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历史植被指数时序谱曲线与产量映射模式的大豆产量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豆产量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了满足14亿人口的温饱需求,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力求稳定这一国计民生的根基。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油作物,提供了人类所需的优质蛋白来源。大豆是重要基础性、战略性物资,是最具经济效益的作物。大豆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涉及到政治和经济等关键领域。如何保证大豆的生产和供应,是我国农业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0003]目前全球大豆的主产区有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这些地区集中了全世界90%以上的大豆产量。近年来随着转基因大豆商业化生产的普及,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均大幅提高,进而推动了大豆产量显著增加。如何利用遥感等信息技术监测庞大的大豆种植区域,准确掌握产量信息,对确定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农产品进出口计划及调整种植业结构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充分利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历史植被指数时序谱曲线与产量映射模式的大豆产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历史植被指数时序谱曲线与历史产量映射模式的构建,过程如下:首先将中高分辨率时间序列反射率数据通过云量分数筛选出云量在10%以下的数据,利用大豆高种植区数据进行掩膜,掩膜后计算时间序列植被指数,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计算行政单元植被指数的平均值,构建行政单元植被指数时序谱数据,并利用Beck模型拟合时序谱曲线,利用历史植被指数时序谱曲线与历史大豆产量数据之间关系,建立由历史植被指数时序谱曲线与历史产量映射模式;史植被指数时序谱曲线与历史产量映射模式;史植被指数时序谱曲线与历史产量映射模式;式中表示历史植被指数时序谱曲线,Y1,Y2,Y
M
表示历史大豆产量,VI1,VI2……
VI
n
表示植被指数时序谱中第1到第n个植被指数;2)基于植被指数时序谱曲线的大豆生育期划分,过程如下:利用植被指数时序谱数据,将经过曲线一阶导数最大值点且以上升最大速率为斜率的直线定义为生长线,生长线与淡季基准线相交的点定义为出苗期,生长线与高值平台相交的点定义为开花期;此外,将时间序列曲线的最高点作为结荚期,一阶导数最小值点作为转黄期,实现大豆生育期的划分;3)基于植被指数时序谱曲线匹配的大豆产量预测,过程如下:采用夹角θ和欧氏距离d两种匹配方法,将待预测年的大豆时序谱曲线与历史时序谱数据集中的所有单一时序谱曲线进行一对一的匹配,匹配算法如下:其中θ是两个时序谱曲线数据在弧度制下的夹角,d是两个时序谱曲线数据的空间距离,为用于预测大豆产量的时序谱数据,为历史样本时序谱数据;分别计算θ,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民,郑崛屹,姚晓萍,徐天玥,李嘉乐,陈思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