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88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插头,插座侧壁开设有第一缺口,插座底部开设有两条相对的第一缝隙,插座还包括弹片端子,弹片端子包括一体成型的金手指板和多根弹片,弹片端子插入第一缝隙内,多根弹片延伸至插座内;插头包括一体成型的基座和凸部,基座开设有两个容置槽,容置槽靠近凸部侧壁一侧开设有第二缝隙,插头还包括刀片端子,刀片端子包括接触板和连接部,接触板穿过第二缝隙置于凸部外壁,连接部置于容置槽内,插座口径大于凸部截面,第一缺口宽度大于凸部宽度,插头插入插座内,使接触板和弹片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体积小巧,可实现多角度插接需求,并且可以以高良品率实现插板工序。工序。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大电流连接器对于不同插接方向(即出线方向)的应用场景,普遍采用一至两款插座,搭配对应插头来对接以实现不同出线方向,致使产品开发成本大幅提高,产品生产中易混料造成不良浪费,现场使用时需单独区分造成繁琐,且型号增多提高了上下游厂商的管理成本。
[0003]端子也普遍采用机加工工艺制作的圆形插针及插孔,由于机加工艺会造成对原材料利用率不高,且生产效率偏低而导致产品的材料及加工成本大幅上升,且由于同周长下圆形面积最大,故应用于连接器时占用空间也同样最多,不利于整机的小型化设计。
[0004]另外大电流产品的线缆通常较为粗大,即单位长度下重量相对较重,在与PCB板焊接的插座通常会在塑胶外壳底部另外增加卡扣结构,以实现与PCB板的固定。但通常此类塑胶外壳通常采用耐高温材质,材料韧性较弱,故卡扣结构在插板工序时存在一定卡扣断裂的不良比例,且该不良现象不易无破坏性探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体积小巧,可实现多角度插接需求,并且可以以高良品率实现插板工序。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插头,所述插座呈矩形槽状,所述插座侧壁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插座底部开设有两条相对的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置于插座内部一端设有限位卡块,所述插座还包括弹片端子,所述弹片端子包括一体成型的金手指板和多根弹片,所述弹片端子插入第一缝隙内,且所述金手指板端部顶触限位卡块固定,多根所述弹片延伸至插座内;所述插头包括一体成型的基座和凸部,所述基座开设有两个容置槽,所述容置槽靠近凸部侧壁一侧开设有第二缝隙,所述凸部侧壁设有弹性凸卡,所述插头还包括刀片端子,所述刀片端子包括接触板和连接部,所述接触板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接触板穿过第二缝隙嵌设于凸部外壁,所述弹性凸卡卡入通孔内固定,所述连接部置于容置槽内,所述插座口径大于凸部截面,所述第一缺口宽度大于凸部宽度,所述插头插入插座内,使所述接触板和弹片接触。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片末端设有弯折部。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座内壁开设有两条滑槽,两条所述滑槽分别靠近两条第一缝隙;所述插座还包括支撑端子,所述支撑端子包括板状部和接触部,所述板状部和接触部截面呈V型,所述板状部滑插进入滑槽内,所述接触部顶触弯折部。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触部为多片,所述接触部的宽度大于弹片的宽度。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座侧壁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相对,所
述基座靠近凸部的侧壁设有第一防呆块,所述凸部顶部设有第二防呆块,所述第一防呆块或第二防呆块卡止于第二缺口内。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部侧壁设有第三防呆块,所述第三防呆块卡止于第一缺口。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部侧壁延伸设有两条阻挡条,所述第三防呆块置于两条阻挡条相对的侧面,所述凸部侧壁和两条阻挡条遮盖于插座槽口。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座侧壁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有斜面;所述基座侧壁设有束缚环,所述基座侧壁开设有插缝,所述束缚环和插缝置于基座同一侧壁上;还包括按扣,所述按扣一端插入束缚环内,所述按扣中部设有插条,所述插条垂直于按扣,所述插条插入插缝内固定,所述按扣另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沿斜面划扣于固定块上固定。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金手指板侧壁和板状部侧壁均设有止退卡齿。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为压线端子或者焊线端子中的任一种。
[0016]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的有益效果是:插座呈矩形槽状,插座侧壁开设有第一缺口,插座底部开设有两条相对的第一缝隙,第一缝隙置于插座内部一端设有限位卡块,插座还包括弹片端子,弹片端子包括一体成型的金手指板和多根弹片,弹片端子插入第一缝隙内,且金手指板端部顶触限位卡块固定,多根弹片延伸至插座内,金手指板的金手指部露在插座外部,并与PCB板插接固定,最后通过焊锡进行加固,以提升插板工序的良品率。插头包括一体成型的基座和凸部,基座开设有两个容置槽,容置槽靠近凸部侧壁一侧开设有第二缝隙,凸部侧壁设有弹性凸卡,插头还包括刀片端子,刀片端子包括接触板和连接部,接触板侧壁开设有通孔,接触板穿过第二缝隙嵌设于凸部外壁,弹性凸卡卡入通孔内固定,连接部置于容置槽内。插座口径大于凸部截面,即插头可以沿插座轴向方向插入,使凸部没入插座内,此时接触板和弹片接触导通;与此同时,第一缺口宽度大于凸部宽度,即插头旋转90
°
,使其凸部沿第一缺口侧向卡入插座内,此时接触板和弹片接触导通。最终实现多角度插接需求,采用片式接触的体积小于圆孔接触的体积,进而可以广泛用于小空间的电连接应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90
°
插入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180
°
插入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插座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插座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插座截面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弹片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支撑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插头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插头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插头截面图。
[0028]图12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插头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插头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4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刀片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5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按扣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6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90
°
插入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7是本专利技术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180
°
插入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一种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包括插座10和插头20。
[0035]请参考图1

7,插座10呈矩形槽状,插座10侧壁开设有第一缺口11,插座10底部开设有两条相对的第一缝隙15,第一缝隙15置于插座10内部一端设有限位卡块151,插座10还包括弹片端子13,弹片端子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所述插座呈矩形槽状,所述插座侧壁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插座底部开设有两条相对的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置于插座内部一端设有限位卡块,所述插座还包括弹片端子,所述弹片端子包括一体成型的金手指板和多根弹片,所述弹片端子插入第一缝隙内,且所述金手指板端部顶触限位卡块固定,多根所述弹片延伸至插座内;插头,所述插头包括一体成型的基座和凸部,所述基座开设有两个容置槽,所述容置槽靠近凸部侧壁一侧开设有第二缝隙,所述凸部侧壁设有弹性凸卡,所述插头还包括刀片端子,所述刀片端子包括接触板和连接部,所述接触板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接触板穿过第二缝隙嵌设于凸部外壁,所述弹性凸卡卡入通孔内固定,所述连接部置于容置槽内,所述插座口径大于凸部截面,所述第一缺口宽度大于凸部宽度,所述插头插入插座内,使所述接触板和弹片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末端设有弯折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内壁开设有两条滑槽,两条所述滑槽分别靠近两条第一缝隙;所述插座还包括支撑端子,所述支撑端子包括板状部和接触部,所述板状部和接触部截面呈V型,所述板状部滑插进入滑槽内,所述接触部顶触弯折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泉许公杰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尼索科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