌处理,空气净化效果好。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智能除味灭菌模块,包括壳体1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除味灭菌器2。其中,除味灭菌器2为负离子发生器或臭氧发生器,也可以是两者的组合,负离子发生器和臭氧发生器采用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负离子发生器和臭氧发生器即可,因此对其结构不作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理解的。壳体1通过后面板、左面板、右面板、上面板和下面板围设而成,而左面板、右面板、上面板和下面板可通过螺钉或卡扣固定连接在一起,或者一体成型设置;后面板则通过螺钉或卡扣进行连接固定。并且,壳体1为方形壳体、椭圆形壳体、圆形壳体或其它几何形状的壳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设置为长方形壳体。同时,在壳体1内通过隔板3分隔形成有进气腔11、空气净化腔12和出气腔13,而且空气净化腔12与进气腔11和出气腔13相连通且位于进气腔11和出气腔1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腔11、空气净化腔12和出气腔13沿长方形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进气腔11和出气腔13并排地设置在空气净化腔12的两侧,除味灭菌器2设置在空气净化腔12内,具体地,除味灭菌器2是通过螺钉或卡扣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后面板上,而且在空气净化腔12的前侧密封设置有前面板121。并且,进气腔11和出气腔13可设置成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其中一种结构形式为:进气腔11的进气口111和出气腔13的出气口131分别设置成条状栅格结构;另一种结构形式为:进气腔11的进气口111和出气腔13的出气口131分别设置成网孔状结构。如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腔11的进气口111和出气腔13的出气口
131均设置成条状栅格结构。具体地,是在进气腔11和出气腔13的前侧面上分别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板条,从而通过若干间隔排布的板条在进气腔11和出气腔13的前侧面形成进气口111和出气口131。而且,各板条可通过螺钉或卡扣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壳体1上,或者与壳体1一体成型设置。为了确保本技术的使用寿命长,在进气腔11和出气腔13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散热孔7,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孔7是设置在左面板和右面板上,且可为条状孔或网状孔。
[0021]并且,在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将空气从进气腔11吸入并从出气腔13排出的空气导流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进气腔11内的进气风扇5、设置在出气腔13内的排气风扇6及用于连通进气腔11、空气净化腔12和出气腔13的空气导流通道(图中未标示),而且空气导流通道位于进气风扇5与排气风扇6之间。为了使空气净化效率更高,进气风扇5和排气风扇6分别设置有至少二个。如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风扇5和排气风扇6是间隔地设置有两个,而且进气风扇5和排气风扇6分别通过螺钉安装在进气腔11和出气腔13内分别对应设置的支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除味灭菌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除味灭菌器(2),其中所述壳体(1)内通过隔板(3)分隔形成有进气腔(11)、空气净化腔(12)和出气腔(13),所述空气净化腔(12)与进气腔(11)和出气腔(13)相连通且位于进气腔(11)和出气腔(13)之间,所述除味灭菌器(2)设置在空气净化腔(12)内,且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将空气从进气腔(11)吸入并从出气腔(13)排出的空气导流结构,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LED灯带(4)和物联网控制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除味灭菌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11)的进气口(111)和出气腔(13)的出气口(131)分别设置成条状栅格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除味灭菌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11)的进气口(111)和出气腔(13)的出气口(131)分别设置成网孔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除味灭菌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凌叶彩云张扬帆陈丽勉章耿城陈俊纯
申请(专利权)人:叶彩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