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383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包括新风模块和新风管,新风管管口处套设有接头组件,接头组件具体设置为类似三通管的管路,此接头组件的优点在于一方面起到了防止外界雨水或者蚊虫由接头组件开放端的连通口进入到室内,起到了防雨帽的作用,另一方面,室外风在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形成气流通道内流动,室外有风时,气流通道内有更大的流速,气流通道与新风管的气流交汇位置产生压强差,此时室内的污浊空气会在气流压强的作用下吸入到接头组件内,进而通过新风管和接头组件排出室外,达到自动更新清新室内空气的效果。达到自动更新清新室内空气的效果。达到自动更新清新室内空气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新风循环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新风空调只能实现从室外抽新鲜空气进入室内,而室内的空气却不能抽出室外;即使可以抽出室外,也需要增加一个电机、风扇和新风管,单独抽取室内的污浊空气,极大的增加的整机成本。
[0003]此外,对于新风管用于向室内引入新风,至少有一端需要穿过墙壁伸入到室外与室外空间连通,因此,在下雨天气时,雨水极容易通过新风管回流到空调器的机壳内,造成机壳内的电控元件进水而无法正常使用,因此,通常都需要在新风管的室外部分额外加设一个防雨帽,而现有的防雨帽仅仅只是一个加长的开口朝下的套管,仅能起到遮蔽雨水的作用,而空调器在降雨天气进行新风模式时,新风模块的新风风机使新风管内形成负压,依旧可以使雨水倒吸进入空调器机壳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器,通过在新风管的室外一端套设三通的接头组件,解决了的现有空调器的新风模块不能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室外的问题以及现有的空调器在雨天进行换新风时,新风管容易将雨水倒吸入室内的问题。
[000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连通室外空间的新风管的管口进行了改进,在新风管的管口套设有接头组件,接头组件设置为三通管模式,一端管口与新风管的管口连通,另外两端管口在接头组件的管体的内部形成气流通道,室外流动的空气在流经气流通道时,会与新风管的气流交汇位置产生压强差,即:室外有风时,气流通道内有更大的流速,气流通道与新风管的气流交汇位置产生压强差,此时室内的污浊空气会在气流压强的作用下吸入到接头组件内,进而通过新风管和接头组件排出室外,达到自动更新清新室内空气的效果。
[0006]因此,基于上述改进,无需在新风模块额外增加风机,仅仅利用室外的自然风就能够实现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抽入到室外空间,完成新风循环。
[0007]此外,在降雨天气启用换新风模式时,由于接头组件有两个进风的管口

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两个管口在气流通道内形成对流,雨水不容易进入到新风管内,并且相较于传统的单进风口的防雨帽,双进风管口每个管口的吸力都要小于单进风口的管口吸力,因此,接头组件两端的进风管口更不容易吸引雨水。
[0008]当室内空调器的新风模块开始工作时,正常从室外吸入新风,通过过滤网送到室内;
[0009]当新风模块不参加工作时,室外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风速,只要有风速,气流通道内就会有比较大的风速,这个风速就会比相对稳定的室内风速大,气流通道与新风管的气流交汇位置产生压强差,此时室内的污浊空气会在气流压强的作用下吸入到接头组件内,
进而通过新风管和接头组件排出室外,达到自动更新清新室内空气的效果。
[00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室内空调器,包括机壳和设置于机壳内部的新风模块,新风模块用于从室外空间向室内空间引入新风的新风模块,新风模块上设置有新风管,新风管一端通过新风模块与室内空间连通,且新风管的另一端穿过墙壁连通于室外空间;
[001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处于室外空间的新风管的管口处连通有接头组件,接头组件包括管体和开设于管体上的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第一连通口与新风管伸出室外的管口固定连通,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分别形成接头组件的两个开放端的管口,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相互连通并在管体的内部形成气流通道。
[001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管体包括连接部和延伸部,连接部上设置有套接接头,第一连通口开设于套接接头位置,套接接头用于套设固定于新风管,将第一连通口与新风管的管口连通并密封,延伸部由连接部的管口位置在水平方向上向两侧延伸所形成的管路,第二连通口与第三连通口分别开设于延伸部的两个开放端,延伸部形成气流通道的外部结构。
[001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管体包括连接部、弯折部和延伸部,连接部上设置有套接接头,第一连通口开设于套接接头位置,套接接头用于套设固定于新风管,将第一连通口与新风管的管口连通并密封,弯折部是由连接部的管口位置沿连接部轴向方向延伸并向下弯折形成的一段弯管,弯折部的管口朝下,延伸部由弯折部的管口位置在水平方向上分别向两侧延伸所形成的管路,第二连通口与第三连通口分别开设于延伸部的两个开放端,延伸部形成气流通道的外部结构。
[001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通口与第三连通口位置分别套设有防水端头,防水端头为两端开口且内部连通的弯管,两个防水端头一端开口分别与第二连通口与第三连通口连接,两个防水端头部的另一端开口均朝下,且分别与室外空间连通。
[001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上设置有连接耳座,连接耳座用于将接头组件固定连接在墙体表面。
[001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耳座上开设有多个螺丝孔。
[001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位置上设置有防护装置。
[001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管和套接接头通过螺纹配合可拆卸连接,新风管的管口位置的外管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且套接接头的内管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001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的内部管路设置有坡道,坡道的倾斜方向由延伸部的中段向延伸管两端的管口方向倾斜
[0020]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不仅保证新风进风效果,而且也防水效果俱佳;
[0021]一方面起到了防止外界雨水或者蚊虫由接头组件开放端的连通口进入到室内,起到了防雨帽的作用,另一方面,室外风在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形成气流通道内流动,这就会在气流通道与新风管的气流交汇位置产生压强差,即:室外有风时,气流通道内有更大的流速,气流通道与新风管的气流交汇位置产生压强差,此时室内的污浊空气会在气流压强的作用下吸入到接头组件内,进而通过新风管和接头组件排出室外,达到自动更新清新室内空气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结构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内部结构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室内空调器与接头组件连接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室内空调器与接头组件连接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接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接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接头组件与防水端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接头组件与防水端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接头组件排风原理的示意图;
[0031]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接头组件排风原理的示意图;
[0032]图1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接头组件安装防水端头后的排风原理的示意图;
[0033]图12是本技术的套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空调器,所述室内空调器包括机壳和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的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用于从室外空间向室内空间引入新风的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上设置有新风管,所述新风管一端通过所述新风模块与室内空间连通,且所述新风管的另一端穿过墙壁连通于室外空间;其特征在于,在处于室外空间的所述新风管的管口处连通有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管体;开设于所述管体上的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新风管伸出室外的管口固定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分别形成所述接头组件的两个开放端的管口,所述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相互连通并在所述管体的内部形成气流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套接接头;所述第一连通口开设于所述套接接头位置,所述套接接头用于套设固定于所述新风管,将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新风管的管口连通并密封;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由所述连接部的管口位置在水平方向上向两侧延伸所形成的管路,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三连通口分别开设于所述延伸部的两个开放端;所述延伸部形成所述气流通道的外部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套接接头;所述第一连通口开设于所述套接接头位置,所述套接接头用于套设固定于所述新风管,将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新风管的管口连通并密封;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是由所述连接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江涛宁维鹏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