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999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包括配置于磁铁框架的一侧面的单个磁铁部和配置于与所述一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的复数个磁铁部。复数个磁铁部沿着长度方向依次配置。位于复数个磁铁部中的至少两个磁铁部之间的磁铁部的朝单个所述磁铁部的一侧被磁化成与单个所述磁铁部的朝所述磁铁部的一侧相同的极性。由此,在直流继电器的中心部部分形成有彼此排斥的方向的磁场。由此,电弧不移动到所述中心部,从而可以防止配置于所述中心部的构成要素的损坏。的损坏。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既能利用电磁力来形成电弧的排出路径,又能防止直流继电器受损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直流继电器(Direct current relay)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来传递机械性驱动或传递电流信号的装置。直流继电器也称为电磁开关(Magnetic switch),一般被分类为电路开闭装置。
[0003]直流继电器包括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固定触头以能够通电的方式与外部的电源和负载相连接。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可以彼此接触或彼此分离。
[0004]通过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之间的接触和分离,来允许或阻断经由直流继电器的通电。所述移动通过向可动触头施加驱动力的驱动部实现。
[0005]当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分离时,在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之间将会产生电弧(arc)。电弧是高压、高温的电流的流动。因此,需要迅速地经由预先设定的路径从直流继电器排出所产生的电弧。
[0006]电弧的排出路径通过设置于直流继电器的磁铁来形成。所述磁铁在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相接触的空间内部形成磁场。通过由所形成的磁场和电流的流动而产生的电磁力,来能够形成电弧的排出路径。
[0007]参照图1,示出了设置于现有技术的直流继电器1000的固定触头1100和可动触头1200相接触的空间。如上所述,在所述空间设置有永磁铁1300。
[0008]永磁铁1300包括:位于上侧的第一永磁铁1310;和位于下侧的第二磁铁1320。第一永磁铁1310的下侧被磁化(magnetize)为N极,而第二永磁铁1320的上侧被磁化为S极。由此,磁场形成从上侧朝下侧的方向。
[0009]在图1的(a)中,示出了电流经由左侧的固定触头1100流入,并且经由右侧的固定触头1100流出的状态。根据弗莱明的左手定则,如阴影箭头,电磁力的方向朝外侧。因此,所产生的电弧可以沿着电磁力的方向而排出到外侧。
[0010]相反,在图1的(b)中,示出了电流经由右侧的固定触头1100流入,并且经由左侧的固定触头1100流出的状态。根据弗莱明的左手定则,如阴影箭头,电磁力的方向朝内侧。因此,所产生的电弧沿着电磁力的方向朝内侧移动。
[0011]在直流继电器1000的中央部分、即各个固定触头1100之间的空间,设置有用于使可动触头1200在上下方向上进行驱动的复数个构件。作为一例,在所述位置设置有轴、贯通插入到所述轴的弹簧构件等。
[0012]因此,如图1的(b)所示,在所产生的电弧朝中央部分进行移动的情况下,存在有设置于所述位置的复数个构件因电弧的能量而发生损坏的隐患。
[0013]并且,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的直流继电器1000内部所形成的电磁力的方向取决
于在固定触头1200流动的电流的方向。因此,优选使电流在固定触头1100中仅朝预先设定的方向进行流动,即仅朝图1的(a)所示的方向进行流动。
[0014]即,用户在每次使用直流继电器时,均需要考虑电流的方向。这可能会给直流继电器的使用带来不便。并且,与用户的意图无关地,也无法排除因操作不熟练等导致的施加于直流继电器的电流的方向发生变化的状况。
[0015]在这种情况下,设置于直流继电器的中央部分的构件可能会被所产生的电弧发生损坏。由此,不仅降低直流继电器的耐久性,还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
[0016]韩国授权专利文献第10

1696952号公开了一种直流继电器。具体地说,公开了一种具有利用复数个永磁铁来能够防止可动触头的移动的结构的直流继电器。
[0017]然而,虽然具有上述结构的直流继电器利用复数个永磁铁来能够防止可动触头进行移动,但是,存在有并未考虑到用于控制电弧的排出路径的方向的技术方案的界限。
[0018]韩国授权专利文献第10

1216824号公开了一种直流继电器。具体地说,公开了一种具有利用阻尼磁铁来防止可动触头和固定触头之间的任意的隔开间隔的结构的直流继电器。
[0019]但是,具有上述结构的直流继电器仅仅公开了用于保持可动触头和固定触头之间的接触状态的技术方案。即,存在有并未提出在可动触头和固定触头之间分离时用于形成所产生的电弧的排出路径的技术方案的界限。
[0020]韩国授权专利文献第10

1696952号(2017.01.16.)
[0021]韩国授权专利文献第10

1216824号(2012.12.28.)

