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准电压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基准电压源。
技术介绍
[0002]基准电压源是模拟电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串联型稳压电路、A/D和D/A转化器等提供基准电压,也是大多数传感器的稳压供电电源或激励源参阅。图1,图1是目前常见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其包括运算放大器OP1和用于产生基准电压的电流镜,电流镜由PMOS管P11、P12、P13构成,运算放大器OP1主要用于钳位作用。如图2所示,现有的运算放大器OP的实现电路中,由两级运算放大器构成,其中PMOS管P21、P22和NMOS管N21、N22组成第一级放大器,NMOS管N23为第二级放大器。
[0003]在上述结构的基准电压源电路中,运算放大器OP的输入失调电压和电流镜P11/P12/P13之间的失配会对基准电压源的精度造成较大的影响,降低基准电压源的精度,而运算放大器OP自身结构中的P21和P22的电压失配,N21和N22的失配以及N2和N3的失配,这三对器件的失配都会运算放大器OP的输入失调电压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基准电压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式运算放大器和基准电压产生核电路;所述套筒式运算放大器包括第一PMOS管P31、第二PMOS管P32、第一NMOS管N31、第二NMOS管N32以及电流产生电路;所述基准电压产生核电路包括第三PMOS管P33、第一电阻R31、第二电阻R32、第三电阻R33、第一导通元件和第二导通元件;所述第一PMOS管P31的栅极和漏极、所述第二PMOS管P32的栅极与所述第一NMOS管N3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P31的源极和所述第二PMOS管P32的源极与电源电压VDD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P32的漏极为所述套筒式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第二NMOS管N3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N31的源极与所述第二NMOS管N32的源极连接且通过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N31的栅极和所述第二NMOS管N32的栅极分别为所述套筒式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VP和负输入端VN;所述第三PMOS管P33的栅极与所述套筒式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P33的源极与所述电压电源VDD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3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31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输入端VN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导通元件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32的另一端与所述正输入端VP和所述第三电阻R3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导通元件接地,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为所述基准电压产生核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基准电压VREF。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式运算放大器还包括第三NMOS管N33和第四NMOS管N34,所述第一PMOS管P31的栅极和漏极通过所述第三NMOS管N33与所述第一NOMS管N3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P32的漏极通过所述第四NMOS管N34与所述第二NMOS管N32的漏极连接;其中,所述第三NMOS管N33的栅极和漏极、所述第四NMOS管N34的栅极与所述第一PMOS管P31的栅极和漏极连接,所述第三NMO管N33的源极与所述第一NMOS管N3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N34的漏极与所述第二PMOS管P3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N34的源极与所述第二NMOS管N32的漏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提供第一偏置电压的第一偏置电路;所述套筒式运算放大器还包括第三NMOS管N33和第四NMOS管N34,所述第一PMOS管P31的栅极和漏极通过所述第三NMOS管N33与所述第一NOMS管N3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P32的漏极通过所述第四NMOS管N34与所述第二NMOS管N32的漏极连接;其中,所述第三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博,郭嘉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飞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