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除尘器阴极丝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7735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电除尘器阴极丝保护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止动翼板和第二止动翼板,阴极丝位于第一止动翼板和第二止动翼板之间,所述第一止动翼板的一侧和第二止动翼板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第一止动翼板的另一侧和第二止动翼板的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保护装置不但解决了阴极丝应力集中部位磨损、断裂;而且增加了阴极丝的强度及运行时的晃动、转动问题,具有投资少、制作简单、重量轻、耐磨抗压、(阴极丝)安装拆卸方便、生产维护成本低、通用性能等特点。通用性能等特点。通用性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除尘器阴极丝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静电除尘
,具体属于一种静电除尘器阴极丝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阴极丝是静电除尘器的重要备件之一,静电除尘是靠阴极丝及阳极板之间产生的电晕收集粉尘,该静电除尘工作方式是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在强电场中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来实现工作的,再经过振打降落到灰斗后,再经过刮板机、斗提机收集到灰仓,由放灰车接收进行二次利用,在这个过程中,阴极丝的好坏决定了除尘的效果。
[0003]目前设备阴极丝的安装方式是将阴极丝直接安装在阴极框架(固定间距圆孔)上,经螺栓连接通过电焊点固过程,由于阴极丝与阴极框架材质不同,一个是不锈钢1Cr18Ni9Ti、一个是G20,属异种金属,对电焊工要求技术高,由较少部分人掌握。同时在检修更换阴极丝时必须动火拆卸、不能进行二次利用,阴极丝与框架连接部位属应力集中部位,受到高压灰尘冲刷磨损较快,易在该处断裂,这就给维护人员造成了修复难度大,恢复时间长,能源耗费大,人工维护费用及备件成本增加等缺陷。因此为了保证环保除尘系统高效运行,降低电场故障率,有必要设计一种阴极丝保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除尘器阴极丝保护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静电除尘器阴极丝保护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止动翼板和第二止动翼板,阴极丝位于第一止动翼板和第二止动翼板之间,所述第一止动翼板的一侧和第二止动翼板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第一止动翼板的另一侧和第二止动翼板的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动翼板和第二止动翼板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自锁口,两个自锁口相对形成自锁孔,所述自锁孔用于限制阴极丝的晃动或转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动翼板的底部和第二止动翼板的底部均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背离第一止动翼板或第二止动翼板弯曲。
[000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弧形板围合形成半圆弧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铰链包括插销和数个插孔,数个插孔叠加设置,数个插孔分别位于第一止动翼板和第二止动翼板上,所有的插孔均通过插销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插孔的数量为三个,第一止动翼板和第二止动翼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插孔,剩余最后一个插孔位于第一止动翼板和第二止动翼板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动翼板和第二止动翼板的材质均为A3碳素结构钢。
[0013]进一步的,所述自锁孔的形状为矩形。
[00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现场情况进行考证,综合现场实际情况,同时结合检修需要拆卸方便特点,自行设计保护套装置,具体的将现有技术中将阴极丝直接安装在阴极框架(固定间距圆孔)上,经过螺栓连接后由电焊点固固定的方式,改为本专利技术自制结构保护装置进行保护,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不需焊接进行固定的方式,并采用套管及内部自锁孔,避开了阴极丝连接杆直接受物料(混合气)冲刷、磨损、晃动或转动,即保证了阴极丝与阳极板间距的波动、提高了强度;同时对阴极丝起到了耐磨抗压保护作用。保护装置两侧采用止动翼板,可有效的防止阴极丝受混合气体冲刷产生转动,即保证了阴极丝芒刺部位垂直对准阳极板,同时确保电场能够均匀的将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过程。
[0016]综上,本专利技术采用保护装置不但解决了阴极丝应力集中部位磨损、断裂;而且增加了阴极丝的强度及运行时的晃动、转动问题,具有投资少、制作简单、重量轻、耐磨抗压、(阴极丝)安装拆卸方便、生产维护成本低、通用性能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角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角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角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

第一止动翼板;2

第二止动翼板;3

铰链;4

螺栓;5

自锁孔;6

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23]下面结合图1

3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
[0024]实施例一:
[0025]一种静电除尘器阴极丝保护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止动翼板1和第二止动翼板2,阴极丝位于第一止动翼板1和第二止动翼板2之间,所述第一止动翼板1的一侧和第二止动翼板2的一侧通过铰链3铰接,第一止动翼板1的另一侧和第二止动翼板2的另一侧通过螺栓4连接。
[0026]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阴极丝保护装置由相互对称的第一止动翼板1和第二止动翼板2组成,第一止动翼板1和第二止动翼板2的左侧通过铰链3铰接,右侧通过螺栓4实现可拆卸连接,当取下螺栓4时,可手动打开第一止动翼板1和第二止动翼板2,将本专利技术用于保护阴极丝时,首先将需要安装的阴极丝,穿入阴极框架上(阴极框架上具有圆孔,圆孔均匀分布,阴极丝的两端分别位于阴极框架的两边),阴极框架为圆钢管,阴极丝与其垂直连接,取下保护装置螺栓4,将其打开对准阴极丝杆部,第一止动翼板1和第二止动翼
板2将阴极丝杆夹持住,此时保护装置向下滑动至阴极框架与阴极丝结合部,第一止动翼板1的底部和第二止动翼的底部与阴极丝框架紧挨,此时将铰链3合拢,并将螺栓4旋入,进行紧固,如此完成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分别在每一根阴极丝的两端安装相同的保护装置即可。
[0027]通过上述保护装置的安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电焊固定,而对电焊工技术要求高和需要破坏拆卸的情况,更解决了阴极丝应力集中部位磨损、断裂,提供阴极丝的保护而且增加了阴极丝的强度,避同时避免了阴极丝运行时的出现晃动、转动的情况。
[0028]实施例二:
[0029]一种静电除尘器阴极丝保护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止动翼板1和第二止动翼板2,阴极丝位于第一止动翼板1和第二止动翼板2之间,所述第一止动翼板1的一侧和第二止动翼板2的一侧通过铰链3铰接,第一止动翼板1的另一侧和第二止动翼板2的另一侧通过螺栓4连接。
[0030]所述第一止动翼板1和第二止动翼板2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自锁口,两个自锁口相对形成自锁孔5,所述自锁孔5用于限制阴极丝的晃动或转动。
[0031]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实施例二中,如图1

3所示,第一止动翼板1与第二止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除尘器阴极丝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止动翼板(1)和第二止动翼板(2),阴极丝位于第一止动翼板(1)和第二止动翼板(2)之间,所述第一止动翼板(1)的一侧和第二止动翼板(2)的一侧通过铰链(3)铰接,第一止动翼板(1)的另一侧和第二止动翼板(2)的另一侧通过螺栓(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除尘器阴极丝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动翼板(1)和第二止动翼板(2)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自锁口,两个自锁口相对形成自锁孔(5),所述自锁孔(5)用于限制阴极丝的晃动或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除尘器阴极丝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动翼板(1)的底部和第二止动翼板(2)的底部均为弧形板(6),所述弧形板(6)背离第一止动翼板(1)或第二止动翼板(2)弯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仲民张旭曾浸
申请(专利权)人:钢城集团凉山瑞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