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7427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育种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包括育种仓、隔板、毛细孔、育种腔、连通腔、活塞板、储液腔、连通座、加压座、滑动塞、翻转板、翻转单元、驱动单元、胀锥、条形缺口、第一通槽、浮动板,浮动板朝向翻转板的一面设有投料管,浮动板另一面设有与投料管贯通的第二通槽,浮动板由升降单元驱动其朝翻转板移动。将火龙果种子投入投料管内,再通过翻转板朝下翻转,使胀锥插入育种腔内的培育土中,然后升降单元驱动浮动板朝下移动,使投料管朝下移动并撑开胀锥,直至投料管内的火龙果种子能够从胀锥底端的通孔落入培育土内,进而实现火龙果种子同步培育,且能保证火龙果种子在培育土内的深度一致,减少育种时的误差。减少育种时的误差。减少育种时的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育种装置
,具体为一种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杂交育种是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0003]现有技术中的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在进行育种时,需要在培育土中挖出育种穴,再将火龙果的种子放入育种穴内,最后将培育土重新填入育种穴内,以完成育种,这种方式使得操作不便,另外无法控制每个育种穴的深度,另外育种时,需要人工方式将营养液喷洒到培育土内,依靠营养液在培育土内自行流动来进行扩散,这种方式使得营养液无法较均匀地扩散到培育土内,进而可能影响火龙果的培育效果。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在进行育种时,需要在培育土中挖出育种穴,再将火龙果的种子放入育种穴内,最后将培育土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包括育种仓(21),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种仓(21)内设有一隔板(27),所述隔板(27)上设有多个毛细孔(26),所述隔板(27)将育种仓(21)内自上而下依次隔成育种腔(22)、连通腔,所述连通腔内设有能上下自由滑动的活塞板(29),所述活塞板(29)与隔板(27)之间围成一个储液腔(28),所述育种仓(21)外壁上设有与连通腔贯通的连通座(19),所述连通座(19)上贯通连接有加压座(3),所述加压座(3)内卡合有能上下自由滑动的滑动塞(24),所述育种仓(21)宽度方向一侧铰接有翻转板(16),所述翻转板(16)由翻转单元驱动其上下翻转,且其朝上翻转时,由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滑动塞(24)朝下移动,所述翻转板(16)底部设有多个外径自上而下依次递减的胀锥(18),所述胀锥(18)内径自上而下依次递减,且其下端为通孔形式,所述胀锥(18)外壁上沿其轴向阵列设有多个连通其内部的条形缺口(17),所述翻转板(16)上开设有与胀锥(18)内部贯通的第一通槽,所述翻转板(16)上方设有浮动板(12),所述浮动板(12)朝向翻转板(16)的一面设有依次插入第一通槽内的投料管(13),所述浮动板(12)另一面设有与投料管(13)贯通的第二通槽(11),所述浮动板(12)由升降单元驱动其朝翻转板(16)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腔内竖直设有两个导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锐熊国云
申请(专利权)人:句容厚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