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泵的单作用馈能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泵相关
,具体是指一种油泵的单作用馈能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液压缸是油泵内非常重要的零部件,负责将油输出至马达,通常情况下,液压缸的油路是直接回到油箱的,然而,垂直安装式的液压缸在下落时自重及外部负载会形成极大的势能,可以被利用起来,提高能源利用率。目前大多数液压缸鉴于成本因素都没有利用该势能,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一部分利用该势能的液压缸在转换能源时,没有安全旁路,一旦转换器出现故障,容易导致整个液压缸停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目前液压缸无法利用自身下落势能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利用自身下落势能发电且设有安全旁路的油泵的单作用馈能系统及其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泵的单作用馈能系统,包括:活塞缸和馈能组件,所述活塞缸的上端设有上开口,所述活塞缸的下端设有下开口,所述活塞缸内的活塞置于上开口和下开口之间,所述馈能组件置于活塞缸的一侧且通过上开口和下开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泵的单作用馈能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活塞缸(1)和馈能组件(2),所述活塞缸(1)的上端设有上开口(19),所述活塞缸(1)的下端设有下开口(20),所述活塞缸(1)内的活塞置于上开口(19)和下开口(20)之间,所述馈能组件(2)置于活塞缸(1)的一侧且通过上开口(19)和下开口(20)与活塞缸(1)的内部连通,所述馈能组件(2)上设有发电组件(3),所述发电组件(3)与馈能组件(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的单作用馈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馈能组件(2)包括连接管道(6)和馈能管道(8),所述连接管道(6)置于活塞缸(1)和馈能管道(8)之间,所述连接管道(6)的一端与活塞缸(1)的下开口(20)连通,所述连接管道(6)的另一端和馈能管道(8)的一端连通,所述馈能管道(8)的另一端与活塞缸(1)的上开口(2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泵的单作用馈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馈能管道(8)的形状呈b型,所述馈能管道(8)包括直路径和弧形路径,所述馈能管道(8)的直路径一端分别与连接管道(6)和馈能管道(8)的弧形路径一端连通,所述馈能管道(8)的直路径另一端与活塞缸(1)的上开口(19)连通,所述馈能管道(8)的弧形路径另一端与馈能管道(8)的直路径的中部连通,所述馈能管道(8)的直路径上设有安全阀(10),所述安全阀(10)与馈能管道(8)的直路径固定连接,所述馈能管道(8)的弧形路径上设有流量感应器(7),所述流量感应器(7)与馈能管道(8)的弧形路径固定连接,所述馈能管道(8)的直路径上且置于靠近活塞缸(1)的位置处设有流量指示器(9),所述流量指示器(9)与馈能管道(8)的直路径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泵的单作用馈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馈能管道(8)与活塞缸(1)之间设有避震组件(4),所述避震组件(4)置于活塞缸(1)和连接管道(6)形成的夹角内,所述避震组件(4)的一端与馈能管道(8)的管壁连接,所述避震组件(4)的另一端分别与活塞缸(1)和连接管道(6)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泵的单作用馈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避震组件(4)包括固定板(11)和弹簧(12),所述固定板(11)的一端与活塞缸(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1)的另一端与连接管道(6)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1)呈倾斜方式置于活塞缸(1)和连接管道(6)之间,所述弹簧(12)的一端置于固定板(11)的中间且与固定板(1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的另一端置于馈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健,余炎松,严汝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