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92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9
本申请涉及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具有下述钢组织的钢板及钢板的制造方法。(1)以面积率%计含有铁素体:0~5%、马氏体:90~100%、回火马氏体在全部马氏体中所占的比例:80~100%、残余奥氏体:0.5~6.0%。(2)满足最大粒径≥3μm的夹杂物的个数密度为40个/mm2以下。(3)算出各分区的满足最大粒径≥3μm的夹杂物的个数密度时,个数密度处于上位10%的分区中的个数密度为80个/mm2以下。(4)满足式(A)。Vγ'/Vγ≥0.1(A)Vγ:初期的残余奥氏体、V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钢板


[0001]本申请涉及钢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从伴随地球变暖对策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限制的观点出发,要求汽车的燃料效率提高,为了车体的轻量化和确保碰撞安全性,高强度钢板的应用正在逐渐扩大。特别是最近,抗拉强度为1470MPa以上的超高强度钢板的需求正在提高。此外,对于车体中也要求防锈性的部位,要求在表面实施了热浸镀锌的高强度热浸镀锌钢板。
[0003]然而,在将抗拉强度超过1470MPa那样的超高强度钢板作为汽车用构件来应用的情况下,解决其压制成形性自不必说,更需要解决钢板的氢脆开裂。
[0004]所谓氢脆开裂是指下述现象:在使用状况下作用有高应力钢构件起因于从环境中侵入到钢中的氢而发生突然断裂。该现象根据断裂的产生形态也被称为延迟断裂。一般而言,已知钢板的抗拉强度越上升则钢板的氢脆开裂变得越容易产生。据认为这是由于:钢板的抗拉强度越高,则在部件成形后残余于钢板中的应力越增大。将对该氢脆开裂(延迟断裂)的敏感性称为耐氢脆特性。
[0005]迄今为止也进行了各种想要改善钢板的耐氢脆特性的尝试。
[0006]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为1300MPa以上且耐氢脆特性优异的超高强度冷轧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具有下述的钢组织:钢中的固溶B量solB[质量%]及原奥氏体粒径Dγ[μm]的值满足式(1):solB
·
Dγ≥0.0010的关系,进而,以面积率计,多边形铁素体为10%以下,贝氏体为30%以下,残余奥氏体为6%以下,回火马氏体为60%以上,回火马氏体中的Fe碳化物的个数密度为1
×
106/mm2以上,钢整体的平均位错密度为1.0
×
10
15
/m2~2.0
×
10
16
/m2,有效晶体粒径为7.0μm以下。”。
[0007]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冷轧钢板,其具有规定的成分组成,具有下述组织:回火马氏体及贝氏体相对于组织整体的面积率合计为95%~100%,由沿轧制方向伸展和/或以点列状分布的1个以上的长轴:0.3μm以上的夹杂物粒子构成、在该夹杂物粒子以2个以上构成的情况下、该夹杂物粒子间的距离为30μm以下、轧制方向上的全长超过120μm的夹杂物群为0.8个/mm2以下,长宽比为2.5以下、长轴为0.20μm~2μm的以Fe作为主要成分的碳化物为3500个/mm2以下,上述回火马氏体和/或上述贝氏体的内部所分布的直径为10~50nm的碳化物为0.7
×
107个/mm2以上,原γ晶粒的平均粒径为18μm以下,板厚为0.5~2.6mm,抗拉强度为1320MPa以上”。
[0008]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切断端部处的耐延迟断裂特性优异的超高强度钢板,其具有规定的成分组成,具有以相对于全部组织的面积率计由马氏体:90%以上、残余奥氏体:0.5%以上构成的组织,局部的Mn浓度处于钢板整体的Mn含量的1.1倍以上的区域以面积率计存在2%以上,抗拉强度为1470MPa以上。”。
[0009]现有技术文献
[0010]专利文献
[001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50343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152163号
[0013]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

