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车辆传动轴维修机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80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种车辆传动轴维修机具,包括机架、外壳、操作杆、蜗杆、锥齿轮A、锥齿轮B和涡轮,外壳通过伸缩结构与机架连接,操作杆、锥齿轮A、涡轮通过滚动轴承与外壳连接,蜗杆容于外壳内并与操作杆固定,每对涡轮分列布置于蜗杆左右两侧并且涡轮与蜗杆相互啮合,每个涡轮与锥齿轮B固定连接,锥齿轮A与锥齿轮B相互啮合,每个锥齿轮A上螺接有顶杆,每对锥齿轮A上相应的每对顶杆用于夹持待维修的特种车辆传动轴。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对大尺寸工件的多个部位进行夹持,通过转动操作杆实现了对工件同步夹持或松脱,使工件受力更均匀,工件夹持更稳定可靠,通过伸缩机构能对工件夹持高度进行调整,方便了维修工作。方便了维修工作。方便了维修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种车辆传动轴维修机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修工艺装备
,特别是一种特种车辆传动轴维修机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损坏,对其进行维修时,通常采用整车架起维修,或者将单个的零件拆卸下来进行维修,而将整车架起维修常常采用维修台进行维修操作,方案比较成熟,但是将单个的零件拆卸下来进行维修,维修起来相对没有那么方便。目前对于零件的维修通常采用手动对零件进行稳定,以对零件进行维修,在对一些质量和体积比较大的零件进行维修时,通过手扶常常比较的费力,并且容易导致零件不够稳定,从而给零件维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且增加了零件的损坏几率,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300517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配件维修工装,包括三角底座、螺纹夹持杆和固定座,所述三角底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伸缩结构用于调节底固定座的高度,且所述固定座与伸缩结构远离三角底座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远离三角底座的一侧面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边板,且两个所述边板靠近固定座的两端设置。采用该专利文献记载的技术方案,一般适用于对外形尺寸较小的特种车辆传动轴进行装夹,而汽车上的各种大尺寸配件则难以适用,装夹不稳定,并且虽然能够对装夹的待维修特种车辆传动轴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但由于左右两侧并非同步调节,容易对待维修特种车辆传动轴产生偏载夹持力,使待维修特种车辆传动轴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特种车辆传动轴维修机具。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特种车辆传动轴维修机具,包括机架、外壳、操作杆、蜗杆、多对锥齿轮A、多对锥齿轮B和多对涡轮,所述外壳通过伸缩结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操作杆、锥齿轮A、涡轮分别通过使用滚动轴承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蜗杆容纳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外部,每对涡轮分列布置于所述蜗杆左右两侧并且所述涡轮与蜗杆相互啮合,每个涡轮还与所述锥齿轮B一一对应地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A与锥齿轮B一一对应地相互啮合,每个锥齿轮A上还螺接有顶杆,每对锥齿轮A上相应的每对顶杆用于夹持待维修的特种车辆传动轴。
[0006]所述锥齿轮A与锥齿轮B两轴交角为90
°

[0007]所述锥齿轮A与锥齿轮B传动比为:(2~3):1。
[0008]所述操作杆末端还固定连接有手轮,并且手轮布置于所述外壳外部。
[0009]所述伸缩结构包括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液压缸体以及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的活塞杆,活塞杆与液压缸体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连接。
[0010]所述伸缩结构数量为多个,多个伸缩结构沿着所述机架长度方向按照线性阵列均匀布置。
[0011]每对顶杆彼此相对対置的两端还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盘。
[0012]所述定位盘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0013]所述涡轮数量为偶数对,并且多对涡轮沿着所述机架长度方向按照线性阵列均匀布置。
[0014]所述机架是采用矩形钢管焊接制成。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多对锥齿轮A上相应的多对顶杆对待维修的特种车辆传动轴进行夹持,能够对大尺寸工件的多个部位进行夹持,使工件夹持更稳定,尤其适用于长条状大尺寸特种车辆传动轴,通过转动操作杆使每对涡轮相向转动,继而经过锥齿轮传动机构使每对顶杆能够同时相向靠近或同时相互背离,完成对工件的夹持或松脱,从而使作用在工件上的夹持力更均匀,使工件夹持更稳定可靠,防止工件受偏载夹持力而受损,此外,通过伸缩结构可以对工件相对于地面的夹持高度进行调整,使工件置于操作人员便于操作的位置,为维修工作提供了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
[0018]图中:1

