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电连接器的端子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36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的端子结构改良,该端子断面是呈一匚形槽,包括由上横向接触部(10),下横向固定部(11)及中间纵向连接部(13)所构成,其特征是:在该上横向接触部(10)的近前缘处设有一由四侧面渐次向上倾斜突起的圆球形接触头(101),而在其下横向固定部(11)的近前缘处设有一向下突起的圆弧形焊接面(111),及在该中间纵向连接部(13)的双侧上设有一对向外突起的倒刺(131)。(*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子卡电连接器的端子结构改良
本技术涉及电器类,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卡电连接器的端子结构改良,它是在横向接触部的近前缘设一由四侧面渐次向上倾斜突起的圆球形触头,在下横向固定部近前缘处设有一向下突起的圆弧形焊接面。技术背景    传统的电子卡电连接器的端子其上横向接触部,只设成单向的突起形式,当电子卡插入角度偏斜时,易造成端子损伤,其与所属的槽孔插套后,由于固定性不良,故容易滑脱,此外,其下横向固定部的平直端面在与电路板焊接时,锡膏易挤出,影响产品的质量。具体内容本技术针对上述传统的电子卡电连接器所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确保电子卡不定向插套时,端子不受损的良好接触,及确保其与槽孔的定位不会滑脱,并且焊接的锡膏不会溢出;其结构是在上横向接触部的近前缘处设有一由四侧面渐次向上倾斜突起的圆球形接触头,在下横向固定部的近前缘处设有一向下突起的圆弧形焊接面,在中间纵向连接部的双侧上设有一对向外突起的倒刺;此种结构由于藉其圆球形接触的圆滑表面,可接受不定向插套的电子卡,此时其倒刺被紧密地卡制于槽孔的内壁上无法自槽孔滑脱,而圆弧形焊接面与下横向固定部的底侧端面的间隙空间,在与电路板焊接时,防止锡膏被挤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至图4为本技术的显示电子卡由横向插套的动作示意图。图5至图7为本技术的显示电子卡由横向插入后的压合示意图。图8至图10为本技术的显示电子卡侧向插入后的动作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为端子、11为下横向固定部、111为圆弧形焊接面、2为本体、131为倒刺、101为球形接触头、3为电子卡、13为中间纵向连接部、10为上横向接触部、20为槽孔。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端子1在其上横向接触部10的近前缘处设有一由四-->侧面渐次向上倾斜突起的圆球形接触头101,而在其下横向固定部11的近前缘处设有一向下突起的圆弧形焊接面111,及在其中间纵向连接部13的双侧上设有一对向外突起的倒刺131;如此,端子1由下向上置入本体2的槽孔20时,其圆球形接触头101凸出于槽孔20上,同时以其倒刺131卡制于槽孔20的内壁定位住,而其圆弧形焊接面111与下横向固定部11的底侧端面的间隙空间,提供在与电路板焊接时的焊接空间,防止锡膏被挤出。如附图2至附图4所示,当电子卡3由本体2横向插入时,端子1的具上、下压合弹性作用可顺势由其圆球形接触头101四侧的倾斜面推顶至圆球形接触头101的光滑表面良好接触,端子1复以弹性回复力,向上顶持住电子卡3防止其滑脱(配合附图5至附图7所示)。又如附图5至附图10所示,由于本技术的圆球形接触头101的万向圆滑特性,使得电子卡3也可由本体2侧向插入时,电子卡3不会因锐角阻力有损伤端子1的情况。如附图11所示,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的端子结构改良,该端子断面是呈一匚形槽,包括由上横向接触部(10),下横向固定部(11)及中间纵向连接部(13)所构成,其特征是:在该上横向接触部(10)的近前缘处设有一由四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凰洲
申请(专利权)人: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