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式排涝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50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式排涝泵,涉及抗洪排涝用泵领域。一种应急式排涝泵包括包括凸轮转子泵、液压马达和减速机,凸轮转子泵通过减速机与液压马达连接,液压马达设有进油口和回油口,凸轮转子泵包括泵壳体、从动转子和主动转子,泵壳体设有从动转子和主动转子,从动转子和主动转子分别设有从动轴和主动轴,从动转子和主动转子分别套设于从动轴和主动轴,从动转子与主动转子相互啮合,从动转子与主动转子的外缘均与泵壳体的内壁为运动密封接触,采用斜轴式柱塞马达进行直接带动运转,能够快速启动自吸过程,对抗洪排涝有着特别意义,而且既可以深入水下工作,也能使其在陆地工作,局限性要求较低。局限性要求较低。局限性要求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式排涝泵


[0001]本技术涉及抗洪排涝用泵领域,特别涉及应急排涝两用泵。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的发展,城市变成了水泥城市,地铁、高铁、地下空间、桥梁涵洞、交通隧道等设施或结构不断涌现,这些设施或结构的数量与面积也逐年增加,同时,现代城市的发展也面临着市政抗洪排涝的严峻压力,因此急需大量的应急排涝设备,特别是移动式应急排涝设备。
[0003]现有的移动式应急排涝设备大多采用车载柴油机驱动离心式自吸泵的模式,个别设备采用柴油发电机驱动潜水泵的模式,前者的自吸泵在开机前在泵体内事先注有一定量的水,开机后依靠自吸泵的自吸排气能力排尽吸入管路中的空气,仅能在地面上进行排水,后者的潜水泵需潜入水中工作,液位液位低时很难正常工作,目前的离心泵不具备同时进行水陆两用工作的能力,需要区分使用。
[0004]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应急排涝设备中应用的排涝泵具有高效排涝、启动时间更短且适应性更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快速启动且适应能力更强的应急式排涝泵。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式排涝泵,包括凸轮转子泵、液压马达和减速机,凸轮转子泵通过减速机与液压马达连接,液压马达设有进油口和回油口,凸轮转子泵包括泵壳体、从动转子和主动转子,泵壳体设有从动转子和主动转子,从动转子和主动转子分别设有从动轴和主动轴,从动转子和主动转子分别套设于从动轴和主动轴,从动转子与主动转子相互啮合,从动转子与主动转子的外缘均与泵壳体的内壁为运动密封接触;
[0007]从动轴与主动轴对应设置,且在同一侧分别套设有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为一对直径相等的同步齿轮,动力由主动齿轮传递给从动齿轮。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动转子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从动转子同步转动,使得主动转子与从动转子与泵壳体之间形成相对封闭的腔体,该腔体内的液体随着转子的旋转,被从入口的低压区输送至高压区,主动转子与从动转子互相啮合的齿面则将低压区与高压区隔离开来,从而实现了液体的输送。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减速机包括减速器壳体、高速齿轮、低速齿轮和减速器轴,高速齿轮和低速齿轮相互啮合且设于减速器壳体,高速齿轮套设于减速器轴,低速齿轮套设于主动轴,减速器轴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轮转子泵两侧分别设有入口转接器和出口转接器,入口转接器和出口转接器分别与凸轮转子泵的两侧相连通。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入口转接器和出口转接器均为长方形箱体结构,入口转接器和出口转接器的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外接管道的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分别设有与入口转接器和出口转接器的内腔连通的进水口和排水口。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轮转子泵为容积式泵,液压马达为斜轴式柱塞液压马达,从动转子和主动转子均为三齿结构。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动转子和主动转子表面覆设耐磨橡胶层,以增强耐磨性和密封性,泵壳体内表面喷涂有SiC层,以增强耐磨性。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动齿轮、主动齿轮、高速齿轮和低速齿轮的齿形均采用人字齿。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动转子和主动转子的齿形型线为圆弧和摆线形成的复合曲线。