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腾广专利>正文

电源插座优化接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50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几种新型安全插座(又称“转换器”):最佳接线的多位插座;一位双插界通用转换器以及优化接线的墙装转换器;特别是独创了一种国内外尚无、适用于各种插座的结构最简单、性能优异的位间接线最佳方案:仅用一个条形连片,下设与插座数相同的若干小弹片,它从相应的孔中穿过,经弯折,再装入插套、盖上面板,整个装配没一个焊点,不用一个铆钉或螺钉,甚至在插座背面连一个孔、任何痕也看不到,即可出色地完成位间并联接线,可节省螺钉几十个……大幅度提高了产品性能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插座优化接线机构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各种插座(或转换器)的最佳、最简接线机构,并公开了采用该机构的几种新型世界通用安全转换器。电源插座的位间及对外接线一直是个难题,过去多用锡焊,这不符合要求;高档转换器多采用位间分段快接,不仅结构复杂,造价高,并且在总体上形成“串联供电”,前位虚接,会殃及所有后面各位,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数年前专利技术人首创并提供给接产厂几种不用焊接位间并联供电新技术,它性能优、不打火、安全可靠,此后国内诸多厂家纷纷效访。但它们采用的那一种方案,每位要用6枚螺钉,不仅成本高,装配更费力费时。本技术的目的,是独创一种适用于各种插座、结构最简、外观好、性能优、不用任何螺钉或铆钉的多位插座位间接线新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最佳接线的多位插座、最高“性能价格比”的一位双插世界通用转换器和最简接线的墙装世界通用转换器。专利技术由各种特别结构和措施得以实现。下面结合附图作较详尽的说明。图1是多位转换器连片及连接示意图。图2是与插销配合的弯片及连接示意图。图3是最简外接线弯卡及连接示意图。图4画出了几种插座面板,其中(a)是笔者独创的世界通用插座面板,(b)是国标两极带接地插座面板,(c)是国标两极双用插座面板。图5是与上图插孔相对应的几种插套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世界通用接地插套,(b)是世界通用相线插套,(c)是国标扁形插套,(d)是国标双用插套。图6(a)画出了世界通用插套盒;(b)画出了面板、整盒与插套盒速装示意图;(c)画出了整盒两部分速装示意图。图7展示了五位插座背面的最佳最简接线情况。图8是最优“性能价格比”的一位双插世界通用转换器的构造原理图,其中(a)是外观图,(b)是与国标扁形插套的装配示意图,(c)是与圆形插套的装配示意图,(d)是它相线插套的展开图,(e)是它附助插孔插套的原理示意图。图9展示了墙装式世界通用双插转换器的外观及最简对外接线原理图,其中(a)是接线原理图,(b)是正面外观图,(c)是背面外观图,多位插座(21,见图7)的位间最佳最简接线是本专利技术的核心,该巧妙结构在同时分案申办的另一项目“世界通用安全转换器优化结构”中也有说明,它仅用一个条形连片(1)(见图1),该连片下设与插座数相同的若干小弹片(2),一未端可设有接线卡(3);装配时,小弹片从插套盒(5)底板相应的孔(4)中穿过,经弯折,再装入插套,在面板(11)盖上压插套的凸出部分(13),使插套与小弹片保持紧密弹性接触,即可出色地完成位间并联接线。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位双插世界通用转换器(24,见图8),其特别之处是在侧面即靠接地插孔一侧,增设国标两极双用插孔,其插套可巧借原插套展开的下角料,形成特有的结构最简、适用性广三瓣插套(27);插套与插头经弯片(7)保持紧密弹性接触;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墙装固定式世界通用转换器(31,见图9),其特别之处是其对外接线,仅设一个呈形的弯卡(10)即可与外线良好配合,弯卡下部形成的小弹片(2),使插套与弯-->卡保持紧密弹性接触。为使插套与小弹片保持紧密弹性接触,整个装配“一按得”,须在结构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各种插座面板(11)的背面可设有插套压紧凸块(13),相应各种插套适当位置设有凸出部分(14);面板的背面可设有一对速装连卡(12),插座盒(5)上也设有一对速装连卡(12'),插座盒设有另一对速装连卡(20),整盒盖背面有相应速装连卡(20');插座盒整盒的盖(21)和底(22)也设有三至四对速装连卡(23)、(23')。前述所述条形连片(1)用弹性铜片(如黄铜或磷青铜)制成,厚度优选0.5,宽度优选5,其下的小弹片(2)宽度优选5,未端可分为两部分。设有接线卡(3),可以不用锡焊、不通过螺钉,方便地与外线相连。