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尺装置、双定位拉直机和单定位拉直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8199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尺装置,包括:安装座、立架和探测构件。所述立架设有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的转动部,所述安装座还设有转动驱动单元,所述转动驱动单元设有与所述立架传动连接、并使所述立架绕所述转动部转动的转动驱动端。所述探测构件与所述立架连接,所述探测构件设有导电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定尺装置,通过转动驱动单元带动立架转动,使得探测构件翻转伸出,探测构件上的导电体触碰到铝型材时能够形成导电通路,以此来判断定尺装置与铝型材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使用上述定尺装置的一种单定位拉直机和一种双定位拉直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铝型材加工生产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铝型材加工生产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铝型材加工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尺装置、双定位拉直机和单定位拉直机


[0001]本技术涉及铝型材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定尺装置。还涉及一种双定位拉直机和一种单定位拉直机。

技术介绍

[0002]型材胚料由于铝棒原料尺寸差异、挤压热变形、牵引送料误差等原因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尺寸差异。而对于起矫直作用的拉直机来说,能在合适的位置夹住胚料两端是型材矫直的前提。
[0003]型材胚料两端的距离较远,传统技术中,需要人工目视调整拉直机两个钳口的位置,十分费时费力,尤其是单人操作时,操作人员需要移动很长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另一个钳口。现有技术中,有通过光电开关来对型材胚料的两端进行检测从而进行调整的,而普通的光电开关对于异形截面的型材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光电开关还会对型材胚料的输送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定尺装置,包括:安装座、立架和探测构件;所述立架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200);立架(300),所述立架(300)设有与所述安装座(200)转动连接的转动部(310),所述安装座(200)设有转动驱动单元(210),所述转动驱动单元(210)设有与所述立架(300)传动连接、并使所述立架(300)绕所述转动部(310)转动的转动驱动端;探测构件(400),所述探测构件(400)与所述立架(300)连接,所述探测构件(400)设有导电体(4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300)的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转动部(310)和所述探测构件(400)分别设于所述立架(300)的相背两侧,所述转动驱动端设于所述转动部(310)与探测构件(40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构件(400)还包括安装悬臂(420)和绝缘条(430),所述安装悬臂(420)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导电体(410)设于所述安装悬臂(420)的下侧,所述安装悬臂(420)的一端设有连接部(421),所述连接部(421)与所述立架(300)连接,所述绝缘条(430)设于所述安装悬臂(420)和导电体(410)之间,所述安装悬臂(420)和导电体(410)分别与所述绝缘条(430)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安装悬臂(420)和导电体(410)互不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410)呈矩形的扁平板状,所述导电体(410)的下端设有石墨条(411),所述石墨条(411)沿所述导电体(410)的下边缘延伸设置,所述绝缘条(430)为软质绝缘材料制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300)和探测构件(400)之间设有连接杆(500)和翻转驱动构件(320),所述连接杆(500)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连接杆(5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探测构件(400)和立架(300)铰接,两条所述连接杆(500)呈上下设置且相互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尺装置还包括基座(100),所述安装座(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考迈托佛山挤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