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悬臂可靠支撑风扇性能试验件
[0001]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风扇部件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悬臂可靠支撑风扇性能试验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民用航空发动机的缩尺风扇性能试验件,在进行结构整体布局时,对于试验件“转子
‑
支承”系统结构,两支点往往安装在轴承座与后端承力框架共同组成的“支承”中,而风扇转子支承在两支点上。
[0003]从传力路径角度看,风扇转子产生的振动载荷主要经过前轴承、轴承座传递至后端承力框架,风扇转子及轴承座悬于承力框架的前方,形成悬臂结构形式;对于试验件轴承“润滑”系统结构,通往轴承腔的供、回油,供、回气,往往经过位于后端承力框架上支板内部的通道,实现轴承腔内油、气试验件外台架油、气路的连通。
[0004]但上述缩尺风扇性能试验件的结构布局解决方案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存在以下问题:
[0005]对于某些航空发动机而言,出于气动性能、工艺可实现性等因素综合考虑,风扇外涵仅设置了外涵出口导叶而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承力支板。
[0006]相应的,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悬臂可靠支撑风扇性能试验件,包括风扇转子,用于支承所述风扇转子的承载件,所述承载件沿轴向向后延伸并连接承力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承载件和承力框架的支撑件,所述承力框架、支撑件和承载件间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承力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悬臂可靠支撑风扇性能试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自所述承载件中部后倾延伸并连接所述承力框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悬臂可靠支撑风扇性能试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框架和支撑件的径向外端为周向连续结构,所述承力框架与支撑件的径向外端彼此轴向连接以构成外机匣的至少一部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悬臂可靠支撑风扇性能试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框架和支撑件的径向中部为周向连续结构,所述承力框架与支撑件的径向中部彼此轴向连接,由此将所述外机匣与承载件间的空间分隔为位于径向外侧的外涵道和径向内侧的内涵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悬臂可靠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冬青,王家广,王进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