机架,2

外壳,3

操作杆,4

蜗杆,5

锥齿轮A,6

锥齿轮B,7

涡轮,8

伸缩结构,9

顶杆,10

手轮,81

液压缸体,82

活塞杆,11

定位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0]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特种车辆传动轴维修机具,包括机架1、外壳2、操作杆3、蜗杆4、多对锥齿轮A5、多对锥齿轮B6和多对涡轮7,外壳2通过伸缩结构8安装于机架1上,操作杆3、锥齿轮A5、涡轮7分别通过使用滚动轴承与外壳2连接,操作杆3的一端与蜗杆4固定连接并且蜗杆4容纳于外壳2内,操作杆3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2外部,每对涡轮7分列布置于蜗杆4左右两侧并且涡轮7与蜗杆4相互啮合,每个涡轮7还与锥齿轮B6一一对应地同轴固定连接,锥齿轮A5与锥齿轮B6一一对应地相互啮合,每个锥齿轮A5上还螺接有顶杆9,每对锥齿轮A5上相应的每对顶杆9用于夹持待维修的特种车辆传动轴。
[0021]进一步地,优选锥齿轮A5与锥齿轮B6两轴交角为90
°
锥齿轮A5与锥齿轮B6传动比为:(2~3):1。操作杆3末端还固定连接有手轮10,并且手轮10布置于外壳2外部。
[0022]另外,伸缩结构8包括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液压缸体81以及与外壳2固定连接的活塞杆82,活塞杆82与液压缸体81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连接。伸缩结构8数量为多个,多个伸缩结构8沿着机架1长度方向按照线性阵列均匀布置。
[0023]此外,每对顶杆9彼此相对対置的两端还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盘11。定位盘11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涡轮7数量为偶数对,并且多对涡轮7沿着机架1长度方向按照线性阵列均匀布置。外壳2是采用厚度不小于2.5mm的碳素结构钢板经过冷冲压、折弯、焊接工序后制成。蜗杆4与涡轮7传动比为1:20~1:10。机架1是采用矩形钢管焊接制成。
[0024]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多对锥齿轮A上相应的多对顶杆对待维修的特种车辆传动轴进行夹持,能够对大尺寸工件的多个部位进行夹持,使工件夹持更稳定,尤其适用
于长条状大尺寸特种车辆传动轴,通过转动操作杆使每对涡轮相向转动,继而经过锥齿轮传动机构使每对顶杆能够同时相向靠近或同时相互背离,完成对工件的夹持或松脱,从而使作用在工件上的夹持力更均匀,使工件夹持更稳定可靠,防止工件受偏载夹持力而受损,此外,通过伸缩结构可以对工件相对于地面的夹持高度进行调整,使工件置于操作人员便于操作的位置,为维修工作提供了便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车辆传动轴维修机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外壳(2)、操作杆(3)、蜗杆(4)、多对锥齿轮A(5)、多对锥齿轮B(6)和多对涡轮(7),所述外壳(2)通过伸缩结构(8)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操作杆(3)、锥齿轮A(5)、涡轮(7)分别通过使用滚动轴承与所述外壳(2)连接,所述操作杆(3)的一端与所述蜗杆(4)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蜗杆(4)容纳于所述外壳(2)内,所述操作杆(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2)外部,每对涡轮(7)分列布置于所述蜗杆(4)左右两侧并且所述涡轮(7)与蜗杆(4)相互啮合,每个涡轮(7)还与所述锥齿轮B(6)一一对应地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A(5)与锥齿轮B(6)一一对应地相互啮合,每个锥齿轮A(5)上还螺接有顶杆(9),每对锥齿轮A(5)上相应的每对顶杆(9)用于夹持待维修的特种车辆传动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车辆传动轴维修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A(5)与锥齿轮B(6)两轴交角为90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车辆传动轴维修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A(5)与锥齿轮B(6)传动比为:(2~3):1。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森梧丁锡勇吴顺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