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减胶剂原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951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减胶剂原料混合装置,包括罐体、设置于罐体底部的导流腔、与导流腔末端连接的出料组件、与罐体两侧连接的两组进料组件、位于罐体上方的搅拌电机、与搅拌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位于罐体内部的搅拌主体机构、与搅拌主体机构末端连接的位于导流腔内的第一螺旋搅拌组件、位于搅拌主体机构上方,连接罐体内腔顶部,且对称设置的两组第二螺旋混合机构。通过上述方式,搅拌过程中上层液体避免了分层,底部原料避免了沉降,罐内的三个部件密切配合,形成胶液的轴向和径向组合流动,提高了液体的湍动程度,提升了产品质量;此外,通过设置两组进料组件,实现了干湿分离进料,不但提高了进料速率,而且防止了原料对进料管的堵塞。进料管的堵塞。进料管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减胶剂原料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外加剂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减胶剂原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减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外加剂,能够作为减水剂的有力补充,针对减水剂难以分散的微小的高强絮凝结构起到进一步分散的作用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水泥颗粒的水化度,不仅降低了混凝土的用水量,而且能够在相同的强度等级下,减少5%

10%的水泥用量,从而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力学强度。
[0003]然而,由于减胶剂是由多种液/固态原料经机械搅拌混合而成,其混合后的均匀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对混凝土的作用效果,但由于胶液在搅拌过程中呈现糊状,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因此对原料混合装置分散性能的要求较高,相比于现有的混凝土外加剂加工设备,如申请号为202011434876.9的专利申请,由于搅拌装置中设置的搅拌器械类型相对单一、位置又相对固定,使得整个罐体内部的物料难以实现充分均匀的混合,时常会出现位于罐体顶部/底部的分层现象,形成搅拌盲区,影响产品质量;另外,由于现有搅拌装置的进料入口单一,而制备减胶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减胶剂原料混合装置,包括罐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底部设有导流腔(11),所述导流腔(11)的末端连接有出料组件(70),所述罐体(10)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料组件(60),所述罐体(10)的上方设置有搅拌电机(20),所述搅拌电机(20)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主体机构,所述搅拌主体机构位于罐体(10)内部,末端连接有第一螺旋搅拌组件,所述第一螺旋搅拌组件位于所述导流腔(11)内,所述搅拌主体机构上方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螺旋混合机构,所述第二螺旋混合机构上端连接所述罐体(10)内腔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减胶剂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主体机构包括位于罐体(10)中轴线上的搅拌杆(31)和设置于所述搅拌杆(31)两侧的若干组对称设置的搅拌叶(32),所述搅拌杆(31)的上端与所述搅拌电机(20)的输出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减胶剂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32)的表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倾斜设置的凹槽(3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减胶剂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搅拌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杆(31)下端的第一连接杆(41)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1)上的第一螺旋叶(4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减胶剂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混合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罐体(10)内腔顶部的机箱(51)、设置于所述机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磊闻雨鹏陈友治王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宇砼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