技术实现思路

[0022]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2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0024]首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所产生的电弧不会朝中央部分延伸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0025]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与施加到固定触头的电流的方向无关地能够使电弧的排出路径朝向外侧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002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使位于中央部分的构件因产生的电弧而受到的损坏最小化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002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使产生的电弧进行移动且能够充分进行消弧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0028]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强化用于形成电弧的排出路径的磁场的强度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0029]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在没有过多地改变结构的前提下,也能改变电弧的排出路径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0030]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3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弧路径形成部,其包括:磁铁框架,在其内部形成有空间,包括包围所述空间的复数个面;以及磁铁部,构成为结合于复数个所述面,
在所述空间形成磁场,复数个所述面包括:第一面,沿一方向延伸形成;以及第二面,配置为面向所述第一面,沿所述一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磁铁部包括:第一磁铁部,配置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中的任一面;第二磁铁部,配置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中的另一面;第三磁铁部,在所述另一面与所述第二磁铁部隔开规定距离而配置;以及第四磁铁部,在所述另一面,配置在所述第二磁铁部和所述第三磁铁部之间,所述第一磁铁部的朝所述另一面的第一相对面构成为具有与所述第四磁铁部的朝所述任一面的第四相对面相同的极性(polarity),且具有与所述第二磁铁部的朝所述任一面的第二相对面和所述第三磁铁部的朝所述任一面的第三相对面不同的极性。
[0032]另外,所述电弧路径形成部的所述第一磁铁部、所述第二磁铁部、所述第三磁铁部以及所述第四磁铁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包括:磁铁框架,在其内部形成有空间,包括包围所述空间的复数个面;以及磁铁部,构成为结合于复数个所述面,在所述空间形成磁场,复数个所述面包括:第一面,沿一方向延伸形成;以及第二面,配置为面向所述第一面,沿所述一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磁铁部包括:第一磁铁部,配置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中的任一面;第二磁铁部,配置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中的另一面;第三磁铁部,在所述另一面与所述第二磁铁部隔开规定距离而配置;以及第四磁铁部,在所述另一面,配置在所述第二磁铁部和所述第三磁铁部之间,所述第一磁铁部的朝所述另一面的第一相对面构成为具有与所述第四磁铁部的朝所述任一面的第四相对面相同的极性,且具有与所述第二磁铁部的朝所述任一面的第二相对面和所述第三磁铁部的朝所述任一面的第三相对面不同的极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所述第一磁铁部、所述第二磁铁部、所述第三磁铁部以及所述第四磁铁部分别沿所述一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磁铁部比所述第二磁铁部、所述第三磁铁部以及所述第四磁铁部更长地延伸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所述空间的中心位于连接所述第一磁铁部的延伸方向的中心和所述第四磁铁部的延伸方向的中心的虚拟的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所述第一磁铁部配置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磁铁部、所述第三磁铁部以及所述第四磁铁部配置于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一磁铁部的所述第一相对面和所述第四磁铁部的所述第四相对面具有N极,所述第二磁铁部的所述第二相对面和所述第三磁铁部的所述第三相对面具有S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所述第二磁铁部和所述第四磁铁部隔开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三磁铁部和所述第四磁铁部隔开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所述第四磁铁部比所述第二磁铁部和所述第三磁铁部更长地延伸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所述第四磁铁部比所述第二磁铁部和所述第三磁铁部更短地延伸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所述第二磁铁部、所述第三磁铁部以及所述第四磁铁部以相等的长度延伸形成。9.一种直流继电器,其中,包括:固定触头,沿一方向延伸形成;可动触头,构成为与所述固定触头接触或分离;以及
电弧路径形成部,在其内部形成有容纳所述固定触头和所述可动触头的空间,构成为在所述空间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轸熙柳政雨
申请(专利权)人:LS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