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雪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18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雪铲,包括纵长型的手柄、与手柄枢转连接的铲头;所述铲头为多边形,所述铲头设有相互连接的若干边,所述若干边之间形成角部,所述若干边中至少有一个的功能与其他不相同。通过旋转铲头以切换铲头的若干边的使用,以实现一铲多用的效果。以实现一铲多用的效果。以实现一铲多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雪铲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除雪铲TPR包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除汽车车身以及挡风玻璃的除雪铲。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市场除雪铲多采用PP硬塑一次注塑成型,PP材质的除雪铲在铲除车身结冰时,容易划伤车漆,基本只用于清除汽车挡风玻璃的除冰,其使用实用性较小并且PP材质的除雪铲由于低温下容易变脆,极易在铲除冰雪以及运输途中破裂,造成产品的损坏。另外,现在目前市场上的雪产外形简单,功能单一,不能解决日常中出现的不同的问题。
[0003]因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除雪铲,以克服上述除雪铲在使用时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除雪铲,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5]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除雪铲,包括纵长型的手柄、与手柄可旋转连接的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头为多边形,所述铲头设有相互连接的若干边,所述若干边之间形成角部,所述若干边中至少有一个的功能与其他不相同,旋转所述铲头可任意切换若干所述边和所述角部的角度位置并于任意位置锁定所述铲头。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铲头的若干所述边中一第一边组装有长条状的对接条,所述对接条为热塑性橡胶材料。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条与所述铲头对接的侧面设有对接腔,所述铲头的第一边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于对接腔内。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铲头的若干所述边还包括一第二边及第三边,所述第二边设有锯齿结构,所述第三边为直线边。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设有相对的上、下表面,所述下表面设有向内凹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若干根横纵交错的肋条。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设置枢转件,所述铲头的中心处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所述枢转件可旋转地收容于所述安装孔内,相对所述枢转件旋转所述铲头以切换所述铲头的若干所述边的使用。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包括用于安装铲头的一端设有安装部及自所述安装部延伸的操作部,所述安装部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以对应所述铲头的所述安装孔,所述枢转件穿设于所述通孔和所述安装孔。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枢转件的底部相对所述铲头固定,旋转所述铲头时所述枢转件相对所述安装部同步转动。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枢转件包括收容于所述通孔和所述安装孔的枢转轴及
设于所述枢转轴顶部的盖帽,所述盖帽的直径大于所述枢转轴的直径,所述枢转轴的外周套设有环形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盖帽和所述安装部。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端口、下端口以及向内凸伸的台阶部,所述上端口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端口,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盖帽。
附图说明
[0016]以上所述的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可以通过下面附图实现:
[0017]图1是本技术除雪铲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除雪铲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0020]图4是图3的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5是图1沿虚线A

A的剖视图;
[0022]图6是图1沿虚线B

B的剖视图;
[0023]图7是本技术除雪铲的铲头的立体分解图;
[0024]图8是图7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9是本技术除雪铲的枢转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请参图1至图9为本技术一种除雪铲100,用于铲除汽车车身和挡风玻璃上的冰或者雪,可以用于铲除不同情况的雪或者冰。所述除雪铲100包括纵长型的手柄1、与所述手柄1枢转连接的铲头2 以及用于枢转连接所述手柄1和所述铲头2的枢转件3。所述铲头2 为多边形,所述铲头2设有相互连接的若干边,所述若干边之间形成角部,所述若干边中至少有一个的功能与其他不同。在本技术中,所述铲头2设置为三角形,其具有三个边及三个角部。但是,还可以采用其他多边形的铲头2,例如四边形,五边形等。
[0028]请参图1至图4,所述手柄1的前端与所述铲头2枢转连接。所述手柄1呈弧状且其前端设有安装部11及自所述安装部11侧边延伸的操作部12。所述安装部11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111,所述通孔111 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端口112、下端口113以及向内凸伸的台阶部114,所述上端口112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端口113。所述安装部11包括与所述操作部12连接的上端部115及下端部116,所述下端部116安装于所述铲头2内。
[0029]所述操作部12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表面121和下表面122、自所述下表面122向内凹设的凹槽123以及设于所述凹槽123内的若干个肋条124。若干个所述肋条124横纵交错的排列于所述凹槽123内。在本技术中,所述除雪铲100的手柄1中设置有凹槽123即本技术中的手柄1下表面设置为镂空的,是为了减少所述除雪铲100 的重量,以便于在使用时更加的节省力量;同时,在所述凹槽123内设有肋条124,是为了增加所述手柄1的支撑力,使所述除雪铲100 在使用时不容易损坏。在本技术中,还将所述肋条124设置为向下突出的弧形,以与手部握紧除雪铲100时的状态相匹配,从而能够更加有利于握持住所述除雪铲100,方便使用。
[0030]重点请参图7和图8所示,所述铲头2为三角形,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边21、第二边22以及第三边23,所述第一边21、第二边 22以及第三边23之间形成三个角部25。所述铲头2的第一边21组装有长条状的对接条211,所述对接条为热塑性橡胶材料,热塑性橡胶材料为Thermo

Plastic

Rubber material(简称TPR)。所述对接条 211与所述铲头2对接的侧面设有对接腔212,所述对接腔212内设有卡条213。所述铲头2的第一边21设有插接部214,所述插接部 214设有凹口215,所述插接部214插接于对接腔212内,所述卡条 213卡于所述凹口215。
[0031]所述铲头2的第二边22设有锯齿结构,其设有若干个锯齿,可以铲除大面积的比较坚固的雪或者冰。所述第三边23为直线边,所述第三边为直线型的硬质材料边,可以为与铲头2相同材料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类似第一边21的设置方式,采用固定方式组装其他的硬质材料条,以增加第三边23的硬度及耐用性。在本技术中,所述铲头2的第一边21、第二边22和第三边23设置为不同的形状,可以根据积雪情况的不同选择需要使用的边。
[0032]所述铲头2的中心处还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24,所述铲头2 的安装孔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雪铲,包括纵长型的手柄、与手柄可旋转连接的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头为多边形,所述铲头设有相互连接的若干边,所述若干边之间形成角部,所述若干边中至少有一个的功能与其他不相同,旋转所述铲头可任意切换若干所述边和所述角部的角度位置并于任意位置锁定所述铲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雪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头的若干所述边中一第一边组装有长条状的对接条,所述对接条为热塑性橡胶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雪铲,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条与所述铲头对接的侧面设有对接腔,所述铲头的第一边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于对接腔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雪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头的若干所述边还包括一第二边及第三边,所述第二边设有锯齿结构,所述第三边为直线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雪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设有相对的上、下表面,所述下表面设有向内凹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若干根横纵交错的肋条。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雪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设置枢转件,所述铲头的中心处设有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江闵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西美工具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