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醛肟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88113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醛肟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醛肟类化合物,具有如式(Ⅰ)或式(Ⅱ)所示结构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醛肟类化合物,具有由苯环上的羟基与肟基组成的分子内配体,该分子内配体对铜铁矿物具有选择性的吸附特征,能选择性的与矿物晶体表面上的定位离子发生化学吸附,进而可作为捕收剂实现铜铁矿物的高效浮选,可得到高品质铜精矿,且药剂用量消耗小。且药剂用量消耗小。且药剂用量消耗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醛肟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浮选药剂及其制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醛肟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背景
[0002]在目前的选矿技术范围内,氧化铜矿石的处理方法包括浮选法、化学法和选冶联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化学试剂、能源和环境影响等因素,浮选是处理氧化铜经济最为实惠、技术最成熟的技术。
[0003]目前针对氧化铜矿的捕收剂已有一些研究。例如,螯合铜铁试剂邻菲罗啉,苯甲羟肟酸铅和乙醇胺的混合物,苯甲羟肟酸、异丙黄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等对氧化铜矿均具有一定的捕收效果。但这些捕收剂并不适应于铜铁矿物,特别是高铁氧化矿石分离。这主要是因为:这类捕收剂对铁离子和铁矿物具有高度亲和性。在不使用抑制剂、弱碱的情况下,使用上述两种类型的药剂会使铜矿物和铁矿物同时上浮,难以实现高效分离。
[0004]已有专利一种高泥质铁质难处理氧化铜矿的回收方法公开了选用苯甲羟肟酸和戊基黄药为捕收剂,硫酸铵和硫化钠为活化剂,通过对高泥铁质难处理氧化铜矿进行优先快速浮选,分段浮选和物理方法磁选,得到3种铜精矿产品。该选矿工艺解决了全堆浸工艺,渗透性性差,浸出率低,耗酸高,中和石灰消耗高等问题。然而羟肟酸类药剂对于铁矿的作用较强,将其应用于该类型的铜矿时,存在调整剂消耗大、精矿品位不足的缺点。
[0005]因此,需要开发适合于铜铁矿物浮选分离的高选择性捕收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醛肟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醛肟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醛肟类化合物具有由苯环上的羟基与肟基组成的分子内配体,该分子内配体对铜铁矿物具有选择性的吸附特征,能选择性的与矿物晶体表面上的定位离子发生化学吸附,进而可作为捕收剂实现铜铁矿物的高效浮选,可得到高品质铜精矿,且药剂用量消耗小。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醛肟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醛肟类化合物作为捕收剂在选矿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铁矿物的选矿方法。
[0010]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醛肟类化合物,具有如式(Ⅰ)或式(Ⅱ)所示结构式:
[0012][0013]式(Ⅰ)所示的醛肟类化合物即2

羟基
‑1‑
萘甲醛肟;式(Ⅱ)所示的醛肟类化合物即2

羟基
‑3‑
甲氧基

苯甲醛肟。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醛肟类化合物,具有由苯环上的羟基与肟基组成的分子内配体,该分子内配体对铜铁矿物具有选择性的吸附特征,能选择性的与矿物晶体表面上的定位离子发生化学吸附,进而可作为捕收剂实现铜铁矿物的高效浮选,可得到高品质铜精矿,且药剂用量消耗小。
[0015]上述醛肟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1:将2

羟基萘甲醛、羟胺溶液和碱性物质混合,反应,即得式(Ⅰ)所示醛肟类化合物;
[0017]S12:将邻甲氧基香兰素、羟胺溶液和碱性物质混合,反应,即得式(Ⅱ)所示醛肟类化合物。
[0018]优选地,S11中所述溶剂为甘油、乙二醇、乙醇或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9]优选地,S11中所述反应的反应时间为5~20分钟。
[0020]优选地,S11中所述碱性物质为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其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1]优选地,S11中所述2

羟基萘甲醛和羟胺的摩尔比为1:(1.1~1.2)。
[0022]优选地,S11中所述反应的具体过程为:将2

羟基萘甲醛和羟胺溶液混合,研磨,并在研磨过程中滴加碱性物质,反应,即得。
[0023]更为优选地,所述羟胺溶液通过如下过程制备得到:向盐酸羟胺、硫酸羟胺或其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性物质至pH为中性,即得羟胺溶液。
[0024]优选地,S12中所述溶剂为甘油、乙二醇、乙醇或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5]优选地,S12中所述反应的反应时间为5~20分钟。
[0026]优选地,S12中所述碱性物质为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其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7]优选地,S12中所述邻甲氧基香兰素、羟胺溶液中羟胺的摩尔比为1:(1.1~1.2)。
[0028]优选地,S12中所述反应的具体过程为:将邻甲氧基香兰素和羟胺溶液混合,研磨,并在研磨过程中滴加碱性物质,反应,即得。
[0029]更为优选地,所述羟胺溶液通过如下过程制备得到:向盐酸羟胺、硫酸羟胺或其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性物质至pH为中性,即得羟胺溶液。
[0030]上述醛肟类化合物作为捕收剂在选矿中的应用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31]优选地,所述选矿中的矿石为铜铁矿物。进一步优选为高铁氧化铜矿。
[0032]一种铜铁矿物的选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3]S21:将氧化铜矿的原矿分级、磨矿至总细度不高于0.074mm的矿料浓度为70%~
80%;
[0034]S22:加入调整剂、抑制剂、权利要求1所述醛肟类化合物和起泡剂并调浆至矿浆重量浓度为20%~30%,粗选得铜精矿。
[0035]优选地,S22中所述调整剂为碳酸钠、石灰、氢氧化钠或硫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6]优选地,S22中所述调整剂的用量200

3000g/t(以原矿计,下同)。
[0037]优选地,S22中所述抑制剂为水玻璃或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0038]更为优选地,所述抑制剂为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水玻璃的用量为200

500g/t,六偏磷酸钠的用量为150~350g/t。
[0039]优选地,S22中所述捕收剂的用量为捕收剂5

600g/t。
[0040]优选地,S22中所述起泡剂为甲基异丙基甲醇。
[0041]优选地,S22中所述起泡剂的用量为50~100g/t。
[0042]优选地,S22中所述粗选的时间为1~5分钟。
[00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醛肟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醛肟类化合物具有由苯环上的羟基与肟基组成的分子内配体,该分子内配体对铜铁矿物具有选择性的吸附特征,能选择性的与矿物晶体表面上的定位离子发生化学吸附,进而可作为捕收剂实现铜铁矿物的高效浮选,可得到高品质铜精矿,且药剂用量消耗小。
附图说明
[0045]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铁氧化铜浮选工艺流程图;
[0046]图2为2

羟基
‑3‑
甲氧基苯甲醛肟的红外谱图;
[0047]图3为2

羟基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醛肟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Ⅰ)或式(Ⅱ)所示结构式:2.权利要求1所述醛肟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1:将2

羟基萘甲醛、羟胺和碱性物质混合,机械研磨反应,即得式(Ⅰ)所示醛肟类化合物;S12:将邻甲氧基香兰素、羟胺溶液和碱性物质混合,机械研磨反应,即得式(Ⅱ)所示醛肟类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1中所述溶剂为甘油、乙二醇、乙醇或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S12中所述溶剂为甘油、乙二醇、乙醇或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1中所述反应的反应时间为5~20分钟;S12中所述反应的反应时间为5~20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1中所述碱性物质为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其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S12中所述碱性物质为选自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方旭周晓彤林日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