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面幅空间用空气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51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宽面幅空间用空气冷却器,下箱前侧、左右侧均设置回风口,下箱内置蒸发器盘管经风扇连通支撑出风静压箱,出风静压箱内的前侧、左侧、右侧分别开设相互隔开的前、左、右侧出风口,前、左、右侧出风口内均设有一层以上、上下间隔的导流板;出风静压箱内的后部还设有内导流板,内导流板左侧、中间和右侧部分别朝前左、前、右侧出风口倾斜;任意两上下相邻的两导流板中上一导流板垂直方向前后投影宽度大于下一导流板。其正面出风均匀、速度快、射程增加,制冷效果更好,侧面出风的均匀性及风速有很大改善;能满足宽面幅空间温度场均匀制冷,使用性能较好。使用性能较好。使用性能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宽面幅空间用空气冷却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器,具体说是一种宽面幅空间用空气冷却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商业模式从传统线下零售向现代线上电商的快速发展,对冷链装备的需求也产生了不一样的需求,例如:田间地头需速冻、预冷、冷藏,这样一些产地的水果、蔬菜才能从源头上经过降温处理,保证蔬果、肉、水产品的新鲜度,延长其货架期。在城市消费中,电商需建设大量的前置冷仓,用于线上零售食品的临时分拣和储存;还有码头冷库等等。这些冷库往往需要快速搭建、可以移动、保温性能优异。
[0003]现有将冷藏集装箱运输到用户现场,在用户现场实现快速拼装,组合成为大小可变、可移动冷库。处于两边的冷藏箱,其三面带保温板,朝里的一侧不带保温板;而处于中间的冷藏箱,前后两端带保温板,而左右两侧不带保温板。依据拼接数量,可以3联箱为一模组,往上有6联箱、9联箱。这样形成的冷库就可以满足前述快速搭建、可以拆除移位再次安装的要求。
[0004]解决了库体问题之外,还需配套相应的制冷系统,而制冷系统首当其冲的是冷库内的空气冷却器。传统的空气冷却器,结构为蒸发器换热盘管外围包裹风腔,风机安装在盘管的前面或背后,在库内吊顶式安装,风机运转,空气流经换热盘管后,向库内送风。以3联箱为例,为保证箱内空间温度场均匀,结合模组尺寸要求,需每个集装箱后端装一台吊顶式空气冷却器,使用成本会很高,导致整个移动式冷库成本无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能满足宽面幅空间温度场均匀制冷的空气冷却器。/>[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宽面幅空间用空气冷却器,包括下箱、出风静压箱,下箱经支撑腿支撑,下箱前侧设置底部回风口,下箱内倾斜设置蒸发器盘管,蒸发器盘管下倾斜迎风面对应底部回风口,蒸发器盘管上倾斜面上方设置风扇,下箱经风扇连通支撑出风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侧回风口,左、右侧回风口对应连通至蒸发器盘管蒸发器盘管下倾斜迎风面,所述出风静压箱内的前侧、左侧、右侧分别开设前侧出风口、左侧出风口、右侧出风口,左、右侧出风口分别与前侧出风口之间经左侧斜隔板、右侧斜隔板隔开,前侧出风口、左侧出风口、右侧出风口内均设有一层以上、上下间隔的导流板;出风静压箱内的后部还设有内导流板,内导流板包括依次连体的左侧部、中间部和右侧部,左侧部、中间部和右侧部分别朝前左侧出风口、前侧出风口、右侧出风口倾斜;任意两上下相邻的两导流板中上一导流板垂直方向前后投影宽度大于下一导流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前侧出风口内的导流板为水平导流板,所述左、右侧出风口内的导流板为向上的倾斜导流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前侧出风口分为左前侧出风口和右前侧出风口,左前侧出风口和
右前侧出风口之间经中间垂直隔板隔开,左前侧出风口和右前侧出风口内均设有一层以上、上下间隔的导流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盘管下倾斜迎风面下方还穿接外机压缩机排气管作为融霜管,融霜管下设置接水盘。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回风口、侧边回风口上设置保护网格。
[0011]进一步地,所有导流板侧边均连接旋转控制器呈角度可调状态。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出风静压箱前侧嵌装连接在前侧出风口外的调节框架,调节框架内分多层分别对应前侧出风口内多层导流板之间空隙,调节框架每层均布多个可水平旋转角度可调的垂直小隔板。
