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873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用于为桥梁梁端进行加热的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连接有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连接有光伏发电设备;所述加热部一端与所述储能装置之间连接有水感应信号控制的第一控制部,另一端与所述储能装置之间连接有温度信号控制的第二控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桥梁梁端冰凌进行了有效预防,利用光伏发电设备提供的电能为系统提供能量,降低了对城市用电的影响,同时,通过温度和水感应信号同时控制系统的启动,实现了对桥梁梁端冰凌的精准预防,在实现耗能最低的基础上,保证了对冰凌的有效预防。的有效预防。的有效预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新建桥梁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市民出行,缓解交通压力,城市高架桥也大量修建;高架桥伸缩缝排水问题屡见不鲜,虽然在伸缩缝处设置导流管将伸缩缝处雨水引入桥梁纵向排水管中;但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伸缩缝排水管都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有排水不畅的现象,导致伸缩缝处积水只能通过桥梁伸缩缝槽口滴向桥下。
[0003]城市高架桥为市政桥梁,其主要功能为缓解市内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因此城市高架桥下多为市政道路,当天气寒冷季节,并融水通过伸缩缝槽口向桥下滴,会出现结冰现象,形成冰凌,气温变暖时冰凌与混凝土相接部位融化,导致冰凌脱落,砸向桥下,危及行人及行车安全,轻者造成行人心理恐慌,重者造成车毁人亡。
[0004]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防冰凌装置均以机械防除冰的方式为主,机械结构复杂且会有一定的噪音产生,也有通过加热的方式进行防除冰的,但是大多数是对整个路面进行防除冰的方案;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针对桥梁梁端冰凌进行预防的系统,并且没有考虑防除冰过程中对耗能控制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针对桥梁梁端冰凌进行了有效预防,利用光伏面板提供的电能为系统提供能量,降低了对城市用电的影响,同时,通过温度和水感应信号同时控制系统的启动,实现了对桥梁梁端冰凌的精准预防,在实现耗能最低的基础上,保证了对冰凌的有效预防。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包括用于为桥梁梁端进行加热的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连接有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连接有光伏发电设备;
[0008]所述加热部一端与所述储能装置之间连接有水感应信号控制的第一控制部,另一端与所述储能装置之间连接有温度信号控制的第二控制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部为碳纤维发热束,设置在桥梁梁端下侧;所述碳纤维发热束外部设置有保护盖。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部至少包括水感应器,所述水感应器设置在桥梁梁端的伸缩缝与导流管交汇处。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部至少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桥梁梁端下侧,用于检测环境温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储能装置设置在桥梁中间位置的下端内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储能装置至少包括相互连接的蓄电池和稳压装置;所述稳压装置与所述光伏发电设备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加热部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光伏发电设备至少包括太阳能光伏面板,所述太阳能光伏面板设置在桥梁两侧的路灯线杆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储能装置还连接于所述路灯线杆上的路灯。
[0016]进一步的,至少一组对称设置的路灯线杆上的太阳能光伏面板与所述稳压装置连接。
[001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控制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8]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控制方法,采用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包括:
[0019]太阳能光伏面板与市政路灯设置于一体,用于收集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
[0020]稳压装置将太阳能光伏面板转化的不稳定电能调解为稳定电能;
[0021]蓄电池用于储存稳压装置调解后的稳定电能;
[0022]蓄电池在夜间或阴雨天为市政路灯供电,用于市政照明;
[0023]蓄电池为伸缩缝端部设置的碳纤维发热束供电,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避免结冰形成冰凌;
[0024]水感应器监测伸缩缝端部有水流过时,第一控制部控制加热部一端与储能装置连通,温度传感器监测环境温度达到零摄氏度以下时,第二控制部控制加热部另一端与储能装置连通,碳纤维发热束开始工作,提供热能。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本专利技术针对桥梁梁端冰凌进行了有效预防,利用光伏发电设备提供的电能为系统提供能量,降低了对城市用电的影响,同时,通过温度和水感应信号同时控制系统的启动,实现了对桥梁梁端冰凌的精准预防,在实现耗能最低的基础上,保证了对冰凌的有效预防。
附图说明
[0027]构成本实施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系统组件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伸缩缝端部形成冰凌时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图3的A

A断面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3]其中,1、加热部,2、防护盖,3、护栏,4、导线,5、蓄电池,6、桥梁,61、伸缩缝,62、泄水管,63、排水管,64、导流管,65、冰凌,7、路灯线杆,8、太阳能光伏面板,9、温度传感器,10、水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5]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6]实施例1:
[003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包括用于为桥梁梁端进行加热的加热部1,所述加热部1连接有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连接有光伏发电设备;
[0038]所述加热部一端与所述储能装置之间连接有水感应信号控制的第一控制部,另一端与所述储能装置之间连接有温度信号控制的第二控制部;
[0039]可以理解的,所述加热部与所述储能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部可以通过控制器以及连接到控制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开关实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导线上,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闭合受控制器的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闭合决定导线的导通和断开;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依据温度信号是否已近超过预设值来决定是否对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进行控制;
[0040]同理,可以理解的,所述加热部与所述储能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部可以通过控制器以及连接到控制上的水感应器和第二控制开关实现,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导线上,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闭合受控制器的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闭合决定导线的导通和断开;控制器接收水感应器的信号,并依据是否水感应信号来决定是否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为桥梁梁端进行加热的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连接有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连接有光伏发电设备;所述加热部一端与所述储能装置之间连接有水感应信号控制的第一控制部,另一端与所述储能装置之间连接有温度信号控制的第二控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为碳纤维发热束,设置在桥梁梁端下侧;所述碳纤维发热束外部设置有保护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部至少包括水感应器,所述水感应器设置在桥梁梁端的伸缩缝与导流管交汇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部至少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桥梁梁端下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设置在桥梁中间位置的下端内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梁端防冰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至少包括相互连接的蓄电池和稳压装置;所述稳压装置与所述光伏发电设备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加热部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常泽徐召张玉涛白光耀赵洪蛟管锡琨高雪磊王洺鑫马雪媛纪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