由于上述一系列优化措施,使本专利技术在生产装配方面,将彻底改变现工人用改锥、钳子等费时、费力、生产率低下的局面,其整个组装接线工序简单、快捷:多位插座(或多位转换器)(21)的最佳组装接线:首先将插套盒(5)分别压装在整盒(21)上,接着分别插入三个连片(1-E、1-L、1-N),再翻过来将每个连片的弹片(2)用改锥拧一下弯折成两部分,装入相应插套,按压装上小面板(11),连好外接线(DX)及相应器件,最后整盒两部分(21)、(22)压按装好即完成。本技术在多方面提高产品性能、提高安全性的前提下,对原料的节省,真是“一比知分晓”,下面以专利技术人的某知名接产厂名牌五位转换器为例,它除了优化盒体总共节省约二成塑料外,还省去了插套固定及接线铜螺钉共30枚;省去了铜连接弯片15个;省去了插座盒连接快牙螺钉10个;省去了装盒安装大快牙螺钉6个。图7展示了五位插座背面的最佳最简接线情况,它美观、简捷、干净,整个装配没一个焊点,不用一个铆钉或螺钉,甚至在插座背面除面板卸孔外,连一个孔、任何痕迹也看不到,如果不看说明,人们简直不可思义它性能优异、怎样固定……由于诸多优势,该结构不久即会广为流行。前述一位双用转换器(24)的盒由面板(11)、盒体(5)和底(26)三层组成,其中面板和底均是可速装速卸的,底随配不同的插销(25)而稍不同,其它部分可通用,制造方便。该转换器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使一位能插两个插头,定会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将成为市售一位转换器的主流。前述墙装世界通用转换器可是一位、二位或多位,除世界通用面板(11)外,其余可是二极插座(32)、开关或指示灯,对应每个插套,一般设两个接线圆孔(29),一个卸线矩形孔(30),为使外接线更牢靠,可增设附助弯卡(10),该弯卡穿过主弯卡,下端形成小弹片,各位间的接线,经独股线(33)速连即可。该墙装转换器结构十分简单、造价低廉,这方面只要与同类产品对比一下即可明白:如同样是方形两位墙装,知名品牌《四通松下》是国标插座,共计有大小零部件40个(防护门4个未计),而本专利技术是世界通用插座,仅用大小零部件9-11个,完成更多的功能,本专利技术仅用了对方的四分之一的零部件!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可引发我们更多的联想……总之,本技术的问世,将对电器附件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它所公开的最佳、最简接线装配工艺及几种新型世界通用安全转换器,将会在市场上流行,为节省原材料、方便使用、确保用户安全……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用于各种插座或转换器最简接线装配工艺及几种新型多用安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多位插座或多位转换器(21)的位间接线,仅用一个条形连片(1),该连片下设与插座数相同的若干小弹片(2),一未端可设有接线卡(3);装配时,小弹片从插套盒(5) 底板相应的孔(4)中穿过,经弯折,再装入插套,在面板(11)盖上压插套的凸出部分(14),使插套与小弹片保持紧密弹性接触,即可完成位间并联接线;一位双插世界通用转换器(24),其特别之处是在面板侧面即靠接地插孔一侧,增设国标两极双用插孔 ,其插套可巧借原插套展开的下角料,形成特有的结构最简、适用性广三瓣插套(27);插套与插头经弯片(7)保持紧密弹性接触;墙装固定式世界通用转换器(31),其特别之处是其对外接线,仅设一个呈“*”形的弯卡(10)即可与外线良好配合,弯卡下 部形成的小弹片(2),使插套与弯卡保持紧密弹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用于各种插座或转换器最简接线装配工艺及几种新型多用安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多位插座或多位转换器(21)的位间接线,仅用一个条形连片(1),该连片下设与插座数相同的若干小弹片(2),一未端可设有接线卡(3);装配时,小弹片从插套盒(5)底板相应的孔(4)中穿过,经弯折,再装入插套,在面板(11)盖上压插套的凸出部分(14),使插套与小弹片保持紧密弹性接触,即可完成位间并联接线;一位双插世界通用转换器(24),其特别之处是在面板侧面即靠接地插孔一侧,增设国标两极双用插孔,其插套可巧借原插套展开的下角料,形成特有的结构最简、适用性广三瓣插套(27);插套与插头经弯片(7)保持紧密弹性接触;墙装固定式世界通用转换器(31),其特别之处是其对外接线,仅设一个呈形的弯卡(10)即可与外线良好配合,弯卡下部形成的小弹片(2),使插套与弯卡保持紧密弹性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种插座面板(11)的背面可设有插套压紧凸块(13),相应各种插套适当位置设有凸出部分(14);面板的背面可设有一对速装连卡(12),插座盒(5)上也设有一对速装连卡(12),插座盒设有另一对速装连卡(20),整盒盖背面有相应速装连卡(20');插座盒整盒的盖(21)和底(22)也设有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腾广
申请(专利权)人:张腾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