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窗导轨与窗框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车窗导轨与窗框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玻璃导轨作为玻璃升降的关键零件,在玻璃升降系统开发中广为应用,导轨端头与窗框的匹配很关键。
[0003]现有技术的导轨端头与窗框匹配处使用的是塑料端盖,如图1所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塑料端盖1'与导轨2'需要打胶水装配,容易出现装配不到位,松脱等缺陷;塑料端盖1'太小,打胶位置难以控制,容易出现胶水外漏,影响外观;塑料端盖1'与窗框3'存在硬碰硬接触,兼容性差,容易出现间隙大漏水和风噪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窗导轨与窗框连接结构,该车窗导轨与窗框连接结构通过堵盖全方位包裹住支架,同时堵盖与框架部、前侧窗和后侧窗均抵接,增加车窗的密封性,避免风噪和漏水的问题。
[0005]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窗导轨与窗框连接结构。所述车窗导轨与窗框连接结构包括窗框主体、导轨主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窗导轨与窗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主体(1),包括框架部(11)、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部(11)内侧的前侧窗(12)和后侧窗(13);导轨主体(2),所述导轨主体(2)与所述前侧窗(12)和所述后侧窗(13)连接,以固定所述前侧窗(12)以及为所述后侧窗(13)提供升降导向;以及连接组件(3),包括堵盖(31)和支架(32),所述堵盖(31)设置于所述导轨主体(2)的端部,所述堵盖(31)远离所述导轨主体(2)一侧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311),所述支架(32)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凹槽(311)内且与所述框架部(11)连接,所述支架(3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凹槽(311)沿所述导轨主体(2)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导轨与窗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盖(31)与所述导轨主体(2)过盈配合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导轨与窗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盖(31)与所述支架(32)过盈配合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导轨与窗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2)包括连接的第一连接板(321)和第二连接板(322),所述第一连接板(321)设置于所述凹槽(311)内且与所述框架部(11)连接,所述凹槽(31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315),所述第二连接板(322)穿过所述通孔(315)且沿所述导轨主体(2)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窗导轨与窗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21)与所述框架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娟,李文强,谭柳,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