1535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4]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5]像这样,在所有的专利文献1~3中都公开了耐氢脆特性优异的钢板。
[0016]但是,在要求水平变高的近年来,现状是要求具有147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并且具有高的总伸长率、并且进一步改善耐氢脆特性、特别是改善剪切加工部的耐氢脆特性。
[0017]因此,本申请的课题是提供具有147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并且具有高的总伸长率、并且剪切加工部的耐氢脆特性优异的钢板。
[0018]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包含下述的方案。
[0020][1]一种钢板,其具有下述化学组成:
[0021]以质量%计含有:
[0022]C:0.18%~0.35%、
[0023]Si:0.01%~1.00%、
[0024]Mn:0.10%~2.40%、
[0025]P:0.050%以下、
[0026]S:0.0050%以下、
[0027]Al:0.001%~1.00%、
[0028]Ti:0.001%~0.050%、
[0029]B:0.0005%~0.0050%、
[0030]N:0.0100%以下、
[0031]O:0.0050%以下、
[0032]Cr:0%~1.00%、
[0033]Mo:0%~0.50%、
[0034]Cu:0%~0.50%、
[0035]Ni:0%~0.50%、
[0036]Co:0%~0.50%、
[0037]W:0%~0.50%、
[0038]Sn:0%~0.50%、
[0039]Sb:0%~0.50%、
[0040]Nb:0%~0.050%、
[0041]V:0%~0.50%、
[0042]Ca:0%~0.0100%、
[0043]Mg:0%~0.0100%、
[0044]Ce:0%~0.0100%、
[0045]Zr:0%~0.0100%、
[0046]La:0%~0.0100%、
[0047]Hf:0%~0.0100%、
[0048]Bi:0%~0.0100%、及
[0049]REM:0%~0.0100%,并且,
[0050]满足式:0.001≤Ti

(47.88/14.01)
×
N≤0.040(其中,式中的元素符号表示对应元素的质量%。),
[0051]剩余部分由Fe及杂质构成,
[0052]其中,在钢板的轧制方向截面中,以距离上述钢板的表面1/4厚作为中心的1/8厚~3/8厚的范围内的钢组织以面积率%计含有:
[0053]铁素体:0~5%、
[0054]马氏体:90.0~99.5%、
[0055]回火马氏体在全部马氏体中所占的比例:80.0~100.0%
[0056]残余奥氏体:0.5~6.0%,
[0057]在钢板的轧制方向截面中的作为与钢板的表面相距1/8厚度~7/8厚度
×
25mm的范围的测定区域中,满足最大粒径≥3μm的夹杂物的个数密度为40个/mm2以下,
[0058]在将上述测定区域按照在厚度方向上进行2分割、在宽度方向上进行50分割的方式来分割成100个分区、算出各分区的满足最大粒径≥3μm的上述夹杂物的个数密度时,个数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钢板,其具有下述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18%~0.35%、Si:0.01%~1.00%、Mn:0.10%~2.40%、P:0.050%以下、S:0.0050%以下、Al:0.001%~1.00%、Ti:0.001%~0.050%、B:0.0005%~0.0050%、N:0.0100%以下、O:0.0050%以下、Cr:0%~1.00%、Mo:0%~0.50%、Cu:0%~0.50%、Ni:0%~0.50%、Co:0%~0.50%、W:0%~0.50%、Sn:0%~0.50%、Sb:0%~0.50%、Nb:0%~0.050%、V:0%~0.50%、Ca:0%~0.0100%、Mg:0%~0.0100%、Ce:0%~0.0100%、Zr:0%~0.0100%、La:0%~0.0100%、Hf:0%~0.0100%、Bi:0%~0.0100%、及REM:0%~0.0100%,并且,满足式:0.001≤Ti

(47.88/14.01)
×
N≤0.040,其中,式中的元素符号表示对应元素的质量%,剩余部分由Fe及杂质构成,其中,在钢板的轧制方向截面中,以距离所述钢板的表面1/4厚作为中心的1/8厚~3/8厚的范围内的钢组织以面积率%计含有:铁素体:0~5%、马氏体:90.0~99.5%、回火马氏体在全部马氏体中所占的比例: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山卓史盐川一生大渊竜也林邦夫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