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90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包括:定子;壳体,该壳体布置在定子外部;汇流条,该汇流条布置在定子上;以及连接器,该连接器连接至汇流条。定子包括:定子芯;绝缘件,该绝缘件布置在定子芯上;以及线圈,该线圈布置在绝缘件上。汇流条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连接至定子的线圈并且以电路方式彼此分离。连接器包括:与第一端子熔接的第一连接器;以及与第二端子熔接的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包括:稳定地放置在壳体处的连接器本体;以及插入到连接器本体中并且与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熔接的电力端子。电力端子包括:与第二端子接触的第一凸部;以及与第一端子接触的第二凸部。第一凸部布置成比第二凸部更靠近定子的中心。子的中心。子的中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马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

技术介绍

[0002]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是一种确保车辆的转向稳定性并且迅速提供恢复力使得驾驶员能够安全地驾驶车辆的设备。EPS系统根据由车辆速度传感器、扭矩角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等检测到的驾驶条件,通过使用电子控制单元(ECU)驱动马达来控制车辆的转向轴以被驱动。
[0003]马达包括转子和定子。线圈围绕定子卷绕。围绕定子卷绕的线圈的连接端部可以连接至汇流条。汇流条包括本体和端子。端子连接至线圈的连接端部。另外,端子可以通过电缆连接至外部电源。
[0004]端子可以形成为具有相端子与中性端子的组合,这些相端子连接至U相、V相和W相电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布置有如上所述组合的两个端子,并且这两个端子可以以电路方式彼此分离以确保马达的安全性。当电路或与任何一个端子连接的元件中出现异常时,马达可以通过另一端子而被驱动。这两个端子在汇流条的本体上在空间上彼此分离。
[0005]该端子包括:汇流条端子,该汇流条端子连接至定子线圈;以及电力端子,该电力端子熔接至汇流条端子,并且通过该电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马达,包括:定子;壳体,所述壳体布置在所述定子的外部;汇流条,所述汇流条布置在所述定子的上侧部上;以及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汇流条,其中,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芯、布置在所述定子芯上的绝缘件以及布置在所述绝缘件上的线圈,所述汇流条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连接至所述定子的线圈并且以电路方式彼此分离,所述连接器包括熔接至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器和熔接至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中的每一者包括第一凸部和布置成比所述第一凸部距所述定子的中心更远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凸部接触,并且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凸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中的每一者包括坐置在所述壳体中的连接器本体和插入到所述连接器本体并且熔接至所述第一端子或所述第二端子的电力端子;并且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形成在所述电力端子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坐置表面和第二坐置表面,所述第一连接器坐置在所述第一坐置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坐置在所述第二坐置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坐置表面和所述第二坐置表面基于转子的中心以180
°
的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定子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坐置表面之间的最长距离比所述定子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坐置表面之间的最长距离更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电力端子包括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原瑞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