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应急式排涝泵,具有容积式泵的相关特征,压力较高,具有很强的自吸与干吸能力,自吸时间短,自吸高度大;能达到很高压力,压力变化几乎不影响流量,因而能提供恒定的流量;采用斜轴式柱塞马达进行直接带动运转,能够快速启动自吸过程,对抗洪排涝有着特别意义,而且既可以深入水下工作,也能使其在陆地工作,局限性要求较低;内部过流通道较大,可以应对抗洪排涝中的各种水质情况,不会出现砂砾堵塞的情况,适应性强,还可显著地改善流量的不均匀性;能最大限度排尽现场积水,适于不同的工况及场合。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凸轮转子泵;2、液压马达;3、减速机;4、入口转接器;5、出口转接器;101、泵壳体;102、从动转子;103、主动转子;104、从动轴;105、主动轴;106、从动齿轮;107、主动齿轮;300、减速器壳体;301、高速齿轮;302、低速齿轮;303、减速器轴;401、进水口;402、进口接头;501、排水口;502、出口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如图1至2所示,一种应急式排涝泵,包括凸轮转子泵1、液压马达2和减速机3,凸轮转子泵1通过减速机3与液压马达2连接,液压马达2设有进油口和回油口,凸轮转子泵1包括泵壳体101、从动转子102和主动转子103,泵壳体101设有从动转子102和主动转子103,从动转子102和主动转子103分别设有从动轴104和主动轴105,从动转子102和主动转子103分别套设于从动轴104和主动轴105,从动转子102与主动转子103相互啮合,从动转子102与主动转子103的外缘均与泵壳体101的内壁为运动密封接触;
[0023]从动轴104与主动轴105对应设置,且在同一侧分别套设有从动齿轮106和主动齿轮107,从动齿轮106和主动齿轮107为一对直径相等的同步齿轮,动力由主动齿轮107传递给从动齿轮106。
[0024]主动转子10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从动转子102同步转动,使得主动转子103与从动
转子102与泵壳体101之间形成相对封闭的腔体,该腔体内的液体随着转子的旋转,被从入口的低压区输送至高压区,主动转子103与从动转子102互相啮合的齿面则将低压区与高压区隔离开来,从而实现了液体的输送。
[0025]减速机3包括减速器壳体300、高速齿轮301、低速齿轮302和减速器轴303,高速齿轮301和低速齿轮302相互啮合且设于减速器壳体300,高速齿轮301套设于减速器轴303,低速齿轮302套设于主动轴105,减速器轴303与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连接。
[0026]凸轮转子泵1两侧分别设有入口转接器4和出口转接器5,入口转接器4和出口转接器5分别与凸轮转子泵1的两侧相连通。
[0027]入口转接器4和出口转接器5均为长方形箱体结构,入口转接器4和出口转接器5的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外接管道的进口接头402和出口接头502,进口接头402和出口接头502分别设有与入口转接器4和出口转接器5的内腔连通的进水口401和排水口501。
[0028]凸轮转子泵1为容积式泵,液压马达2为斜轴式柱塞液压马达,从动转子102和主动转子103均为三齿结构。
[0029]从动转子102和主动转子103表面覆设耐磨橡胶层,以增强耐磨性和密封性,泵壳体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式排涝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轮转子泵(1)、液压马达(2)和减速机(3),所述凸轮转子泵(1)通过减速机(3)与液压马达(2)连接,所述液压马达(2)设有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凸轮转子泵(1)包括泵壳体(101)、从动转子(102)和主动转子(103),所述泵壳体(101)设有所述从动转子(102)和主动转子(103),所述从动转子(102)和主动转子(103)分别设有从动轴(104)和主动轴(105),所述从动转子(102)和主动转子(103)分别套设于从动轴(104)和主动轴(105),所述从动转子(102)与主动转子(103)相互啮合,所述从动转子(102)与主动转子(103)的外缘均与泵壳体(101)的内壁为运动密封接触;所述从动轴(104)与主动轴(105)对应设置,且在同一侧分别套设有从动齿轮(106)和主动齿轮(1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式排涝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3)包括减速器壳体(300)、高速齿轮(301)、低速齿轮(302)和减速器轴(303),所述高速齿轮(301)和低速齿轮(302)相互啮合且设于所述减速器壳体(300),所述高速齿轮(301)套设于减速器轴(303),所述低速齿轮(302)套设于所述主动轴(105),所述减速器轴(303)与所述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铭坚杨武王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容积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