[0013]本技术冷却器采用出风静压箱正面出风均匀、速度快、射程增加,制冷效果更好;结合静压箱后侧的后导流板及两侧的斜引流板,对侧面出风的均匀性及风速有很大改善;能满足宽面幅空间温度场均匀制冷,使用性能较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出风静压箱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A

A视图;
[0017]图4为图2的内部俯视图;
[0018]图5为本实施例在冷库中无货物状态下运行的风速流线图;
[0019]图6为本实施例无中间隔板、中间小隔板时、冷库中无货物状态下运行的风速流线图;
[0020]图7为本实施例在冷库中有货物状态下运行的风速流线图;
[0021]图8为本实施例无中间隔板、中间小隔板时、冷库中有货物状态下运行的风速流线图。
[0022]图中:下箱1、支撑腿2、底部回风口3、左侧回风口4、右侧回风口5、保护网格6、融霜管7、接水盘8、蒸发器盘管9、风扇10、出风静压箱11、内导流板12、左前侧出风口13、右前侧出风口14、水平导流板15、中间垂直隔板16、调节框架17、垂直小隔板18、左侧斜隔板19、右侧斜隔板20、左侧出风口21、右侧出风口22、倾斜导流板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4]图1

4所示:一种宽面幅空间用空气冷却器包括下箱1、支撑腿2、保护网格6、融霜管7、接水盘8、蒸发器盘管9、风扇10、出风静压箱11、内导流板12、水平导流板15、中间垂直隔板16、调节框架17、垂直小隔板18、左侧斜隔板19、右侧斜隔板20、倾斜导流板23。
[0025]下箱1经支撑腿2支撑,下箱1前侧设置底部回风口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侧回风口4、5,下箱1内倾斜设置蒸发器盘管9,蒸发器盘管下倾斜迎风面下方还穿接外机压缩机排气管作为融霜管7,融霜管下设置接水盘8,蒸发器盘管下倾斜迎风面对应底部回风口3和两侧的左、右侧回风口4、5,蒸发器盘管上倾斜面上方设置风扇10,下箱经风扇连通支撑出风静压箱11,出风静压箱内的前侧、左侧、右侧分别开设前侧出风口、左侧出风口21、右侧出
风口22,前侧出风口经中间垂直隔板16分为左前侧出风口13和右前侧出风口14,左前侧出风口和右前侧出风口内均设有一层以上、上下间隔的水平导流板15,出风静压,11前侧嵌装连接在前侧出风口外的调节框架17,调节框架内分多层分别对应前侧出风口内多层水平导流板之间空隙,调节框架每层均布多个可水平旋转角度可调的垂直小隔板18;左、右侧出风口分别与左、右前侧出风口之间经左侧斜隔板19、右侧斜隔板20隔开,左侧出风口、右侧出风口内均设有一层以上、上下间隔的倾斜导流板23;出风静压箱11内的后部还设有内导流板12,内导流板包括依次连体的左侧部、中间部和右侧部,左侧部、中间部和右侧部分别朝前左侧出风口、前侧出风口、右侧出风口倾斜;任意两上下相邻的两导流板中上一导流板垂直方向前后投影宽度大于下一导流板。
[0026]在本实施例中,底部回风口、左、右侧回风口上设置保护网格6,用于保护回气异物进入。
[0027]在本实施例基础上,可将所有导流板侧边均连接旋转控制器呈角度可调状态,该技术属于现有空调出风技术。
[0028]出风静压箱水平导流板分布在静压腔的前部,下层水平导流板的横截面小于上层水平导流板;如图3中出风静压箱前侧出风口下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面幅空间用空气冷却器,包括下箱、出风静压箱,下箱经支撑腿支撑,下箱前侧设置底部回风口,下箱内倾斜设置蒸发器盘管,蒸发器盘管下倾斜迎风面对应底部回风口,蒸发器盘管上倾斜面上方设置风扇,下箱经风扇连通支撑出风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侧回风口,左、右侧回风口对应连通至蒸发器盘管蒸发器盘管下倾斜迎风面,所述出风静压箱内的前侧、左侧、右侧分别开设前侧出风口、左侧出风口、右侧出风口,左、右侧出风口分别与前侧出风口之间经左侧斜隔板、右侧斜隔板隔开,前侧出风口、左侧出风口、右侧出风口内均设有一层以上、上下间隔的导流板;出风静压箱内的后部还设有内导流板,内导流板包括依次连体的左侧部、中间部和右侧部,左侧部、中间部和右侧部分别朝前左侧出风口、前侧出风口、右侧出风口倾斜;任意两上下相邻的两导流板中上一导流板垂直方向前后投影宽度大于下一导流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面幅空间用空气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前侧出风口内的导流板为水平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岗王向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立德冷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