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015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为了现有技术采用UPS电源作为移动储能系统启动电源可靠性低、续航能力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控制系统,用于实现模式切换、控制功率分配、监管系统、通讯;储能系统,用于储备能源;温控系统,保证储能系统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消防系统,预防火灾、保证系统运行环境;BMS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物理参数实时监测、防止电池发生过充电或过放电现象;及时响应系统,当设备停电时,能及时启动移动储能系统为设备供电。优点是基于移动储能系统,可以实现交流重要负荷从并网供电到离网供电的无缝切换,“零感知”保电;基于移动储能系统,可以快速接入直流配电网作为重要备用电源。流配电网作为重要备用电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储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污染加剧,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以及社会对供电可靠性进一步要求,移动储能应运而生,提供了一种清洁、灵活、可靠的供电方式,实现对传统燃油发电的替代。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移动储能车多为传统的交流接口,无法应对直流微网等直流供电需求,而且BMS电池管理系统、协调控制中心等辅助电气设备一般采用UPS作为启动电源,对于移动储能系统,存在着损耗大、操作不便等缺点,关键设备无法完成黑启动,导致移动储能车抛锚或者无法启动,设备无法满足可靠性的要求。
[0003]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车载移动式储能系统”,其公告号CN111355281A ,公开日为2020年6月30日,包括储能电池簇、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监控管理平台和电源自动切换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堆主控系统、电池簇管理系统和电池箱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的直流侧连接到控制柜的控制机构,储能变流器的交流侧连接配电柜的配电系统,控制柜的正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用于实现模式切换、控制功率分配、监管系统、通讯;储能系统,用于储备能源;温控系统,保证储能系统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消防系统,预防火灾、保证系统运行环境;BMS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物理参数实时监测、防止电池发生过充电或过放电现象;及时响应系统,当设备停电时,能及时启动移动储能系统为设备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用于实现模式切换、控制功率分配、监管系统、通讯;DCDC变流器,将一个直流电压转换成其他直流电压;PCS储能变流器,通过CAN通讯与BMS电池管理系统通讯,获取储能电池组的状态信息,实现对储能系统的保护性充放电;隔离变压器,把两相电隔离开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对外接口柜,方便在投入使用时快速接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电池组,包括四个电池簇,每个电池簇由十一个电池模组串联组成,用于存储电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包括:空调,保证储能系统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散热风道,用于将控制系统的热量及时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系统包括:七氟丙烷灭火器,用于扑灭明火;烟雾传感器,发现火情时能及时报警;声光报警器,火灾发生时用于提醒;手动报警按钮,当发现火灾时能及时提醒;泄爆口,为了避免爆炸而设的排泄压力或者能量的通道;消防控制主机,用于消防设备之间的连接、通讯以及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储能系统还包括:电缆卷盘,其配置的快速电缆专用接口及按配置需求的电缆,在投入使用的时候方便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威王大健董栋王德顺李仕杰李跃龙田雨干璐陶以彬范存刚方鑫勇吴方舟季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宁市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