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污泥干炭化的输送供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032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污泥干炭化的输送供给系统,首先蓄污罩能存放污泥,利于提升输送器将蓄污罩内部的污泥向上提升输送至导引罩上,其次传输皮带器能带动导引罩上的污泥向右侧移动,当污泥中的污水经过滤液网时,污水会向下渗透滴落,继而实现滤液目的,达到对污泥的前期脱水目的,当污泥经过污泥网时,能利于小颗粒的污泥向下掉落,即污泥顺着导泥板的引导向后侧滑入到现有技术中的干炭化设备中,利于后续的干炭化处理,同时一部分大颗粒异物被阻挡在污泥网上,并在传输皮带器的带动下向右侧继续移动,最后收集罩能够收集从导引罩上掉落的异物,回流罩也能够利于小部分污泥冲洗回流至提升输送组件中的蓄污罩内部,方便后续再次输送处理。方便后续再次输送处理。方便后续再次输送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污泥干炭化的输送供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污泥干炭化的输送供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根据《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分析显示,我国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有80%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污泥随意堆放所造成的污染与再污染问题已经凸显而出。由于早期国内没有成熟可行的污泥处理技术,所以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堆放处置。长期堆置后的污泥不具备统一的性质,有的污泥含水率仍然很高,呈现沼泽状,部分果冻块状,承载力低,施工难度大,处理难度高;有的污泥因堆置过程中采取了翻动或混合黄土搅拌等措施,含水率有一定的降低,但部分结成块状,且含有大量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处理难度同样很高。污泥的长期随意堆置,影响周围环境和大气质量,渗滤液会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饮用水安全,对区域水生态系统造成威胁;并且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0003]根据上述,通过对污泥进行干炭化的处理,能够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但现有技术中用于污泥干炭化的输送系统,普遍简易,只是具备基本的污泥传输作用,无法对污泥进行前期的脱水和异物剔除,因此了后续的干炭化处理。故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污泥干炭化的输送供给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污泥干炭化的输送供给系统,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污泥干炭化的输送供给系统,包括分离筛选组件、提升输送组件和收集回流组件,所述的分离筛选组件由支撑架、导引罩、滤液网、污泥网、导泥板、蓄液罩和传输皮带器组成,所述的提升输送组件由蓄污罩和提升输送器组成,所述的收集回流组件由收集罩和回流罩组成,所述的提升输送组件位于分离筛选组件左侧,所述的收集回流组件位于分离筛选组件右侧,所述的导引罩固设于支撑架顶部,所述的导引罩与支撑架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滤液网固设于导引罩内部顶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滤液网与导引罩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污泥网固设于导引罩内部中端,所述的污泥网与导引罩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导泥板固设于导引罩内部下端,所述的导泥板与导引罩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蓄液罩固设于支撑架后端,所述的蓄液罩与支撑架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传输皮带器固设于导引罩顶部,所述的传输皮带器与导引罩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蓄污罩固设于支撑架左侧,所述的蓄污罩与支撑架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提升输送器固设于导引罩左侧,所述的提升输送器与导引罩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收集罩固设于导引罩右侧,所述的收集罩与导引罩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回流罩固设于收集罩前端,所述的回流罩与收集罩采用焊接连接,且所述的回流罩与支撑架采用焊接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的导引罩后端左右两侧还固设有排液管,所述的排液管与导引罩采
用焊接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的传输皮带器外壁还固设有若干数量的送泥板,所述的送泥板与传输皮带器采用螺栓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的收集罩和回流罩之间还固设有异物挡网,所述的异物挡网分别与收集罩和回流罩采用焊接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适用于污泥干炭化的输送供给系统,具备以下优点;
[0010]1、首先提升输送组件中的蓄污罩能够存放污泥,利于提升输送器将蓄污罩内部的污泥向上提升输送至导引罩上。
[0011]2、其次传输皮带器能带动导引罩上的污泥向右侧移动,当污泥中的污水经过滤液网时,污水会向下渗透滴落,继而实现滤液目的,达到对污泥的前期脱水目的,当污泥经过污泥网时,能利于小颗粒的污泥向下掉落,即污泥顺着导泥板的引导向后侧滑入到现有技术中的干炭化设备中,利于后续的干炭化处理,同时一部分大颗粒异物被阻挡在污泥网上,并在传输皮带器的带动下向右侧继续移动。
[0012]3、最后收集罩能够收集从导引罩上掉落的异物,回流罩也能够利于小部分污泥冲洗回流至提升输送组件中的蓄污罩内部,方便后续再次输送处理。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一种适用于污泥干炭化的输送供给系统的主视图;
[0015]图2是一种适用于污泥干炭化的输送供给系统的俯视图;
[0016]图3是一种适用于污泥干炭化的输送供给系统的A向剖视图;
[0017]图4是一种适用于污泥干炭化的输送供给系统的立体图1;
[0018]图5是一种适用于污泥干炭化的输送供给系统的立体图2。
[0019]支撑架1、导引罩2、滤液网3、污泥网4、导泥板5、蓄液罩6、传输皮带器7、蓄污罩8、提升输送器9、收集罩10、回流罩11、排液管201、送泥板701、异物挡网1001。
[002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0022]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
[0023]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适用于污泥干炭化的输送供给系统,包括分离
筛选组件(未标记)、提升输送组件(未标记)、收集回流组件(未标记)、支撑架1、导引罩2、滤液网3、污泥网4、导泥板5、蓄液罩6、传输皮带器7、蓄污罩8、提升输送器9、收集罩10、回流罩11,所述的提升输送组件(未标记)位于分离筛选组件(未标记)左侧,所述的收集回流组件(未标记)位于分离筛选组件(未标记)右侧,所述的导引罩2固设于支撑架1顶部,所述的导引罩2与支撑架1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滤液网3固设于导引罩2内部顶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滤液网3与导引罩2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污泥网4固设于导引罩2内部中端,所述的污泥网4与导引罩2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导泥板5固设于导引罩2内部下端,所述的导泥板5与导引罩2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蓄液罩6固设于支撑架1后端,所述的蓄液罩6与支撑架1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传输皮带器7固设于导引罩2顶部,所述的传输皮带器7与导引罩2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蓄污罩8固设于支撑架1左侧,所述的蓄污罩8与支撑架1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提升输送器9固设于导引罩2左侧,所述的提升输送器9与导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污泥干炭化的输送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筛选组件、提升输送组件和收集回流组件,所述的分离筛选组件由支撑架、导引罩、滤液网、污泥网、导泥板、蓄液罩和传输皮带器组成,所述的提升输送组件由蓄污罩和提升输送器组成,所述的收集回流组件由收集罩和回流罩组成,所述的提升输送组件位于分离筛选组件左侧,所述的收集回流组件位于分离筛选组件右侧,所述的导引罩固设于支撑架顶部,所述的导引罩与支撑架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滤液网固设于导引罩内部顶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滤液网与导引罩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污泥网固设于导引罩内部中端,所述的污泥网与导引罩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导泥板固设于导引罩内部下端,所述的导泥板与导引罩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蓄液罩固设于支撑架后端,所述的蓄液罩与支撑架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传输皮带器固设于导引罩顶部,所述的传输皮带器与导引罩采用焊接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杨明韩洪彬奚姗姗汪军史永宁王猛张文刘怀涛张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